快手年內上市無望,是因高負債、巨虧局面無法扭轉?

2020-12-27 科技分享菌

果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快手謀求上市多日,還是未能在年底順利IPO。

12月22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快手目前依舊還在回答港交所上市問題,本周預計無法進入聆訊環節。

隨後又有消息傳出,快手將於2月5日赴港掛牌,但官方尚未給出回應。

不知是否因為投資人也在為快手的高負債和巨虧損遲疑。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快手能扭轉局面嗎?

上市路真難走

成立8年,融資9次的快手,在網際網路快速變化的時代,不算年輕。

但快手大有人到中年才開始發憤圖強的意味。

從前快手不爭不搶,但眼看著比自己小6歲的抖音迅速蠶食地盤,快手意識到再不行動就真的沒機會了。

2019年6月,宿華一紙信件,痛陳佛系帶來的危害。自此,「K3」戰役正式打響,以「慢」著稱的快手才開始變得狼性。

同年12月,快手終於完成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開始謀求上市。

只不過時運不濟,快手離邁進港交所始終差一步。2020年馬上就要結束,拖延一年的上市計劃似乎又要泡湯。

據媒體報導,快手至今仍未進入聆訊環節,最快也需要1月中旬。

拋開這些繁瑣的流程不說,快手上市可謂一波三折。

最初快手曾有意赴美上市,但由於國際關係變化,權衡再三決定突擊赴港,結果因同樣的緣由,上市進展再度停擺。

好不容易重啟IPO進程,又遇到辛巴遭殃,監管大棒揮下,快手說不著急是假的。

據稱快手在面見多位基金經理時,就被問及辛巴的風險問題。

快手恐怕也未曾料到,曾經與辛巴的深度捆綁竟成了自己IPO的最大阻礙。

局勢不利

事實上,快手面臨的不只是外憂,還有內患。

上月快手發布佔股書,讓不少非常看好快手的人大呼失望。

招股書顯示,快手在2017年到2019年,分別對應淨虧損200億元、124億元、197億元。

2020年上半年,快手淨虧損更是達到681億元,去年同期僅為2.69億元。

可是明明快手電商GMV都超過千億人民幣,DAU也不斷提升。實在想不到光鮮亮麗的快手竟然面臨高虧損的窘境。

對此,快手解釋是因為邀請周杰倫等明星大咖,導致營銷費用增加。

可錢砸進去這麼多,快手收穫理想的效果了嗎?

招股書顯示,上半年快手營收收入253億元,增速明顯下降。

此外,2月,快手就宣布活躍用戶突破3億,但直到6月,招股書顯示活躍用戶仍是3.02億。

也就是說,快手的新用戶增長也進入瓶頸期。

雪上加霜的是,快手的負債近幾年卻在急劇膨脹,從298.79億,到如今的1747.09億。

難怪剛傳出快手要上市的消息時,不少網友評論,「有的企業看著不錯,其實是高負債,巨虧損」。

快手能自救嗎?

內憂外患,這也解釋了快手為什麼急於上市,當然是為了發(錢)展。

眼下來看,上市確實是快手的最佳生存路線。

畢竟錢的問題解決了,也就有了主宰自己命運的籌碼。

不過快手仍無法掉以輕心。

快手在最後一輪融資中,投資人中不光出現「老夥計」騰訊,還有「新朋友」阿里的身影。

快手真是玩得起,竟然同時集齊BAT三巨頭。

這三家,單拎出哪一家都得罪不起啊。騰訊覬覦短視頻領域很久了,阿里最近也動作頻頻,更不用說百度已然將短視頻放在首要位置。

快手稍不小心,便容易成為大佬們爭鬥的犧牲品。以後快手可能要開拓一個新部門,專職調解矛盾。

說完了快手組織,還得聊聊快手的內容。

抖音作為快手最大的敵手,內容屬性和快手差異頗大。

兩者本應「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同為短視頻行業翹楚,絕不應該針尖對麥芒。

可事實往往更殘酷,兩者都靠廣告吃飯,廣告盤子又不大,只能靠爭搶。

字節跳動算法一絕,自然更受廣告主青睞。宿華和張小龍一樣,對產品調性有「潔癖」,但又得讓快手賺錢,著實犯難。

這種糾結感讓快手久久徘徊在理想和現實之間。

快手能自救成功嗎?

