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社概況
漳浦縣古雷開發區古城村,位於古雷半島南部,北隔古雷山北峰,與龍口村交界。南隔筆架山及古雷山南峰,與下垵村交界,西鄰岱仔村,東臨浮頭灣。
古城村歷史悠久,古雷城始建於明正統六年(1441年),明正德十年(1515年)重修,為古雷巡檢司駐地,也稱「古雷社」,清代古雷保,民國5年(1916年)古雷半島自港口以南(古雷鄉10保)與東山島,組合成立東山縣,1955年12月劃歸漳浦,與下垵合為城下鄉,為古雷區7鄉之一。1958年10月屬杜潯公社古雷管理區的城下大隊,1961年7月成立古雷公社,同時將城下大隊分為城內、下垵二大隊。1981年11月,為避免與湖西鄉城內大隊同名,改名為古城大隊。1984年8月,古雷公社改為古雷鄉(後又改為鎮),古城大隊改為古城行政村,轄城內、半園、陳家頭、人家4社,共700多戶,3000多人。
古城村以捕漁為主業,有海上捕撈及定置網作業,產品有劍蝦、蝦姑、海膽、丁香魚等。全村有捕撈竹排(電排)300隻。耕地816畝,都是農地,以種植「雙心」青蔥為主,「雙心青蔥」是古城村的品牌,產品遠銷廣東等省。其次番薯、花生。有劍蝦加工、蔥頭加工等家庭加工業。有山地900畝,皆造林。
1996年建柏油公路1公裡多,自城內古城通杜古線。飲用水皆靠打井。戶戶用電照明,家用電器逐年增加,電視機普及率70%,電話普及率均在80%,手機普及率90%,摩託車普及率80%,燃氣普及率80%。
有小學一所,名為古城小學,校園面積5671平方米,校舍面積1940平方米,有12個班級,學生429人,教師18人。
(古城村雨厝)
二、姓氏源流
古城村有以林姓為主,還有許、麥、黃、潘、邱、洪、劉、賴、郭、鄧、葉、周等13姓,其中:城內社,林姓,578戶,2661人。林姓開基祖為林弘雲。林弘雲系明朝弘治九年(1498)來自沙西鎮的沙崗社,是沙崗社志義公第七世裔孫樹德公次子,弘雲還有長兄弘業,小弟弘隆,林弘雲原是明代古雷山南峰烽火臺的守兵,初居東塘,娶妻周氏,為古城林氏祖媽,周氏生四子。後弘雲因風沙移居雲霄上坂,再娶妻,祖媽周氏喜食海魚,帶四子駐古城,四子以海上捕魚為生。現東塘有古井一口,以為林氏傳宗明證。清康熙二十五年(1687),林氏裔孫大興土木,興修林氏祖祠修德堂。修德堂留有對聯:「百世宗支開鯉城,千年爼爻豆配雷峰。」另有古城林氏後裔1919年航船到臺灣金門,定居於金門縣金城鎮金山路八十八巷三弄一號,其後代林水源尋根問祖回古城,捐資修《古城林氏族譜》。古城林氏有祖祠2座,皆在古雷城內,一為上祖(大祖)修德堂,一為下祖春德堂。
古城村城內社林姓495戶,2224人,祖源沙西鎮沙崗社,開基祖系明代古雷山南峰烽火臺守兵;潘姓12戶,53人,開基祖系清代一位潘姓巡檢司官員在此定居傳衍;黃姓27戶,183人,祖源沙西鎮高山村高山社;劉姓,11戶,51人,源自杜潯北坂村;洪姓,9戶41人,源自杜潯正陽村;邱姓,4戶18人,源自杜潯文卿村;郭姓,2戶9人,賴姓,3戶14人,葉姓,1戶5人,祖源皆不詳;鄧姓,2戶,9人,源自廣東江門市新會縣。半園社許姓58戶,272人,其祖來自龍海徐翔,屬登公派系,開基於清初順治年間。小半園社麥姓20戶,88人,其祖來自廣東饒平縣汫洲。人家社林姓110戶,509人,祖源來自古雷鎮油澳村,東家頭社林姓20戶,86人,祖源是古城林氏。麥、許、黃三姓開基時間均在清代。
古城村通行語言為閩南話,帶有東山縣腔調。隨著古雷半島石化工程建設進程,全島村落拆遷重建,古城村整體搬遷至新港城,因擇房自由,沒有設立統一的村落。
三、村落建築
古城村原有建築皆為閩南特色的磚瓦屋頂,燕尾屋脊的雨厝,近年來經濟發展,百姓生活富裕,雨厝大多年被拆,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燕尾式的雨厝遂成了點綴。現留存的妙筆生花的古建築還有:
1.明代海防古城——古雷城
