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20年的這些信 有沒有讓你瞬間感動

2020-12-26 華龍網

▲這是九龍坡區九龍街道寫給居民們的一封信

▲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 巴國城社區 王倩 攝

▲「抗疫突擊隊」的勇士們

如果要用一封信,向即將過去的2020年告別,你會在這封信上寫下什麼?是對愛情的不悔,對親情的彌補,對友情的珍惜,還是對這難忘一年的感悟與總結?

每個人的心裡,對2020年有不同的答案。

它的不同在於,2020年我們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經歷史上最長的寒假,經歷企業復工復產,經歷了餐飲疫情後的興旺,經歷了生命健康的最大考驗,經歷了國泰民安的歡呼雀躍,也經歷了中國人擰成一股繩、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每一個瞬間。

詩人木心說過: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今天,就讓我們用一封封慢慢的郵件,走進即將過去的2020年,迎接嶄新的2021年。

這些信件,有的寫信主體是街道管委會,他們感謝居民一同抗疫,在走門入戶時拋開彼此的陌生感,從此路人成熟人;有的寫信主體是基層公安部門,他們感謝大家在維護社會平安穩定上做出的努力,警民攜手最終成功戰勝疫情;有的寫信人是居民,今年的垃圾分類,讓大家從最初的排斥到最後的欣然接受,習慣這種生活方式的轉變。

一字字一句句,細細讀來,回味悠長。

每一段文字的背後,是一個個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故事。每一段故事的發生,都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安寧與團結。

2020年歲末之際,記者走近這些寫信人,講述他們內心慢慢寫出來的故事。

「2020年的奮戰大考中,我們心連心、同呼吸、共奮進。」

「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街道上下共同抗疫,努力恢復經濟社會秩序。」

……

這封不足1000字的信,是九龍坡區九龍街道寫給居民朋友的一封信。辭舊迎新,街道的負責人想以這樣傳統、溫馨的方式,感謝即將過去的2020年裡,和他們攜手最多、粘度最高、彼此心最近的居民們,道一聲真摯的感謝。這麼多動情的話有沒有戳中你的內心?

故事1 樓棟被封鎖的日子

九龍街道城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李繼旺是退伍軍人,抗洪搶險、地震救災,都有他衝鋒在一線的身影。

而這一次疫情,讓這位昔日的老兵,當時也犯了難。九龍坡區首個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就住在萬科西城和雲湖綠島小區。接到九龍街道疫情防控緊急通知,要求封兩棟樓時,其中一棟樓物管人員得知消息後,提出集體辭職。

他把這條消息發到城管大隊的群裡,沒想到,隊員們積極報名:「李隊,我們去樓棟值守吧!」

隔著手機屏幕,李繼旺都能感受到同事的熱情。「對疫情,肯定都害怕,但我們的職責就是守好居民居住的家園。」

為了科學防控疫情,由城管隊員組成的兩支值守隊伍隨即抵達兩棟被隔離的樓棟,24小時蹲守。

沒有防護服,就去超市買雨衣;沒有隔離帽,就去超市買浴帽;沒有隔離鞋套,就用普通鞋套代替;沒有消毒設備,就用農用噴霧器進行消毒處理。看似「不專業」的防護設備,卻在居民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了大家最大的溫暖與保護,讓居家隔離的日子多了一分溫暖,少了一分擔心。

故事2 老房子悄然發生變化

「從來沒想過,自己的老房子竟然還會變成香餑餑,這下女兒喊我去她家我還要考慮一下。」九龍三村的居民劉大媽從自己的家搬到女兒家三年了,離開的原因,是老房子太舊,環境也讓她不滿意。

但劉大媽沒想到的是,老房子竟然在悄然發生變化。

之前劉大媽住頂樓,過去房子漏水的問題一直讓她很頭疼:牆壁在發黴,牆皮不斷地下掉。

事實上,九龍三村和四村的老舊小區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九龍街道規建環保辦主任黃維介紹,九龍三村共有26棟老舊住房,共計住戶1121戶,九龍四村共有老舊住房11棟,共計住戶410戶,這些老舊住房從去年底開始納入改造範疇,今年5月起立項,9月改造正式啟動,主要解決樓頂漏水、樹木修枝、配置大型的健身器材等問題。

