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口碑最好的是爾冬陞導演,這是為什麼呢?郭敬明是好的產品經理人,爾冬陞是好導演,輿論導向,有時蠻有趣的。大體都是投石頭多,撿石頭的少。現在情況,一遍ko郭敬明,一邊就是不看爾冬陞的電影。不管看的是否舒服,還是得客觀的看問題爾冬陞說他之前沒參加過綜藝,但是《演員2》第一期開播,他就靠著犀利而精準的點評,被觀眾認可。但是,在點評方面,李誠儒也極具看點,甚至他的點評一度成為節目的焦點,他成了最敢說實話的人。
但是,他離開了,這節目該怎麼搞?當然是爾冬陞來填補了,《演員請就位》這檔節目邀請的四位導師,是很考究的。陳凱歌資歷最老,負責壓場,趙薇是端水大師,擅長打哈哈圓場。第一季的李少紅,第二季的爾冬陞,都是負責和郭敬明對線的角色。李少紅也沒少懟郭敬明,爾冬陞也是。之前或許會溫柔,會隱身,但節目快到決賽,李誠儒不在的情況下,爾冬陞就必須站出來開撕了,沒有火藥味,還叫決賽嗎?在劇組沒放出來的現場視頻中,爾冬陞其實還說了一句「多少人讓我懟你」。
這也說明了爾冬陞懟郭敬明,是眾望所歸,很有看頭的。所以,他倆吵架,郭敬明委屈的哭,不過是順理成章的節目效果而已。不會有人真的以為小四有這麼脆弱,被爾冬陞懟了幾句就會哭吧?郭敬明是一個精明的商人,被罵了這麼多年依然活躍在影視圈,他是最擅長製造話題矛盾的導演,他知道觀眾樂意看什麼,喜歡討論什麼,所以才有被懟後及時掉下來的眼淚。在這個節目中,只有爾冬陞知道自己是一個導演,看選人就知道了。
只有爾冬陞選的全部是有演技,但是必定是炮灰的姐姐們(張月節目組就是用林有有增加話題度,熱捧不在她),這一點就讓人敬佩了,這是一個娛樂節目,其他幾位入戲太深,展示自己過頭了。另外香港影壇式頹,北上發展嘛,他深知要夾著尾巴做人。凱哥導演屬於宗師隕落,空有宗師頭銜,太小肚雞腸了。敬明導演節目現場哭哭啼啼的小姐做派,和他新銳作家導演的形象太大相逕庭了。趙薇導演,本來口碑就是極差的,誠儒老師終究不是個導演了。
爾導是沒想到節目對導演這麼狠,而且其他三個導演是有備而來,是按照自己的本子挑演員,可能偶爾打破一下,但大概都不是為了演員演技。否則馬蘇戲好,誰要?郭敬明明顯是衝著畫皮來的,選何昶希也是這層考慮。本來想四個演員,最後硬是把李溪芮擠到另一個劇本裡,完全耽誤人家了。那時他咋不護犢子了呢? 趙薇最後沒想到馬伯騫晉級,所以結尾給他的安排也就是客串的角色。而且賀開朗正經的科班畢業。他是選了一個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角色留下了壞印象,但他本身會演,不完全是趙薇的調教,辣目本身的實力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不要高估趙薇。
只有爾冬陞,本來準備的是兄弟戲收尾,結果看到好的姐姐演員不忍心,把自己的戲都重新改了,很臨時,很倉促。就算如此,他的女人+也好出我的星星太多了。最後是他自己趕得劇本,比郭敬明這個作家好多了。但是爾冬陞的確不善於拍短片,尤其是在趕工的情況下。按照他的性子,我覺得他會自己去學,去練,去琢磨,不過他會不會再上節目就難說了。其實香港電影太需要大陸市場,金像獎以前堅持本土化,但事實上,但凡需要些成本的電影都是合拍,現在也都需要通過審核。所以他作為金像獎主席,其實也是香港電影屆領軍人物,也代表了香港電影今後的發展方向,一定要來大陸的。
他這次讓兩個哥哥來了,也代表了他對這次上綜藝的重視。他其實不想留下壞印象的。他們三兄弟經歷了香港影視的大起大落,而且通過TVB還有一定的觀眾基礎,是幫他撐腰,也是幫香港影視屆被內地接受容納。在很大程度上,他應該是希望大陸的影視風氣靠攏香港的,比如說影視界同行都是一家人,一定要良性競爭,什麼演藝圈要講輩分。你看胡杏兒得了冠軍會感謝自己的師傅,姜大衛秦沛爾冬陞也都有自己的師傅,這都是傳統意義上的藝人會講究的東西。各有各的風格和選擇,但怎麼說都是行內人。郭敬明捅自己刀子,就是違反了行規,他沒執行家法算客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