古雷城,漳浦縣文化保護單位,距海五百米處有一座明代正德十年間(1515年)修建的海防古城,距今有近500年,明代在此設古雷巡檢司,舊縣誌稱古雷土城。清康熙元年遷界時作不徹底拆毀,復界後為村民民居,稱城內社。
(古雷城城門)
這一古城,四周城牆長滿了荒草,它長約600米,寬約400米,上可騎馬,內建40座古厝。城牆以花崗巖石壘砌,中部填土,厚約1.5米,平面作長方形,面闊10米,深150米。依山勢北高南低高低差約2米,南面建主城門,城門石構券頂,寬1.7米深6.5米。北側保存較好,南側部分損毀較嚴重,城門原建有城樓,今廢除。門洞長約三米,寬約一米五,有兩重門閂。門洞的右邊上方鑿刻著明正德十一年的字樣,歷經400多年仍依稀可辨識。走進門洞,仿佛進了明代的海防前線,在門的右邊立著兩塊已字跡模糊的石碑,其中一塊石碑上依稀寫著明巡檢司古雷社永記公業碑的字樣,為明萬曆八年建。另一是萬曆二十五年的「府縣嚴禁示碑」。此外,城門砌石中尚砌入二通,現僅見碑座,又於城門砌石上有工匠的刻字:仕城林遠數人砌石門,工完正德十年四月。據老人說,這是至今為止能證明最早的古雷社建址在此地的證據。石碑進去是演馬場,演馬場長約20米,寬約12米,旁邊有旗墩的遺址。
演馬場的北面是玄天上帝廟,為三進三開間,硬山頂,廟佔地70平方米,廟前築三組臺階。廟內玄天上帝像被香火燻得古香古色,給人感覺確是年代久遠,不由得有一種回到古代的感覺,耳邊仿佛聽到了戰馬的嘶叫聲,戰士們在演馬場上演練的刺殺聲。玄天上帝廟廟頂雕塑更是妙趣橫生,許多神人雕塑得逼真動人,讓人嘆為觀止。
廣場兩側整齊地建滿了民居,其中有祠堂三座,分別是修德堂、春德堂、新德堂,多已坍塌。、雖是破舊了,但其中的青石門框讓人聯想到祖先顯赫的地位。古厝清一色是灰瓦燕尾建築,給人以歷史滄桑之感。
(古雷城城牆)
廣場左側為明清時期的染坊,存磚砌染缸4座,回溯明代軍人把守此海防重地,防止倭寇的入侵,讓人不由想起了抗日戰爭時期,無數的革命戰士保家衛國的壯烈。更感到我輩建設和諧家鄉責任的重大。
古城四周城牆除西邊稍有被破壞外,其他三面保存完好,牆邊還有古代留下的槍眼和箭垛。城牆的北邊地勢較高,大約有四米多高,東邊也較高,大約有三米多高,南邊較低,只有二米左右,這大約是後來居民居住,城牆被拆的緣故吧。據老人們回憶,這裡解放初還住過解放軍的炮排。後來,城多多少少受到了破壞。現今大部分居民已從古城搬出,只有小部分居民依然居住在古城內。在離古城大約四百米的北面獅子頭山上還有烽火臺遺址,如有敵情,此處點上烽火,陸鰲與銅山可清楚看到,可立即出兵救援,大約一個小時就可到達。可見其重要的海防地位。烽火臺在百姓相傳中讀為「皇火臺」,「皇」應為閩南話「烽」之誤。
據《漳浦縣誌》記載,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漳浦陸鰲(今六鰲)、銅山(今東山)設千戶所,修築城垣,調入官兵1400多名駐防,並有隨軍家屬及外地民工遷入定居,以防倭寇。洪武二十二年,(1398年)在陸鰲(今六鰲)設守御千戶所,共有官軍1898名,配有千戶1員,副千戶2員,鎮撫1員,百戶10員,配有10隻備倭船。沿海三裡地帶由水師防守,陸鰲(今六鰲)及陸鰲以南屬銅山營防地,陸鰲駐千總,古雷駐把總,另有16隻戰船巡邏海上。此時,漳浦縣就開始設立巡檢司,古雷巡檢司原屬南靖,後在正統七年(1442年)改屬漳浦縣。據老人介紹,當時第一任巡檢司姓潘,因此在古城村還有潘姓百姓。
由此可見,古城村的古城處於漳浦陸鰲、銅山之間,有個避風的海灣,海防地位重要,而明代水師考慮在此建城也是不無道理的。再者,至今為止,在古雷開發區並沒有發現關於古雷巡檢司的其它遺址,且民間百姓相傳也是古城為明代海防古城。
因此,古城村的古城遺址應是海防古城遺址,它與漳浦縣六鰲古城,銅山(東山縣)古城應同為古代的海防前沿陣地。與漳州南炮臺,廈門胡裡山炮臺,也是同一系列的海防古城遺址,對研究明代及以後的海防建設,軍事部署,應該具有重要的意義。
古雷城現存碑刻五處,分別是:
1.砌於城門東側牆中,僅留出碑側,內容不詳,碑高120釐米。
2.現存於城牆西地角上,碑文全部磨滅,碑高140釐米,寬50釐米。
