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冰島闖入歐洲杯1/4決賽,本屆世界盃中又逼平阿根廷,甚至撲出了梅西的點球,讓這個人口只有33萬人口的歐洲小國一夕爆紅。但這個沐浴在極光中的小島還有許多讓人著迷的地方,絕不僅僅是足球而已。
Tim Bubman拍攝的冰島照片
在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冰島被NASA選中,作為「看上去像月球」的地方而成為登月太空人的訓練基地。這裡是電影《權利的遊戲》、《星際穿越》、《普羅米修斯》的取景地,這裡冰川與熔巖交相輝映,遺世獨立而又絢爛離奇。
也許正是這樣奇妙而充滿童話感的地域,才誕生了無數優秀的音樂人,這裡有超過90多所音樂學校,400個交響樂團,多達1000多支樂隊,每年的大小音樂節更是接踵而至。甚至有人評論說,冰島音樂領先世界100年。
冰島電波音樂節(Iceland Airwaves)是冰島每年50多個音樂節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也是歐洲所有音樂節中最有名的一個。電波音樂節誕生於1999年,最初只是冰島的一些音樂人在航空公司的飛機庫房裡舉辦的一系列演出,卻迅速發展成舉世矚目的音樂盛會。
電波音樂節通常持續四到五天,一般是每年11月第一周的周三至周日。每年大約有數以萬計的音樂迷從世界各地趕來,在初冬的雷克雅未克享受兩百多場演出。流行、電子、說唱、搖滾各種風格應有,既有舉世聞名的巨星,也有冰島音樂的新秀。今年有237個樂隊在正式演出名單中,包括著名的女歌手比約克(Björk)。
比約克是迄今為止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冰島歌手,她最初作為方糖樂隊(The Sugarcubes)的主唱身份進入公眾視線,該樂隊在獨立音樂圈中赫赫有名,曾被譽為「冰島最重要的搖滾樂隊「。比約克在93年單飛後獲得過眾多音樂獎項,還出演了《黑暗中的舞者》榮獲坎城影后。
電波音樂節的正式演出基本都在晚上,而非正式演出(off venue shows)則集中於下午。如果想要感受獨特的冰島音樂風情,十分建議去觀看非正式演出。這些演出不局限於場地、形式,可能會在各種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地方上演。酒吧、咖啡館、書店自不待言,連博物館、船舶,甚至在教堂中都可能有熱情洋溢的表演者。
非正式演出的場地通常都比較小,可以近距離地接觸音樂人。而且在冰島並沒有明星的概念,在音樂節期間偶遇的當地人,都可能是某個樂隊的成員。對於小眾音樂迷而言,這種濃鬱的音樂氣氛帶來的幸福感簡直難以言喻。
由於靠近北極,冰島在6-8月底會出現極晝現象,所以夏天對於冰島人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冰島秘密夏至音樂節(Secret Solstice)便在每年的夏至前後舉辦,宣示著夏日音樂狂歡的開始。
創立於2014年的夏至音樂節一貫話題性十足,除了延續傳統的主場演出外,還會舉辦許多特別活動,凸顯冰島的特色。在2015年,舉辦了世界首次的冰川音樂party:在朗格冰川的隧道裡演出。次年又在全世界唯一能進入火山內部的地方舉辦了音樂演出,可以說是本格意義上的「冰與火之歌」。
2018年的夏至音樂節從6月21日到24日,與世界盃同步舉行。從風格上來說,夏至音樂節更傾向於電子、舞曲、說唱類音樂,以及獨立流行音樂和獨立搖滾樂等。今年的演出名單已經公布,後綴為【IS】的都是冰島本地音樂人,如果仔細挖掘,也許能尋覓到不少值得仔細聆聽的小眾音樂人。
獨立民謠樂團獸人樂隊(Of Monsters and Men)是音樂節的常客。樂隊於2010年成立,並於同年獲得了冰島音樂競賽Músíktilraunir的冠軍,首張專輯《My Head Is an Animal》即大受好評。獸人樂隊的許多歌詞都跟動物有關,歌曲《dirty paws》 被用作電影《白日夢想家》的插曲,清新自然的歌聲更加凸顯了冰島美景的遼闊與悠遠。
與上述兩個大型音樂節相比,Sónar Reykjavík顯得小巧許多。Sónar音樂節最初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舉辦,主打電子音樂和實驗音樂。來到冰島之後,表演中又加入了hip-hop與說唱等冰島人鍾愛的音樂類型。
Sónar音樂節在冰島最大的音樂廳Harpa舉辦,可容納3500人。3月中旬的冰島漸漸擺脫極夜,但是一天內的大部分時間仍然漆黑一片,適合觀測極光。在冰島黑暗的冬夜裡,聽迷幻而奇妙的電子音樂,觀賞迷離的極光,是獨一無二的音樂體驗。
有人說,最好的音樂在北歐,北歐的音樂在冰島。接下來冰島國家隊還會繼續在世界盃上延續徵程,在關注緊張激烈的賽事的同時,不妨也聽幾首空靈純淨的冰島音樂,仿佛置身於那塊遺世獨立的冰雪之地,感受奇幻瑰麗的音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