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者應該都有這樣的感受,自己辛辛苦苦寫了許久文章,結果文章是發出去了,但推薦量和閱讀量一直走低,真是有種說不出的失落感啊。
其實,對於推薦量和閱讀量不高的文章,還是有補救的辦法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文章推薦量和閱讀量走低的解決辦法。
我們都知道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打開文章閱讀量的鑰匙。對於自媒體創作者來說,標題的重要性應該不言而喻了。
所以,如果一篇文章的推薦量和閱讀量是否能夠持續走高跟標題的優劣是有直接聯繫的。因此,在對於推薦量和閱讀量不高的文章可以採取修改標題的方式來進行修補。
如何進行補救呢?
如果一篇文章的推薦量十分低迷,閱讀量自然也不會高到哪兒去。這是由於標題缺少熱門關鍵詞,因此得不到大範圍的推薦。在修改標題的時候則需要注意補充關鍵詞進去。
如果一篇文章的推薦量還不錯,但閱讀量很差。這是由於標題不夠具有吸引力,雖然踩到了熱門詞彙,但不夠能博取讀者的眼球。
修改標題需要注意時效性!
我們通常認為頭條的第一批推薦是在24小時之內,如果第一批推薦沒有獲得較好的閱讀效果,則後續推薦就會降低。所以修改標題應在發布文章後的一天之內,個人推薦發布文章3—8小時內關注推薦量和閱讀效果,然後進行修改。
畢竟推薦具有一定的發酵期,可能1—2小時內並不會有太明顯的推薦數據,所以建議大家3小時修改。如果修改時間太晚,則可能錯過推薦期。
個人親測,修改標題確實能提高推薦量和閱讀量
以我在頭條發布的文章:「你有勇氣拆卸自己的電腦嗎?一個不小心也許就報廢了」為例。
我最開始起的標題並不是這個,發布時間為14:54,但在19點的時候推薦量才幾百,閱讀量不到20,真是慘不忍睹。於是決定修改標題,大家可以看看我修改標題後過審的時間,是19:40。
再來看看修改之後的推薦數據(寫文章時的推薦數據):
比起之前真是好太多了吧,而且該文章仍有繼續推薦的潛力。
所以,如果你的文章推薦量和閱讀量也很低迷的話,不如試試修改標題這個方法,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就算修改標題後的效果並不是很好,那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不是嗎?修改不一定見效,但不修改註定「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