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買車也許更看重外觀,就像茶哥之前一位女性朋友,被眾泰SR9迷了眼睛,很想購買,在大師多番勸阻說明下,才挽救了一名差點「失足」少女。而對於漢子來說,外觀固然同樣是重要的考量,但是車的性能卻也是至關重要的,而性能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發動機的馬力。
馬力的數據大小都會比較,但是究竟一匹馬力有多大,對於一輛車來說,多大的馬力才算夠用,多大才算是充沛強勁,很多人肯定沒有什麼概念。
首先是馬力這一說法,我們要搞明白。1765年,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人類文明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一家煤礦老闆想用瓦特改良的蒸汽機來代替馬匹提水,所以就買了一臺機子,而瓦特當時為了只做這臺機器,特地測量了一匹馬提水的能力,結果70kg重的水可以以1m/s的速度提拉,而瓦特據此定製的一臺功率為75kgm/s的蒸汽機,這個功率大小就被稱作1馬力。
這樣來看可能只是一個小故事,那茶哥就運用自身高超的物理知識,把這個1馬力換算成我們通常所說的功率,方便大家理解,其實1馬力就是735N·m/s,也可以說是735瓦,這個735N就是75kg物體的重量。
那麼既然1馬力作用在75kg的物體上可以產生1m/s的速度,那對於一般質量為1300kg左右的緊湊型轎車來說,要在起步的時候達到普遍的5km/h這樣的一個速度,需要多大的馬力才比較夠用呢?
我們先來做單位換算,5km/h=13.89m/s,由速度功率公式可知,P=F·v。因此我們還需要知道驅動汽車的啟動的牽引力大小,在靜止狀態下,牽引力等於路面摩擦力,即F=f=μmg。
通過查詢資料我們得知,一般的乾燥瀝青裡面摩擦係數為0.6,可得f=7644 N,而v =13.89m/s,求得P=106175 N·m/s,那麼1馬力為735N·m/s,所以要讓一輛質量為1300kg的汽車在瞬時產生5km/h的速度,需要144匹馬力。
當然這是一個假設的理想狀態,汽車啟動的速度是緩慢變化的,所以對於一輛普通的緊湊型轎車來說,130匹左右的動力是比較夠用的了,如果去到140-150匹,那就算比較充沛了。
我們假設起步時汽車要走30m的距離,對於相同質量的汽車來說,牽引力要做的功是相同的,由W=P·t可知,功率更大馬力更大的車,所需要的時間更短,如果馬力不夠用,雖然車子一樣動得起來,但是所需時間明顯更長,油耗也會更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動力肉了。
以上純屬理論蝦扯蛋計算,如有不妥,敬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