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
_
_
圖文精講+知識點+同步練習
_
電子課本
_
_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知識提綱
_
_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3節 工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相關圖文資料了解工業生產的過程及工業對社會經濟各部分的作用。
2.藉助地圖理解我國工業的分布規律,能夠在圖中找出我國主要的工業基地和工業城市,簡單分析其分布的原因。
3.依據相關圖文資料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成就,據圖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分布規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圖文資料了解工業的作用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初步掌握閱讀分析材料的方法。
2.通過閱讀中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圖和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圖,進一步熟悉讀圖析圖的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1.主要工業城市和工業基地的分布。2.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
難點:高新技術產業對其他產業的促進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中國製造」的公益廣告):同學們觀看視頻,討論視頻反映了我國哪種國民經濟部門的發展?
教師:我國工業發展很快,很多發達國家都在驚呼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事實是不是這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我國工業的發展及分布的相關知識。
學生:工業發展。
探究新知:
板書:一、工業及其重要性
教師:我們前面學習了農業的相關知識,工業也是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同學們分組合作探究教材第100頁工業生產的實例,了解工業生產的過程。
小組一:探究汽車的形成需要經過幾個階段。
小組二:探究服裝的形成需要經過幾個階段。
教師(精講點撥):工業生產包括開採自然資源以及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的過程。同學們分析的開採鐵礦就屬於開採自然資源的過程,需要注意對農產品的收集,如採摘棉花,不屬於工業生產,而屬於農業生產。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張夢同學的家,任選一種工業產品,對其按照教材第102頁活動第1題的形式進行「追根溯源」。
教師: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部門,能夠為社會經濟各部門提供幫助,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01頁圖文內容,說明材料中提到了工業對什麼部門提供了幫助。
教師:我國工業發展迅速,但是在科技含量較高的工業產品生產上還和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發展工業,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邁進。
教師(承轉):要想使我國工業更快地發展,就需要了解我國工業的分布規律,下面我們來了解我國工業的分布。
板書:二、我國工業的分布
教師(展示中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圖):隨著我們工業的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批實力雄厚的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同學們閱讀中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圖,合作完成教材第104頁活動第1題。
(1)讀圖討論我國工業分布的東西差異。
(2)在圖中找出我國沿海地區主要的工業中心。
(3)沿長江從上遊到下遊找出主要的工業中心。
教師(精講點撥):東部沿海地區和長江沿岸地區是我國工業中心集中、工業發達的地區,這裡有我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上海。在東部沿海地區自北向南形成了四大工業基地,分別是遼中南、京津唐、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其中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這些工業基地都分布在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和經濟發達的地區。
教師: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學們通過完成下列題目來探究我國人均工業總產值的分布規律。
(成果展示教材第104頁活動第2題答案)
(1)工業中心密集地區一般人均工業總產值高,工業中心稀疏地區一般人均工業總產值低。
(2)內蒙古自治區的人均工業總產值比山東省高。
板書:三、蓬勃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
教師:同學們知道你們周圍有哪些產品屬於高新技術產品嗎?
教師:對,這些都屬於電子信息類產品,高新技術產業還包括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同學們分析教材第105頁圖4.23,分析2010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是多少,是2000年的多少倍。
教師(播放我國衛星、納米技術等視頻資料):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帶動我國工業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因素。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05頁圖文內容,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概況。同學們還可以閱讀教材第107頁活動題內容,進一步了解高新技術產業對其他產業的貢獻。
教師(展示中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圖):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在全國是怎樣分布的呢?同學們讀圖分析我國主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規律。
教師(精講點撥):由於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因此在教育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的地區一般高新技術產業比較集中,大中城市一般擁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因此高新技術產業比較密集,而中西部地區教育相對落後,因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較少。我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北京的中關村,同學們可以閱讀教材第107頁「閱讀材料」,了解中關村的相關內容。
效果檢測: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工業生產的含義及重要性,了解了我國工業的分布,知道了高新技術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及分布。工業生產是國民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對社會經濟各部分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國工業中心多分布於東部地區,集中在東部沿海和長江沿岸地區,四大工業基地是遼中南、京津唐、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主要依附於大中城市。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工業
微課精講
圖文解讀
_
_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4.3
《工業》
同步練習
_
_
第三節工業(1)
1.下列生產過程,不屬於工業生產過程的是( )
A.開採鐵礦
B.將大米加工成雪米餅
C.生產化肥、農藥
D.人工養殖珍珠
2.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下說法哪個是對的( )
A.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B.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C.工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係不大
D.工業生產水平對農業影響不大
3.右圖,是網上找到的一張關於香港東芝電器的說明書。請同學們分析,該廠位於中國哪個工業基地?( )
A.京津唐工業基地
B.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C.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D.遼中南工業基地
4.我國四大工業基地分布在( )
A.地勢第二階梯
B.隴海鐵路沿線
C.東部沿海地區
D.長江沿海地帶
5.我國工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基地是( )
6.讀「長江沿海地帶示意圖」,圖中工業城市分布的共同特點是( )
7.圖為「我國主要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分布圖」,讀圖回答。
(1)圖中陰影部分分別為我國四大工業基地:遼中南、京津唐、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從海陸位置來看,四大工業基地都位於 (沿海或內陸)地區。緯度位置最低的是工業基地。位於渤海周圍的是工業基地和遼中南工業基地。
(2)圖中反映了我國工業分布的基本格局是( )
A.東密西疏 B.西密東疏C.北密南疏 D.分布均勻
(3)西部地區發展工業的優勢是豐富和生產成本較。
參考答案
1.D2.B3.B4.C5.B6.C
7.
(1)沿海 珠江三角洲 京津唐
(2)A
(3)自然資源 低
1.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率最大的因素將( )
A.科學技術
B.經營管理
C.國家政策
D.交通運輸
2.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是( )
A.陝西西安
B.上海浦東
C.北京中關村
D.廣東深圳
3.發展和建立新興高新技術產業的最重要條件是( )
A.自然資源豐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勞動力充足
D.位置優越
4.下列省區中,高新技術產業分布最稀疏的是( )
A 上海市 B.浙江省
C.山東省 D西藏自治區
5.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被形象地稱為「中國光谷」,其最重要的發展條件是( )
A.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B.資源豐富
C.水陸交通便利
D.科技力量雄厚
6.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特點是( )
A.多依附於小城市
B.多依附於中等城市
C.多依附於大中城市
D.多依附於風景名勝區
7.下列關於高新技術產業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以新增就業機會,減輕就業壓力
B.廣泛運用於生產生活各方面,形成許多新的部門
C.其他產業運用信息技術及其產品,明顯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價值
D.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緩慢,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8.高新技術產業的「龍頭」是( )
A.汽車業
B.新能源
C.航天航空技術
D.電子和信息類產業
參考答案
1.A2.C3.B4.D5.D6.C7.D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