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會員,一直等到這兩天,才看完了《沉默的真相》,白宇不負我的等待。
坦白說,如果不是白宇演的,我根本不會看這部劇。看名字就知道,就知道應該會讓人難受,果然沒有意外。
看到江陽為了查侯貴平的事情做出的努力,那感覺就像做夢的時候,遇到壞人,想要奔跑,結果不管你怎麼努力,你就是一步也走不了的的那種感受。
我不喜歡這種感覺,所以按照我的個性是不會看這種劇的,但偏偏是我最喜歡的演員飾演的。
看這部劇的人,不知道是否會有一瞬間怨恨這些演員,幹嘛把劇演得那麼好,讓看的人不自覺地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帶著一雙熊貓眼追劇。
要說這部劇最讓人心疼的角色,一定非白宇飾演的江陽莫屬。從一開始意氣風發,向陽而生的少年,到最後如同陳年朽木的樣子,讓人怎麼相信,他才三十多歲呢?
當我看了這部劇,我也陷入了沉思,如果我是江陽,我會和他做一樣的事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也有顆懲奸除惡的心,但我可能堅持不到底,生命受到威脅,前程盡毀,卻依然不放棄,這樣的赤子之心,我做不到,難道是因為我是女的嗎?膽子小?
劇中的張曉倩,本身被欺負過,她想過為自己討回公道,但她還是退縮了。還有那個吳檢,在江陽質問他為什麼當年不查的時候,他回答他沒有江陽當年的勇氣,雖然這件事壓在他的心裡,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但他還是沒做。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曾說道,「人天生,並且永遠,是自私的動物」,一句話揭示了人的本性,這也許就是他們沒有那樣做的原因吧。
但這世界總有那麼一小部分的人是不一樣的。
我記得嚴良問老朱,你為了一個沒見過的陌生人,這麼幹值嗎?
老朱說:「我和江陽這些年就像兩個破瓦罐,一次一次被摔得粉碎,有一次一次,不服氣地站起來,繼續調查。家庭不要了,失業不要了,我小心翼翼地躲在黑暗中,等待機會。你不知道,我多渴望陽光底下的那點亮嗎?不為別的,就為了心中的一口氣。開始我不知道這口氣是什麼?但後來,我想明白了,是一種信念。一個人為非作歹一時,不可能逍遙法外一輩子,一個人再有錢,權力再大,普天之下,你大不過法。就為了這口氣,這個信念。我和江陽這些年來,互相支撐,一路走了過來,你問我值嗎?我問你,嚴良,這件事,一個刑警不幹,你指望誰來幹?平頭老百姓嗎?」
這頓臺詞,突然讓人的心變得暖了起來,有了勇氣。
總是有那麼一些人會打破一些既有的定論,為了理想,為了心中的信念,不畏風雨;不畏危險,就那樣勇敢前行,即使不被人理解,身處黑暗,他們也相信黎明總會來臨。
就像嚴良說的,他們才是最孤獨的。
正是這樣一些孤獨的人在引領這個世界變得美好,把陽光灑向眾人,溫暖他們,給他們帶來勇氣。
劇中,江陽最後不惜用生命來換取能證明侯貴平清白的機會,感染了他身旁的人,他的朋友老陳,他的老師。
在我看來,老陳是個好人,但他很理智、世故,他不會為了別人犧牲自己,但最後他還是被江陽感染了。
張超,一個律師,不惜知法犯法來幫助江陽把事態擴大。
一個人在知道自己的朋友要自殺,自己卻不能阻攔,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如果是我的朋友這樣做,我也不顧一切的幫助他。
也許他們也不想這樣,用江陽最後的話就是,他實在是沒有辦法,這些年太難了,他為了調查這件事,不斷地受排擠,被打壓,幾乎家破人亡。就像一個無盡的長夜,無數次憧憬黎明的到來。
江陽用他的生命換來了他同伴破釜沉舟的勇氣,他們不再有多餘的想法,只是一心想把朋友最後的心願完成,讓他此生無憾。
我想這個世界像江陽這樣的人是少數,我們大多人活成了張曉倩這樣的大多數,但正是這樣的少數影響著大多數的人。
太陽只有一個,但它卻可以照亮整個世界,為所有生物帶來光明和溫暖。
像江陽這這樣的少數為了心中的信念,勇敢前行的行為,為張曉倩這樣的大多數帶來了衝破黑暗的勇氣,最後他們看到了自己期待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