只能說很難。

相關焦點

  • 2019年巨虧112億,進入退市倒計時
    2019年,營業成本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合計產生6.26億元,管理層盡力調整經營模式,提升運營效率,控制成本費用,使日常運營成本、CDN費用、人力成本有了大幅下降,但並未扭轉報告期內公司持續經營性虧損局面。
  • 新亞電子IPO:第一大客戶是眾泰供應商 巨虧6億負債70億
    捲入眾泰事件的上市/擬上市公司又多了一家。2020年初,新亞電子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新亞電子一直致力於精細電子線材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其主要客戶包括得潤電子(002055.SZ)等。不巧的是,得潤電子就是眾泰汽車(000980.SZ)的供應商之一。
  • *ST海馬(000572.SZ):車企寒冬的縮影 兩年巨虧26億賣房求生
    不過近幾年來主營困難,負債高企,截止2019年一季度,負債高達52.73億元,其中流動負債50.64億元。而且截止到5月15日收盤股價2.09元,兩年時間股價跌幅62%,市值縮水一半至34.37億元。
  • 樂視網巨虧112億什麼情況? 樂視網巨虧的原因是企業有哪些問題?
    樂視網發布了2019年年報,結果依然是巨虧。此前被暫停上市的樂視網,如今最大的難題是,一旦被強制退市,其「創業板一哥」的夢想將難實現。  2019年5月,樂視網2018年年報經審計,其淨資產為負便被暫停上市。據深交所規定,上市公司被暫停上市後一年經營情況無法好轉就將被強制退市。  樂視網自2010年上市以來,其市值曾一度衝破千億元大關,因此被稱為「創業板一哥」。
  • 浙江上市公司再現子公司失控內鬥 亞太藥業承認投資巨虧12.4億
    原標題:浙江上市公司再現子公司失控內鬥 亞太藥業承認投資巨虧12.4億
  • 巨虧158億卻要花182億成立產業基金 *ST信威連連漲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巨虧158億卻要花182億成立產業基金!*ST信威連連漲停,迴光返照還是借屍還陽?11月27日,*ST信威再現一字漲停。曾經因超長時間停牌套牢15萬戶股東的*ST信威,在經歷了長達四個月多的深度下跌後,再現生機盎然之勢。
  • 巨虧15.2億,兩獨董對年報無法保真,這家公司慘了...
    在審計機構力陳財務數據「不靠譜」之時,上市公司的兩名獨董也不願以自己的名聲繼續為華訊方舟背書。在華訊方舟2019年年報中,獨立董事曹健、謝維信稱對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無法保證,並在董事會上對2019年年報投出棄權票。
  • *ST凱迪:三年巨虧近150億 8萬股東「被關」500多天 等來的卻是退市
    淨利潤為負、淨資產為負、2019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了《股票上市規則》第14.4.1條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報告期內,生物質發電為公司主營業務。   自2014年起,由於公司進行大規模收購,*ST凱迪負債急劇上升。2017-2018年,相比同類上市公司兩年新建3-4家生物質電廠,*ST凱迪高息舉債,新建了9家生物質電廠,擴張步伐過大。
  • 美國健身行業巨虧139億美元 2020年健身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美國健身行業巨虧139億美元,政府擬砸錢拯救健身產業。據國際健康運動與俱樂部聯合會(IHRSA)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1日,美國境內因新冠疫情永久關閉的健身場所已達2616家,美國健身行業累計收入損失已突破139億美元。
  • 快手科技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DoNews 1月16日消息(記者 程夢玲)1月15日晚,來自港交所網站信息顯示,快手已通過上市聆訊,正式進入上市倒計時。招股書顯示,目前,快手的股東包括騰訊、紅杉資本、百度、淡馬錫、博裕資本、晨興資本等。其中,騰訊是快手的單一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1%;晨興資本為最早投資快手的創投機構,持股比例為14%。
