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轉公後,深圳上幼兒園更難了?市教育局回應

2020-12-16 瀟湘晨報

連日來,記者接連收到多個深圳家長的爆料,稱因附近幼兒園由民辦轉為公辦,造成秋季小班學位緊張了些。一些孩子沒有園上學,一些孩子則被迫去遠處上學。

在深圳市教育局諮詢投訴版塊和深圳本地相關論壇上,近期也有不少來自龍崗、龍華、福田、寶安、羅湖等區的家長「吐槽」了今年因「民轉公」導致幼兒入園報名難題。

2019年起,深圳進一步規劃、規範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建設,要求在2020年9月底前,深圳小區配套幼兒園將全部變成公辦園或普惠園。

7月9日下午,深圳市教育局發布消息稱,今年深圳市幼兒園學位較去年新增3.3萬個,「民轉公」幼兒園在原招生規模基礎上新增小班學位9812個。深圳市教育局表示,總體來看,今年全市幼兒園小班學位可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但存在結構性、區域性供需矛盾。

2019年以來,深圳大力發展公辦園,公辦園數量大幅提高,公辦園在園兒童數從原有的4%提高到37.9%。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步伐,確保2020年底實現公辦園在園兒童佔比50%。

(附報導連結: 好消息!深圳今年新增幼兒園學位3.3萬個)

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表示,深圳單位面積人口密度已發展到全球前列,人地矛盾空前緊張,民轉公是規範學前教育建設的重要舉措。但政府一方面應尋求教育用地供應數量和教育設施規劃標準的突破,一方面也應該聽取各方聲音,避免在「民轉公」的轉型過程中,出現一些「一刀切」問題。

深圳市教育局發布通知,2020年秋季學期全市幼兒園集中招生時間為6月13日-7月20日,今年秋季入園的小班生為2017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出生的兒童。

進入7月,雖然公布結果還沒出來,但一些學位未確定下來的適齡小班生家長著急起來。

龍華區世紀春城小區業主楊女士介紹,她所購買房產所在小區幼兒園剛完成「民轉公」,秋季有196個適齡生源申請入讀該園小班,但該園「轉公」後每個班僅限名額25人,只招4個班錄100個生源。此前,該小區幼兒園每個小班可招40-45個小孩,眼下合規後卻面臨本小區生源學位緊缺的難題。

2018年龍華區實施了積分入園政策,實行類別優先、同類別比較積分錄取原則,和公辦中小學一致。學位類型分1-5類,1-3類為有房的龍華區戶籍家庭。

楊女士家屬於1類中積分較低家庭。今年進不了世紀春城幼兒園小班,孩子怎麼辦?教育部門的方案是將孩子分流至離小區較遠的民治幼兒園。

但家長介紹,民治幼兒園是一所位於城中村的民辦園,配套不足、交通不便、「轉公」無期。

為此,6月29日,世紀春城幼兒園接受業主意見又擴招了28個小班生名額,但還有70幾個孩子沒解決。教育部門表示,等世紀春城幼兒園一些孩子畢業後,小區學位壓力會減輕。這導致一些「二孩」家長面臨較大壓力。

據家長介紹,花半裡、壹城中心小區也曾向龍華區教育部門反映類似問題。家長預計,2021年一類業主問題更大。

「按照現在的情況,我們都不敢生二胎了。」家住龍崗區坂田街道佳兆業中央廣場三期的業主劉女士反映,小區配套幼兒園在「民轉公」後,受人數限制而學位不足,部分小區孩子就近「入園難」。

佳兆業中央廣場小區大多是89平米(目前單價約6.9萬)的家庭剛需房,每期平均2000戶。而小區內只有兩家幼兒園,分別位於一、三期。「一期幼兒園主要服務一期的7棟住戶,等他們全部入學才能排到我們三期」。

2017年,位於三期的城市廣場第二幼兒園建成後,這個規定讓二期業主「轉戰」三期的第二幼兒園,且按照房產證時間順序排隊入園。這個規定讓孩子明年就要入園的三期業主劉女士坐不住了,「幼兒園在我們樓下,我們卻排在他們後面。」

「民轉公以後,三期幼兒園只設3個班90個生源,學位哪裡夠?」劉女士稱,三期僅1類小班生源就接近200人,「我們是2017年購房合同裡有寫明孩子可以上樓下的幼兒園,想到這麼困難。」