如今改造接近尾聲,居住在這裡的居民們開始憧憬著新生活的開始:晨起鍛鍊、午間聚會聊天,夜晚回家安心入眠……

故事3 賣場與經營者共克時艱

對於實體經營者來說,每年的年關,都是銷售的旺季。

2020年1月18日,對於九龍坡區盤龍新城奧園廣場項目負責人黃英來說,她的日記本上,將這一天畫了一個圈。

「那天,我們集團廣州總部給重慶這邊發了文件,要求我們提前準備好防疫物資,包括口罩、消毒水這些。」為何會有這樣的先見之明,黃英說,因為2003年的非典對企業來說,有很深刻的印象,所以這一次看到新聞上提及的情況,他們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月28日,賣場接到了消息,為了疫情防控可能閉店。「我們那會兒就想,商家為了備戰春節,囤積了大量的貨物,要是賣不完該怎麼辦?」但其實,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30日,奧園廣場的經營戶開始陸續閉店。

整個2月,商戶沒上班但商場依然在運轉,除了商場安全,還要做好消毒措施,商場裡的超市在疫情期間正常營業,為了防疫需要也為了給市民提供生活用品。黃英說,不少超市的員工把塑料文件袋剪下來,兩頭粘上橡皮筋當作護目鏡,「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我們挺了過來,總算迎來了3月2日復工復產的消息。」

這樣一個面積5萬平方米的商業體,疫情期間為經營者減租400萬元左右。商場員工合計70人,一個也沒有因為疫情的原因離職或被辭退。

故事4 擺攤減損,企業活過來了

作為奧園廣場最大的餐飲企業之一——家和印象,年前,經營者趙鵬還在盤算著過年的酒席桌數:結婚的、過生的、團年的、聚會的……

每一個春節,對於做餐飲生意的人來說都是兩重心情,一方面生意火爆店裡需要人手,另一方面因為別人吃飯過年,而自己只能過年忙碌。趙鵬也為此準備了很多的食材,直到他接到消息必須閉店。

「我這個歲數,其實是經歷過很多事情的,非典、洪災、地震,我曉得,在災難面前,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解決問題。」儘管有諸多的不舍,但他依然挨個給顧客打電話,取消訂單,是否退還定金。同時,留人在店裡接受24小時的電話諮詢。「生意暫停了,但服務不能暫停。」

正是基於這種把顧客放在心裡的做法,趙鵬在企業復工復產的初期,帶領著大家走出了一條自己從未走過的路。「我們臨時擺攤賣起了小炒和外賣,生意還不錯。」之所以這麼做,一來是要保證店裡員工正常發放工資,二來也希望藉此減少損失。

5月份開業至今,家和印象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趙鵬告訴記者,其中6月、7月和11月的生意比往年同期還要好,國慶節一天就辦了130桌宴席。「能夠在疫情之後這麼快活過來,要感謝黨和政府對疫情防控採取的措施。」

即將迎來的新年季又將是一個旺季,趙鵬表示,根據冬季的特殊性,他們也會做好訂餐的多重準備,「活過來的企業會更經得起考驗吧。」

故事5 這種信任,千金難買啊

身處城市、生活繁忙,關上房門、平行世界。

這句話,是形容都市人生活繁忙,哪怕左鄰右舍都有可能因為一扇門而被隔絕成兩個世界。

家住盤龍新城社區的居民唐多餘是社區的網格員,當網格員兩年,這份時時刻刻與居民打交道的工作之前並沒能讓他與鄰居們真正意義上的全部相識,但今年的疫情防控,讓唐多餘把鄰居總算是認完了。

「人和人之間就是這麼神奇,可能是內心最需要關心的時候,最容易接納別人。」疫情期間,唐多餘帶著宣傳資料挨個上門發放,這個有2萬多住戶的社區,他和同事們硬是靠著拼勁,兩天就把資料發完了。

在那之後,唐多餘的崗位變到小區為出入的居民檢測體溫。「因為大家在發放資料的時候都基本上認識我了,所以測體溫時都很配合,還有人給我們送上當時非常緊缺的物資——口罩。」

這樣的鋪墊,也為今年的人口普查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唐多餘說,「人口普查上門時,聽說是我們來了,別個很快就把門打開了。這種信任,千金難買啊。」

這些年,低頭不見抬頭也不見的鄰居,在此以後,成為了熟人,成為這座城市裡最親近的陌生人。

故事6 能滿足的要求都滿足

九龍街道龍泉社區的居民們最近享受了新的生活樂趣——最時尚的健身設施。疫情逐漸趨於好轉後,大家發現,要有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有美好的未來。

但之前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的,龍泉社區地處馬王六村,房子多是老舊小區,還沒有物業管理。

居民第一次到社區提建議時,就來了好幾人。社區工作人員彭婭玲告訴記者,大家三言兩語說安裝健身器材的理由。「健身器材安了,不用走遠路,我們就能鍛鍊身體了。」

最終,社區選址300平方米的面積,為居民安裝了健身器材,還能打羽毛球、桌球,搭配棋牌室。現在社區還有圖書館,每天上午九點到下午六點開放,周末開半天,讓周圍的居民特別是小朋友有了讀書學習的好地方。