3.刻於城門東牆石面上,寬110釐米,高30釐米,刻「仕城林遠數人砌石□門工完正德拾年四月
4.府縣嚴禁示碑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立,位於城門內側,碑面向城中,碑高220釐米,上寬77釐米,下寬85釐米,碑座高43釐米,碑額橫刻「府縣嚴禁示碑」正文殘損嚴重,僅見「萬曆二十五年「字樣,內容不詳。
5.古雷社永記公業碑
明萬曆八年(1580)立,位於城門內側,碑面向通道,碑高264釐米、寬109釐米、碑座高50釐米,碑額大字楷書「古雷社永記公業碑」正文風化嚴重,抄錄如下:
□□法置準古雷滷地生有泥泊□元□埭□來□天……國家同而量地□□課若未無亦念……民不……各有……國家……牟利亦無緣互□德至淺渡□吾曰……□□世無始□泊岸蠍□歡利舊□鄉久供今……人人庶鄒無來已共行銀……縣告給示明□外計自今始……吾鄉老少呼顧豐……本司文□林公為□□□□林水伍拾兩……府哀實請立志永照給……府縣明禁不許奸佞……放……受者……民之子子孫孫世世……府縣勤□之惠□□不朽□□□德益□□逆天而□□國家眾□民之□□社□之鄉裡□好庶哀□……福□□耶舌則其□□德與民□□謹日民……泥泊□□座址西江巡前江下……至大□西至□地沙灣,南至古雷頭……下四至□去地界內……本司□民□世□最陳公……民林爾長、林公鹿、林……林體元……時萬曆八年歲次庚辰孟冬吉旦立。
(明巡檢司古雷社永記公業碑)
2.修德堂
位於古城內,系古城林姓總祖祠,始建於明代,建築面積250平方米。破舊。
3.春德堂
位於古城內,系古城林姓祖祠,始建於清初,屬房角祠堂,因年久失修,已破舊不堪。
4.彰德堂
位於古城內,系古城林姓祖祠,始建於清初,屬房角祠堂,因年久失修,已破舊不堪。
四、民俗文化
玄天上帝生。
古城村玄天上帝生日是農曆的三月初三日。生日這天,全村殺全生熟豬,在古雷城內的玄天上帝廟前舉行祭祀活動,祭祀完畢,按戶分福肉,各地各戶宴請親戚朋友。晚上戲班演戲,請的多是潮州大鑼鼓班或閩南薌劇戲團。
(古雷城內的玄天上帝廟)
五、鄉賢名人
建國以後:
許順成,杜潯鎮公社黨委書記,
林俊卿,東山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
林周合,空八軍漳州中心醫院副師級軍醫。
新時期:
林裕江 ,現任福建省海洋漁業執法總隊直屬三支隊支隊長(正處級)
潘文志,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胸內科醫學博士,主任醫師
林文棟 臺灣花蓮縣立中學校長,博士
林於強,臺灣金門技術學院,行政助理,碩士
林玉有,漳州94895部隊政治部副主任,中校
林海濱,解放軍武警廣東新會邊檢站政委(正團級)
許金蘭,特級教師
黃合春 漳浦縣鹽務局副局長
林耀輝 漳浦縣赤土鄉副鄉長
許文英 漳浦縣人民政府辦公室科長
林建輝 漳浦縣茶葉公司經理
林益全 漳浦縣外經局幹部
林錦宗 上海東方華人律師事務所律師
林雲坤 漳浦縣公安局交通大隊交管中隊
許少婷 漳浦縣建設銀行職員
林志澤 中學高級教師
林學文 中學高級教師
林麗燕 中小學一級教師
林木定 中小學一級教師
林素鳳 中小學一級教師
黃亞群 中小學一級教師
林建陽 中小學一級教師
林蘇彬 中小學一級教師
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林武斌 村主任:林義團
六、古村景觀
1.古雷墩臺
古雷墩臺,位於古雷鎮古城村東面靠海處,是一座明代官府建造的軍事墩臺,用作防禦倭寇的哨所。墩臺地處古雷筆架山(海拔199米)上,俯瞰古雷城,面朝古雷海。墩臺為花崗巖塊石構築,佔地約20平方米,墩臺是山下的古雷城的配套建築之一,與古雷城相鄰,保存較差。
(古雷墩臺)
2.帝昺井