好在後來第二幼兒園擴成4個班,每班人數擴大到40多人,這其實不符合教育部門辦園規定,但暫時紓解了小區入園壓力。

「雖然這一屆孩子都能上幼兒園,但如果按老規定,明年依然會出現名額不足問題。」劉女士稱,「二孩」政策疊加人口淨流入帶來的「入園潮」,將可能進一步引發「入園荒」。

案例1與案例2中的孩子雖然就近入園難,不過上學還有希望,但其中背後折射的教育資源緊缺問題值得關注。

記者從深圳新聞網教育板塊檢索發現,有關幼兒上學的帖子成為近期熱點。涉及龍華、南山、福田、龍崗、寶安、羅湖等區。涉及出現片區或幼兒園招生難的,有安託山片區、人民北路區域、新田社區、坪地中心幼兒園、呈祥花園、振業巒山谷小區、布吉信義假日名城幼兒園、漁業社區、龍崗麓園、桂香社區、龍華愛心家園、西鄉等、寶安西鄉街道,河西社區、河西社區等。

在一個自由流動的社會,城市人口與經濟活力緊密有關。《深圳年鑑2019》顯示,2014-2018年,深圳年末常住人口增加239.8萬人(2019年又增41.22萬)、出生人口增加44.9萬人。

但持續猛增的常住人口所帶來的資源高度緊缺,導致年輕的深圳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學前教育挑戰。在2018年,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公辦園比例分別是:北京63%、上海62%、廣州30%、深圳僅為3.8%,但深圳在園兒童53.2萬人,居於一線城市之首。2019年初,深圳約有各類幼兒園1771所,其中公辦園68所,約佔全市園總量3.8%。

近年,深圳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規劃建設。按照2020年新政策,深圳嚴格規範辦學規模,要求在本年度9月底前,小區配套幼兒園要全部變成公辦園或普惠園。同時,新型公辦園實施積分入園政策,辦園規模為6至12個班,每班有人數限制,比如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年齡編班30人。

人大代表楊勤介紹,「民轉公」是深圳學前教育規範化的重要舉措,一方面應該看到政府依法規範學前教育辦學和提高學前教育水準的努力,一方面也應該及時重視轉型過程中的不足,比如上述一些原關外新建樓盤小區幼兒就近入園上學難、部分民辦園因被國有產權物業股東停租而不得不換場地漲學費(比如英皇幼兒園)、部分有特色的優質民辦園轉為公辦後師生調整(比如維多利亞幼兒園)等。

楊勤認為,幼兒園建設過程中,既要補充短板、解決痛點,也要鼓勵創新、多元、高質量發展。「幼兒園的建設標準現在很難清晰統一,比如很多民辦園教學水平和配套質量低於公辦園,這些園要收回來公辦;但辦得好的優質園,老百姓其實希望繼續辦下去。實際執行中,哪些是優質園,哪些是劣質園?標準要及時公布,且清晰統一。」

深圳人口密度為6727.9人(2019年末統計數據),名列全球前列,數倍於北上廣。

「深圳人口密度太大,土地高度緊缺,導致多種公共配套用地落地難。」楊勤分析,目前,按照國家及深圳市有關規範和標準規定,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等教育設施應按教育建築相關規定控制,含有嚴格的規劃用地指標、建築高度指標、容積率指標、綠地率指標等,這些屬於強制性規定,雖然深圳規劃部門有些創新,但依然是深圳教育設施「落地難」的核心。

