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坤相信大多數朋友應該都不陌生,畢竟作為《中國好聲音》的元老級導師,楊坤曾經也是內地歌壇的一大先鋒,更不用說當初紅遍大街小巷的《無所謂》和《空城》了,即便外界口碑有些褒貶不一,但仍然不可否認楊坤的音樂成就。
不過這位前輩一直以來都因為性格直爽遭到不少詬病,尤其是當年曾在那英、刀郎矛盾中站過隊,一度被網友嘲諷情商低,可一碼歸一碼整體來看楊坤的作品還是不錯的,而這一次楊坤又有新發言引起廣泛熱議。
直播怒懟網絡神曲《驚雷》
《驚雷》到底是什麼老編一下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不過只要一說「驚雷 這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我想平時經常玩某音的朋友應該都能記起來,沒錯就是最近爆紅各大平臺的一首另類。
而近日楊坤在直播時被提及《驚雷》這首歌,突然間仿佛被點燃了怒火,一連串說出了噁心、低俗、我靠、什麼東西等等粗口,並表示《驚雷》這也算歌嗎?要旋律沒旋律要節奏沒節奏,居然能這麼火。
該消息一經流傳立馬引發網友討論,《驚雷》到底算不算歌,楊坤的發言又是否妥當?
首先楊坤老師此番表述肯定是欠妥的,不管有多少人支持楊坤的看法,但尊重創作者這是最基本的前提,私下不論怎麼詆毀問題都不大,可是當著眾人面直播爆粗口就顯得「小氣」了。
其次《驚雷》這首歌讓老編想起了當年的《一人我飲酒醉》,究竟該怎樣去定義這個作品真的眾說紛紜。
說它是rap卻又沒有flow,說它是歌曲卻又不見旋律,客觀來看順口溜乃至數來寶似乎更加符合一些,但現如今大家似乎更願意稱其為「另類」,儘管老編從事音樂工作這麼多年還沒弄明白什麼叫另類。
而在楊坤DISS《驚雷》後不久,這首歌的原唱作者也是出面進行了回應,先後發布多個短視頻進行闡述,稱「音樂沒有高低之分,存在即合理,有這麼多人喜歡《驚雷》就說明大家感受到了快樂,給人帶來快樂的音樂就是好音樂,《驚雷》比您任何一首歌都火」。
對此老編覺得有些偷換概念和掩耳盜鈴的味道,首先音樂是肯定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早前網上就有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最後即便沒有定論但絕大多數人都能捋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網絡神曲從本質上來說比不上音樂劇高級。
所謂高低並不是由音樂形式決定,而是由音樂的內容、難度、以及表達形式組成,如果一首幾小時完成的口水歌,都能用一句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來拉扯古典音樂,那豈不是滑稽至極?
其次能夠帶給人快樂的音樂就是好音樂,當初聽眾對花粥的《盜將行》,李袁傑的《離人愁》等歌曲也是這麼解釋的,可到頭來侵權、抄襲、胡亂拼湊等問題層出不窮,是否這也能稱為好音樂?
至於存在即合理這種詭辯言論還是儘量少用為好,這句話本身的含義早已被網絡自媒體曲解擋成了毒雞湯,所謂存在即合理通俗而言就是「事出有因」,但事出有因並不代表正確,這完全是兩碼事。
當然,不管另類是否能夠被稱之音樂,又或者能不能得到音樂圈的認同,喜歡它這件事情本身是沒有錯誤的,但一定要嚴肅認清定位。
最重要的是早該有主流歌手站出來劃清界限了,否則任由這樣的作品在網絡平臺蔓延下去,最終結果只會導致下一代人的審美缺失,老編樓下念小學的孩子成天就是「驚雷 這天塌地陷紫金錘」,實在不敢想像十年後會是什麼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