對話

給居民寫信堅持了6年 今年這封信最情深意長

九龍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邱方勇表示,其實給居民寫一封信的做法,今年已經是第六個年頭。

「過去寫信,主要是告訴大家,這一年我們做了什麼,未來要如何做。」這種方式,是街道與居民溝通的一種主要方式。

到了今年第六個年頭,寫這封信顯得情深意長:防控疫情、復工復產、經濟復甦、全面脫貧。

在這個有701棟樓,11個社區,多達208000人的超大型街道,每一個數字背後,關係的都是民生話題。「疫情防控要封樓,絕對要和居民溝通。每家每戶是否有武漢回來的親戚朋友,也要做到排查到位。企業復工復產要做好手續的準備工作,經濟復甦更要當好企業堅強的後盾。」

這些身份和角色的扮演,讓街道的負責人感到身上責任重大。「轄區有1.6萬家市場主體,每家每戶復工復產都要辦理手續。」邱方勇說,當時有的企業防疫物資不好購買、消毒物資買不齊全,街道就想方設法幫忙購買,從開始準備到實現應復盡復,總共僅用了30多天的時間。

輪到街道需要企業和居民幫忙的時候,大家也沒有打過退堂鼓。

九龍社工是九龍街道響徹全國的一塊志願者牌子,目前有註冊志願者2萬多人,為轄區內20萬人提供志願者服務。前兩天九龍街道募集社區公益服務基金,轄區企業及個人67家總計募集到107.5萬元。

「只有居住在這裡的居民把這裡當成家,只有發展在這裡的企業把這裡當做港灣,社區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邱方勇也表示,這樣的信還會堅持寫下去,成為拉近彼此心裡距離的橋梁和紐帶。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王渝鳳 實習生 張力