  • 解立彬也無法拯救球隊,北京隊進季後賽無望了?
    對北京隊來說,這樣的局面,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局面。因為,誰也不希望輸球,輸球就需要找背鍋俠,而一般的背鍋俠,都是主帥。對北京隊來說,也是如此。也就是說,對北京隊來說,他們若是無法止住連敗的步伐的話,他們的排名,還是會繼續下滑的。
  • 鐵牛集團信用等級被下調 子公司商譽「暴雷」巨虧90億
    近日,坐擁500億資產、兩家上市公司的鐵牛集團遭遇黑天鵝,其子公司商譽暴雷巨虧90億,這無疑給自身資金已是十分緊張的鐵牛集團雪上加霜。.SH)和眾泰汽車(000980.SZ)兩家上市公司 。據悉,眾泰汽車2019年巨虧主要是由於商譽減值60億,這要從兩年前的收購案說起。2017年,金馬股份116億元溢價收購眾泰汽車100%股權,形成65.51億元商譽,這也為今日的暴雷埋下了隱患。除了業績受牽連,鐵牛集團還面臨併購眾泰汽車後業績不達標的業績補償風險。
  • 晨鑫科技吃膩「海珍」改玩遊戲 轉型失敗業績連續兩年巨虧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帳戶上的貨幣資金餘額僅剩下131萬元,基本處於「斷糧」狀態。若從其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的表現看,短期內想要依靠經營手段來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似乎並不太容易,其2018年以來的「造血」能力並不樂觀。
  • 東方網力「雷聲陣陣」 四川國資川投信產投資巨虧6億
    2019年4月4日,東方網力當時的實控人劉光以及董事蔣宗文分別與川投信產籤署《股份轉讓協議》,二者分別將持有的5438.52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6.36%)、950萬股(約1.11%)轉讓給後者。每股價格12.53元,總價約8億價。
  • 快手、抖音上市的最新消息來了!「短視頻第一股」將花落誰家?
    穩坐國內短視頻行業頭兩把交椅的快手和抖音,時不時傳來上市的消息。這一次,快手似乎要先抖音一步搶佔"短視頻第一股"的寶座了。據媒體報導,快手公司將趕在明年一季度赴港掛牌上市,連保薦人都已經選定摩根史坦利及美銀。有資本人士預估,按照快手目前的體量,公司上市後估值將超過500億美元,和萬科、格力電器等巨頭市值相當。
  • ST雲網業績巨虧再謀轉型:團餐不好做、看好機器人
    2019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3574.15萬元,同比下降545.0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   業績巨虧,但轉型之心仍在。   財報疑點引問詢   ST雲網表示,業績虧損主要因拓展了團膳新項目,同時,根據訴訟案件計提預計負債1653.55萬元。
  • 奧巴梅揚:不擔心球隊的進球狀態 我們有能力扭轉目前的局面
    近日,阿森納前鋒奧巴梅揚接受《倫敦標準晚報》採訪時表示,雖然球隊和自己都受到破門乏力的壓力,但他們可以扭轉這種不利局面。「眼下我們無法找到射門狀態,這種事情在足球中很常見,我在聯賽中也有幾場沒進球了。」奧巴梅揚說道。「但阿森納是一支富有經驗的球隊,我們擁有經驗豐富的進攻球員,我們很清楚可以扭轉目前的局面。
  • 消息稱快手科技最快將於2021年1月底在香港上市
    來源:新浪科技據南華早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快手計劃最快於明年1月底在港交所上市。知情人士稱,明年1月中旬,上市委員會將對快手的IPO申請進行聽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該公司股票可能在1月底前上市交易。消息人士拒絕透露快手IPO的規模。
  • 快手的上市之路如此艱難,到底是缺少了啥?
    快手於2011年以GIF動圖起家,2013年正式轉型短視頻社交。2016年加入直播功能,2018年入局電商,先通過短視頻吸引用戶,再通過直播、廣告營銷服務、電商銷售佣金等方式變現。成立8年,融資9次(包括騰訊、百度、紅杉、淡馬錫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均有參與)的快手,在網際網路飛速更新迭代的世界,不算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