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水河扎壩峽谷 攝影:火山巖
何謂傳說,那是曾經發生過如今已走進歷史深處的往事。
大眾都有獵奇心,告別瀘沽湖畔摩梭人走婚的歷史,近年來位於川西高原鮮水河畔的扎壩峽谷又被冠以「最後的走婚部落」,而扎壩峽谷則堂而皇之被命名為「走婚大峽谷」,其中多有誤解與誤導。
在扎壩峽谷快速奔向現代化的前夕,我有幸冒險進入,時間雖短,但所見、所聞與所感均是鮮活又真實的。
走進鮮水河扎壩峽谷
5月19日清晨從125道班出發,過剪子彎山一路陡降直抵雅礱江邊,左轉進入037線道前往道孚縣方向。
在橫斷山脈地區,直插雲霄的冰峰消融匯聚巨量的淡水,進而隨南北向的山勢奔流深切出「地縫」般的峽谷,鮮水河穿行的扎壩峽谷即是如此。
兩河口 左為鮮水河,它在此匯入右側的雅礱江 攝影:火山巖
伴著滔滔江流,沿狹窄的山路北上,穿越一座座村莊,鑽過一條條隧道,在一剎那間豁然開朗——兩河口!鮮水河在此匯入雅礱江。
鮮水河我這次前來探訪的扎壩地區即是從兩河口至道孚縣城約130公裡的鮮水河峽谷地帶,它包括瓦多鄉(屬雅江)、下拖鄉、亞卓鄉、扎拖鄉、紅頂鄉、仲尼鄉和瓦日鄉,其核心區則尤指除瓦多、瓦日之外的其餘5個鄉。
只是我的時間有限,而扎壩峽谷很漫長,且鄉村又多,該如何走訪呢?一個鄉尋訪一戶典型人家,我想做這樣的嘗試。
瓦垛鄉杜米村尼瑪次仁家
尼瑪次仁家的新房 攝影:火山巖
在雅江縣瓦多鄉,我走訪了正在修建新房的杜米村尼瑪次仁家。當時,身穿迷彩服的尼瑪次仁戴手套忙碌著,婦人與孩子們坐在院子裡聊天,見我走進來,尼瑪次仁好奇地停下手裡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