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面對惡性傷醫事件等問題...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惡性傷醫事件,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點擊查看:北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通用課程
北京華圖為您整理:北京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面對惡性傷醫事件等問題...等相關內容。更多信息請關注北京華圖(bjhuatu)公眾號或關注北京華圖官方微博(@北京華圖)或北京華圖抖音號:北京華圖教育(bjhuatu)。
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面對惡性傷醫事件,醫療體制的深層問題急需破解由北京華圖提供,更多關於事業單位考試內容,事業單位面試熱點,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的內容,請關注北京華圖官網!
1.2019年12月24日6時許,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楊文副主任醫師在正常診療中,遭到一位患者家屬的惡性傷害,致頸部嚴重損傷。朝陽分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將犯罪嫌疑人孫某(男,55歲)當場控制,受傷醫生正在搶救中。犯罪嫌疑人被朝陽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進一步調查。雖然經過長時間搶救,但終因傷勢過重,楊文醫生於2019年12月25日0時50分不幸去世。
2.2020年1月20日下午14點左右,北京朝陽醫院發生一起醫生被襲擊事件,有醫生被砍傷。被砍的眼科主任醫生陶勇醫生受傷嚴重,後腦勺、胳膊等多處被砍傷,左手和前臂肌腱斷裂。犯罪嫌疑人崔某是朝陽醫院眼科的一名病人,之前有另一位醫生給他做過一場手術。手術後出現了併發症,脈絡膜上腔出血。「脈絡膜上腔出血」是手術裡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嚴重了可能最後會失明。真的不好治。陶勇醫生的手術技術非常高超,因此眼科幾乎所有的疑難雜症,都會轉到他這裡。經過陶勇醫生的治療後,崔某恢復了部分視力。可他還是固執的認為,既然花了錢,就應該達到自己想像中的效果,於是便心有不滿。因為最初治療崔某的醫生不在,所以帶著菜刀衝進門診的孫某把所有的怒氣,都發洩在了陶勇醫生身上。
【事件分析】
傷醫事件背後暴露的是深層次的醫療衛生體制問題,而醫生和患者則承受了由此誘發的經濟社會負擔。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不足,醫院在自負盈虧的生存壓力下過度市場化(原因1),並使醫療服務和收費都扭曲了。在以藥養醫的情況下,醫生不得不背棄醫德而開具大處方。這使患者面臨過度醫療的風險,並承受高昂的診療負擔,對醫療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高。
即便是以藥養醫被明令禁止,醫院仍然需要想方設法在患者身上做文章,否則難以維持運轉並留住醫護人員。由此可見,政府投入不足,醫院過度市場化,使身處其中的醫生個體「背鍋」,面臨被患者傷害的風險。與此同時,老百姓承受了過度醫療和負擔過重的壓力(原因2)。這使醫院與患者之間形成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和雙輸格局,而醫生個體則淪為體制問題的替罪羊。
中國的醫療衛生資源本就捉襟見肘,地區之間和城鄉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原因3)使醫療資源的金字塔結構進一步固化。大量患者不相信基層衛生機構而紛紛湧入大醫院,這使大醫院的醫生診療負擔嚴重超載,有時候不得不「蘿蔔多了不洗泥」。一方面是患者對大醫院的過高期望,另一方面是醫生的負擔不堪其重,進一步加劇了醫患關係的惡化。
醫療衛生體制導致的醫患關係緊張,不應由無辜的醫生個體來承受。否則,願意從事醫療工作的人才將進一步減少,而醫療資源銳減將使醫患關係更加緊張。比如,原本備受青睞的醫療行業卻面臨醫護人員供給不足的問題,連從事醫療工作的家長往往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轍」。這會導致嚴重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使醫護人員隊伍的質量和素質降低,並誘使他們採取更加具有自我保護性質的診療措施。(危害)比如,為了減少診療風險和潛在醫患矛盾,增加各種檢查和化驗項目,或者採取轉診或會診等方式分散風險,並使患者承受更大的無妄之苦。
【對策】
由此可見,醫患關係緊張不完全是人的問題,而是醫療健康制度出了問題。這意味著要按照十九屆四中全會的精神,進一步健全醫療健康制度,並使病有所醫和健康中國的理念得以落實。為此需要進一步強化醫院的公益屬性,加快推進醫藥分開、醫院公益化和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等制度改革(對策1),使醫院和醫生都能回歸其使命和職業的本位。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有助於減少醫院與患者之間的魚肉關係,進而弱化醫生診療的經濟利益傾向。當醫生將患者視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棵棵搖錢樹時,醫患關係才能正本清源。
與此同時,要促進醫療資源的均等化分配,使各級各地都有相對均等的機會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對策2)。在大醫院水洩不通和一號難求的時候,許多基層衛生機構和中小醫院門可羅雀甚至無人問津。通過醫聯體和分級診療等機制創新,促進醫療資源與患者需求的優化匹配,或可緩解醫患緊張關係。
此外,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人身保護,對傷醫事件的犯罪嫌疑人嚴懲不貸(對策3)。一些人對醫生遇害不僅麻木不仁,反而冷嘲熱諷。這暴露出當前醫患關係已經到了改弦更張的緊迫時刻,到了不得不下大力氣加以整治的關鍵地步。2018年10月,發改委等28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對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為責任人實施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從這次案件來看,相關舉措還遠未發揮聯動奏效的作用。我們期待《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在2020年6月施行,可以有效淨化醫療環境,保障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我們期待衛生健康領域的法治化可以改善醫患關係,使其能夠回歸正軌,讓患者有病可醫,讓醫者得到尊重。 (編輯: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