帝昺井,位於古雷鎮古城村人家自然村西北部,古井以寬30釐米的花崗巖板石構這一築,平面呈六方形。井深約3米,其井水清洌甘甜。清康熙《漳浦縣誌》記載:古雷山「下為帝昺井。」古雷城古井,五百多年來,泉水源源不斷,對古雷半島這一水源匱乏的地區來說,純屬罕見。井東側是明正德十年建造的古雷城,井應是同一時代建造的配套飲水設施。帝昺井,清康熙《漳浦縣誌》記載:南宋末年小皇帝趙昺南逃時在此挖井取水,汲井烹茶,棄茶井邊,久而成樹,今是地多茶,土人稱「皇帝茶」,其遺種。如今,茶已經不見,只留下六角形的井,常年水源盈滿,大旱也不枯水。井邊有一株十多米高的百年老樹刺桐樹,像侍衛一樣守護著這一古井。
(帝昺井)
3.古雷山
古雷山位於古城村北面,又名福爾峰,古雷因此得名。
清康熙年間編寫的《漳浦縣誌》記載:「鼓雷山,一作「古雷山」,在縣東南五十裡,九都境內,南行至海,山巖險絕,下瞰大海,潮音時至,聲如雷鼓,山上有葛洪丹灶,下為帝昺井。」山上有四方形烽火臺遺址一座,高三公尺,佔地五十平方米。古雷山是古代聯絡東山,六鰲的報警器。有八大寺廟一座,主祀觀音菩薩。
(百年老刺桐)
參考文獻
1.《古雷開發區驚現明代古城遺蹟》,《閩南日報》2007年12月21日社會新聞欄,作者林躍奇
2.《漳浦村社要覽》漳浦縣政協編
3.《漳浦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彙編》 漳浦縣博物館編
4.《漳浦縣誌·康熙志》漳浦縣政協編
5.《東山縣誌·民國卷》
6.《漳浦歷代碑刻》王文徑編
歡迎關注:請點擊上端藍色字「林躍奇」,或長按掃描下面二維碼或搜索公眾號linyueqi89。版權和影視改編洽談聯繫:linyueqi69@126.com
@@@@@@
林躍奇簡介
福建省漳浦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漳浦道周中學教師,漳浦縣作家協會副主席,漳州市作家協會理事,成都文學院籤約作家。先後在中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國內外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0多萬字,有多篇小說被選刊選載,入選的選集有《中國小說家大辭典》、《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家自傳》等十數種,已出版小說集《特別的一年》,《紅玫瑰的童話》,長篇兒童小說《躲進媽媽心裡》(成都文學院籤約作品),長篇歷史小說《兩帝師》,被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十三所高校列為學生薦購書目,被中央廣播電臺改編為40集講古《廉政兩帝師》);長篇歷史小說《黃道周》,被列入漳州市、福建省重點文藝創作項目,入選福建省文聯文藝創作題材庫,榮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選的「2015年全國優秀網絡小說原創作品推介名錄」。小說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國家圖書館、臺灣高雄師範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圖書館上架。曾獲漳浦縣第一批優秀人才獎,漳州市首屆骨幹教師稱號,中國當代小說獎,「中國太倉杯」全球華人網絡法治微小說大賽三等獎,福建省第二屆啟明兒童文學獎等十數種獎項。
黃道周書齋:http://weidian.com/?userid=895395841
當當網:http://product.dangdang.com/24079881.html
亞馬遜圖書網:https://www.amazon.cn/s/ref=nb_sb_noss?__mk_zh_CN=亞馬遜網站&url=search-alias%3Daps&field-keywords=躲進媽媽心裡
京東商城:https://item.jd.com/12000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