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晚,重慶群星劇院,當川渝人民人見人愛的「李伯伯」李伯清以他標誌性的男中音結束散打評書《快樂人生》的表演時,人山人海的劇院沸騰了,掌聲雷動,笑聲、叫好聲此起彼伏,觀眾發自內心的快樂在劇場瀰漫,為這個年末的寒冷冬夜平添許多溫暖。
李伯清
當晚,「成渝地·巴蜀情 川渝樂翻天——2020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喜劇幽默節目交流展演」亮相群星劇院。包括壓軸亮相的著名曲藝家李伯清在內,此次展演可謂星光熠熠——78歲著名曲藝家、首屆曲藝牡丹獎得主凌宗魁,中國曲協副主席、四川曲協主席叮噹,重慶曲協副主席、牡丹獎及三屆群星得主凌淋等川渝兩地第一流曲藝家雲集,目不暇接,精彩紛呈。
川渝第一流陣容聯手送歡笑
78歲曲藝家凌宗魁感人至深
川渝兩地同根同源,共同的方言體系、文化背景在兩地紮下深根。作為最接地氣的文化形式,曲藝在川渝兩地尤其擁有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重慶直轄23年來,兩地曲藝家的交流從未間斷,十分頻繁。此次「川渝樂翻天」成渝雙城喜劇幽默節目展演便是兩地文化交流的全新升級。在四川省文旅廳與重慶市文旅委的聯合主辦下,迅速聚集起兩地最具影響力的老中青三代名家同臺獻藝。
凌宗魁
重慶市曲藝團的四川清音《搬上新居迎太陽》為展演熱鬧開場後,舞臺迅速切換為清一色的語言藝術類節目專場。脫口秀、小品、相聲、諧劇……輪番上演,爆笑連連,精彩不斷。來自重慶群藝館、曲藝團、扯館兒、逗樂坊、沙區文化館、巴南文化館,以及四川省曲藝研究院、成都曲藝研究院、金牛區文旅局的藝術家們紛紛亮絕活,為現場帶來一波波高潮。
在眼花繚亂的第一流演出陣容裡,78歲曲藝名家凌宗魁尤其令人肅然起敬。凌宗魁是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的首屆得主,老先生縱橫舞臺六十多年,依然風採不減。他與同為曲藝家的女兒凌瀟聯手帶來小品《看病》,作為當晚登臺獻演的最高齡藝術家,凌宗魁颱風依然穩健,舉手投足滿滿是戲。
凌淋
事實上,凌宗魁身體已不太健朗,平時走路都需要拐杖,但他毫不猶豫接受主辦方邀請「老將出馬」,圖個啥?「我在舞臺演了六十多年,這點病痛沒啥了不起。」凌宗魁告訴上遊新聞記者,只要走上舞臺他就渾身是勁,「演出是我們的本分,並且這次的展演是在成渝雙城聯動大背景下首次開展,意義非凡,我這老頭子出點力是應該的。」
散打李伯清深情說重慶
由衷期盼「常回家看看」
優秀節目一個接一個,但是摸著良心說,本次展演的最大的驚喜來自尾聲部分「巴蜀男神」李伯清的壓軸亮相。依然是圓圓的光頭,李伯清中氣十足的男中音一響起,掌聲和歡笑已經等不及了,瞬間點燃。畢竟,展演一開始,笑嘻嘻的李伯清就「不厚道」的登臺給觀眾問了好,然後「藉口」準備節目閃身下場,等到壓軸現身,觀眾的胃口早就被吊足了。
一個多小時的等待顯然是值得的,在相聲、小品、諧劇的連番轟炸之後,觀眾的笑神經依然崩得緊緊的,就為等來李伯清。散打評書《快樂人生》是李伯清的保留節目之一了,一招一式酣暢淋漓,段子橫出觀眾笑聲與淚點齊飛。觀眾直呼安逸慘了,畢竟聽了李伯清幾十年,第一次有幸在現場看到了「活的」。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舞臺上生龍活虎的李伯清已經73歲了。得益於開朗的心態和適當的養生,李伯清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起碼小了十歲。然而作為川渝曲藝界德高望重的前輩,嘻嘻哈哈點李伯清私下也有憂心。「我真的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川渝曲藝的傳承」,李伯清向上遊新聞記者感慨,「我和凌宗魁老師都是七十幾歲的人了,說實話,很可能說不在就不在了,但我們覺得,川渝曲藝還遠沒有達到真正發揚光大的程度,中年一輩功成名就的也不少了,但年輕一輩呢?」
這種擔心也讓李伯清對曲藝界的重要活動始終有求必應,「比如這次展演,我擠時間也要來,老中青三代同臺的形式我覺得很有意義,這是傳承,更是同根同源的川渝曲藝人務實的交流。我真心想為川渝曲藝多做點事,尤其這次是回重慶,更加義不容辭。」
跟上遊新聞記者聊起回重慶時,李伯清的神色莊重起來,「重慶是我的第二故鄉,在我53歲的時候,重慶不拘一格請我過來工作,我也從民間藝人成為體制內的專業演員,這份知遇之恩我永遠感激。」李伯清說,現在講成渝雙城聯動,他在成都長大重慶退休,是最典型的成渝雙城文化人,「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我人在成都,但時刻心繫重慶,只要重慶父老有需要,我時刻準備著常回家看看!」
延伸》》
重慶市群藝館副館長魯廣峰:
打造「川渝樂翻天」成文化品牌
「這次展演是川渝兩地文旅主管部門通力合作的結晶,旨在推進成渝兩地經濟圈文旅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促進兩地群眾性戲劇曲藝繁榮發展。」展演承辦方之一、重慶市群眾藝術館副館長、市曲協主席魯廣峰告訴上遊新聞記者。
魯廣峰介紹,所有展演節目以輕鬆幽默為主要呈現,突出核心價值引領,寓教於樂;通過匯聚川渝曲藝名家、幽默明星、喜劇達人等,使其雅俗共賞、喜聞樂見。「接下來展演還將在川渝兩地輪流舉辦,我們的目標是將『川渝樂翻天』打造成新的文化品牌,成為兩地老百姓真正的文化大餐。」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趙欣 攝影 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