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預測中國經濟規模最快於2028年超過美國 來源: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
《越通社》12月14日報導,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日前發布的《亞洲中期經濟預測》報告,預計到2023年越南將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依賴於出口增長強勁,越南經濟增幅維持在6%,到2035年經濟規模將超過中國臺灣。
以《新冠疫情下的亞洲:哪些國家將崛起?》為主題的報告評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並預測亞洲經濟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的前景。在這份報告中,JCER還就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做了兩種假設:標準假設和疫情惡化的假設。
在標準假設下,JCER假定新冠肺炎疫情只是類似地震的短暫事件,不會影響中期經濟結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今年,只有中國、越南和中國臺灣的經濟仍維持正增長。
印度的GDP可能下降10%以上,而菲律賓可能下降8%。中國香港、泰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經濟體都面臨著超過6%的衰退。
到2029年,中國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到2035年,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差距可能相當於日本經濟規模。
到2035年,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經濟規模將達到41.8萬億美元,僅略低於美國和日本經濟規模的總和(42.3萬億美元)。中國將在2023年成為高收入國家,到2035年,中國人均收入可能達到28000美元/年,相當於臺灣目前的水平。
同時,由於出口強勁,越南有望在2035年經濟增幅維持在6%左右,這將幫助越南經濟規模在2035年超過中國臺灣,並成為僅次於印度尼西亞的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越南將在2023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人均收入約為11000美元。
疫情惡化的假設:不僅會損害當前的經濟,還會影響城市化進程、貿易開放和研發的支出及其他因素,削弱多個經濟體中期增長潛力。
在這種情況下,到2035年,美國、越南、新加坡和其他國家的增長率將低於標準假設,主要是由於貿易停滯,而中國幾乎不受影響並將保持強勁增長。
JCER預測,在這種情況下,到2028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比標準假設提前一年。到2035年,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差距將擴大,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經濟規模將達到41.8萬億美元,略高於美國和日本的經濟規模總和(41.6萬億美元)。
同時,到2035年越南經濟規模仍將小於中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