相關焦點

  • 紙短情長 告別2020年的這些信 有沒有讓你瞬間感動
    ▲「抗疫突擊隊」的勇士們如果要用一封信,向即將過去的2020年告別,你會在這封信上寫下什麼?是對愛情的不悔,對親情的彌補,對友情的珍惜,還是對這難忘一年的感悟與總結?每個人的心裡,對2020年有不同的答案。它的不同在於,2020年我們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經歷史上最長的寒假,經歷企業復工復產,經歷了餐飲疫情後的興旺,經歷了生命健康的最大考驗,經歷了國泰民安的歡呼雀躍,也經歷了中國人擰成一股繩、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每一個瞬間。詩人木心說過: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
  • 2020年20個治癒系瞬間 哪個瞬間觸動了你?
    2020年20個治癒系瞬間 哪個瞬間觸動了你?時間:2020-12-17 13:29   來源:中國新聞社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20個治癒系瞬間 哪個瞬間觸動了你?
  • 這些瞬間,感動你我!向醫務工作者致敬
    這些瞬間,感動你我!向醫務工作者致敬 2020-08-21 1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十大治癒瞬間,點進來,感動你!
    你還記得嗎2020年十大治癒瞬間小男孩為拾荒者戴口罩小男孩在路上遇到拾荒者將廢棄瓶子遞給拾荒者時>他發現對方未戴口罩便拿出一個口罩給拾荒者並為其戴上小女孩跳舞感謝火神山醫護2020年4月一位來自武漢當地的小朋友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
  • 這些瞬間,讓2020年依然溫暖……
    這些瞬間,讓2020沒那麼難過(視頻編輯:乃扎爾) 2020年 成了讓無數人心碎的一年 3月30日15時 四川西昌市瀘山發生森林火災
  • 總有一個瞬間治癒你我的2020 真看的人淚目
    總有一個瞬間治癒你我的2020 真看的人淚目時間:2020-12-17 10: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總有一個瞬間治癒你我的2020 真看的人淚目 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傷痛與悲戚,但不論生活如何以痛吻我,我仍記得那些給予我溫暖、感動、希望、美好的瞬間,並報之以歌
  • 2020,這些和中國軍人有關的瞬間值得銘記
    02最美壓痕2020年最美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郭瑋沒有想到,摘下護目鏡和口罩,她疲憊的臉龐上那「毀容」般的壓痕,在網友眼中是那樣的美麗。這一幕,感動了無數網友。06告別2020年回撤2020年4月15日,最後一批回撤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向火神山醫院敬禮告別。
  • 告別2020,這些光谷人分享了他們的難忘瞬間
    2020年即將過去。這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光谷人一起經歷了抗疫、復工復產、防汛等系列考驗,留下驚心動魄的記憶,也獲得了乘風破浪的勇氣。2020,你最難忘的時刻是什麼?此前的照片徵集獲得踴躍投稿,我們從中選擇了一部分光谷普通人的難忘瞬間,和您分享。他們中有抗疫一線醫護、志願者、消防員,也有保安、教師、紀錄片導演、音樂製作人。
  • 總有一個瞬間治癒你我的2020 看的讓人淚目
    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傷痛與悲戚,但不論生活如何以痛吻我,我仍記得那些給予我溫暖、感動、希望、美好的瞬間,並報之以歌……1生活難免遇到困難與艱澀,但只要心中有夢想眼中有光芒,它總是不會讓你失望,甚至會帶給你許多驚喜。12
  • 2020,那些感動我們的瞬間(18)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16日2020,那些感動我們的瞬間這是一張拼版照片,左圖為:在廣德市邱村鎮中心小學,愛心幫扶小組成員將程東東抱上輪椅(2012年3月3日攝,新華社發);中圖為:在廣德中學
  • 馬拉度納女兒寫給父親的感人告別信:「我將永遠愛你」
    同時達爾瑪公開了一封感人的告別信。我想念你,爸爸!你的離去也將我的心帶走了一半,但我還將堅持在這裡。就像你一直要求我的,我會照顧好 Jabru(馬拉多安前妻) 和你最愛的pompón。你總是交代給我不可能的責任!我將繼續愛你,並用我的一生來捍衛這份愛,因為我感謝與你曾共享生活,」這封告別信的開頭是這樣的。
  • (年終報導)(16)2020,那些感動我們的瞬間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16日 2020,那些感動我們的瞬間 5月18日,在陝西西安,一對夫婦與失散
  • 2020年,鐵路公安那些難忘的瞬間
    2020年,對於國,對於家,對於我們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裡有驚喜,有挫折,更有收穫我們見證了太多感動這一年裡我們一起哭過笑過一起摸爬滾打一起並肩作戰一起扛起責任一起進步成長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悄然走過這一年,你最難忘的瞬間是什麼?
  • 回望2020,這些感人瞬間,總有一個讓你熱淚盈眶!
    轉眼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在這特殊的一年總有一些畫面讓人動容總有一些舉動散發光亮發生在聊城一個又一個暖心事兒,我推著你就行!」  「你上去吧,我年輕,不要緊……」  一瘸一拐的畫面出現,他們沒有猶豫,姜建軍和付言超立刻停了下來。
  • 2020年,這些畫面讓人淚流滿面……
    來源:經濟日報2020即將過去當我們打開記憶的寶匣都有哪些珍貴的瞬間?>「熱乾麵加油,我們挺你」用「人間煙火氣」樹立起信心、牽起彼此的手長夜、風雪又有何懼?一家人始終在一起他的「逆行」旅途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鍾南山坐上了逆行武漢的高鐵餐車「小憩」的照片感動了所有人然而他其實並沒有睡
  • 2020年20個治癒系瞬間,20年後我仍會記得……
    來源:中國新聞網(cns2012)作者:雷宇竺 張艦元 王凱2020年是如此的不同尋常,以至於我們經歷了許多的傷痛與悲戚,但不論生活如何以痛吻我,我仍記得那些給予我溫暖、感動、希望、美好的瞬間,並報之以歌
  • 格爾格斯宣布退役發告別信獲祝福 曾七奪WTA女單冠軍
    格爾格斯宣布退役發告別信獲祝福 曾七奪WTA女單冠軍前世界第九格爾格斯,正式宣布退役,她在社交平臺上為網球這項深愛的運動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告別信」,是時候說再見了。親愛的網球,我寫下這些文字給你,因為我做好準備說「再見」了。當我五歲開始打網球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們能一起走這麼遠的路。
  • 2020年,被這些瞬間治癒了嘛?
    2020年,被這些瞬間治癒了嘛? 宜 記 錄 美 好你會被身邊的 「小美好」悄悄治癒在東航技術的日子裡晴時遇清風,雨後有彩虹黃昏看日落,夜晚賞星辰......
  • 2020年,這些紙媒又揮手告別!
    他們說:當您展開這份普通的報紙,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我們要與您告別了。 1、《武漢晨報》休刊 2019年12月31日,《武漢晨報》刊登啟示,自2020年1月1日起休。
  • 被孩子感動的5個瞬間,這些行為說明他真的很愛你,父母甘之如飴
    在這些溫暖的瞬間裡,你會感覺孩子突然間長大了,心中滿滿的感動。無數父母感動落淚的5大瞬間:經歷孩子的這幾個行為,說明他真的很愛你瞬間一:孩子把好吃的留給父母@孟婆熬湯我刷鍋:女兒中午在小飯桌吃飯,有一天回來告訴我有烤蝦吃,我假裝羨慕地說:「這麼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