「教科文衛的建設規範是強制性的,而不突破規範,就沒法解決用地難問題。這些深圳問題在全國不具有普遍性,是否可以先行先試?」楊勤呼籲,管理部門應與有關規劃部門協調,因地制宜做一些制度突破,對於一些規定限制背後的難點應以創新思維解決。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深圳家長反映小區幼兒園難上,南方+跟進!現在小班擴招了
    連日來,記者接連收到多個深圳家長的爆料,稱因附近幼兒園由民辦轉為公辦,造成秋季小班學位緊張了些。一些孩子沒有園上學,一些孩子則被迫去遠處上學。南方+此前「深圳記者幫」欄目報導《民轉公後,深圳上幼兒園更難了?
  • 龍城街道樂天幼兒園率先完成民轉公移交工作
    龍城街道樂天幼兒園率先完成民轉公移交工作&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3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高向榮 通訊員 林霞)5月12日下午,龍崗區龍城街道樂天幼兒園與龍崗區教育局接管組籤訂合同,順利完成民辦幼兒園轉公辦交接儀式,成為龍崗區首家完成移交的民辦幼兒園。
  • 深圳福田:「民轉公」後全區幼兒園平均月保教費下降至1597元
    據福田區教育局網站最新公布,福田區教育局對陳怡芳等代表提出的《關於多渠道籌集福田區幼兒園學位的建議》做出了答覆,具體內容詳見下文。貴建議分析了福田區學前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對福田學前教育發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和有益建議。
  • 坪地街道全區率先超額完成幼兒園「民轉公」
    為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實現2020年轄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0%的目標,坪地街道快馬加鞭,創造了幼兒園「民轉公」的「坪地速度」,率先與轄區11所民辦幼兒園籤訂轉型移交確認書,以53.36%的公辦幼兒園佔比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成為龍崗區第一個超額完成幼兒園「民轉公
  • 這個區又有3所幼兒園「民轉公」,1070個幼兒「學位」!總共28所!
    5 5.龍崗街道水岸新都花園幼兒園(籌) 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水岸新都花園幼兒園(籌)是一所省一級幼兒園,是龍崗區第一批「民轉公」政府產權轉型公辦園。幼兒園佔地面積2790.53㎡,建築面積2438.1㎡,辦學規模10個班。
  • 番禺新增小區全部配套公辦園 增城推動26所幼兒園「民轉公」
    專家指出,幼兒園「民轉公」後,保育費相對較低,有統一的教育服務標準,對家長來說益處不少。但對民辦園舉辦者來說,意味著前期投入和預期收益的打水漂,而補償政策的標準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民辦舉辦者轉型的積極性。
  • 崇文「民轉公」,二手房夜漲百萬!
    吵鬧了一個周末的崇文「民轉公」1月12日終於正式官宣。對於崇文小學的學區範圍也做出劃分:近江東園社區、在水一方社區。關於目前崇文實驗學校(崇文小學)民辦、公辦一個校區統一辦學,崇文也給出了解釋:學區已來,房東先行。再次驗證了杭州學區房的「狂熱」!
  • 民轉公26所!深圳龍崗街道公辦幼兒園最新名單出爐
    南方網2020年12月11日訊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逐步提高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到2020年全國原則上達到50%。今年以來,深圳各區公辦園建設大步邁開,進入高速建設時期。龍崗區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合力推進公辦園建設。
  • 南山區公辦幼兒園增至65家!民轉公後,有這些好處!
    南山新增45所公辦園(附名單) 蛇口消息報2020年6月9日訊 需政府產權幼兒園到期舉辦權移交,是南山區委區政府踐行國家、省、市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體現了區委區政府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 6月6日,綠海名都幼兒園園長袁琳與深圳市華強納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園長史雲正式交接,這意味著原美加綠海名都幼兒園正式轉型為政府公辦園,更名為綠海名都幼兒園,由前海學校舉辦。
  • 深圳一幼兒園忽終止辦學,家長憂重新找學校難,教育局回應
    在延遲期間,該幼兒園老師每天開展線上教學,期間老師和家長的互動一直保持。「我們是新生,正準備入園,疫情期間也一直在線上上課,帶著孩子做一些手工和活動等。」王女士說,選擇就讀深美睿蒙特梭利幼兒園在前期付出了很多準備,但如今還沒有等到開學,卻被通知辦理退費。「前期所有的準備全都白費了,現在一旦學校都要開學了,那我的孩子去哪個學校就讀呢?」
  • 南山區多所幼兒園民轉公:一年學費直降千元,家長還是面臨入學難
    今年深圳政策變動幅度大,全市就有300+所幼兒園民轉公,原以為這是政府對深圳教育的優化。 然而, 海洋爸看到的卻是深圳市民的拉橫幅。 在教育資源好一些的南山、福田、羅湖常常會出現大家擠破頭的搶學校。
  • 數月沒工資,深圳幼兒園老師打零工自救,有人進工廠,有人做微商
    記者了解到,各區對普惠園共管帳戶的設置和管理並不統一,現時並不是所有的共管帳戶上都有一定的數額可供辦學者解燃眉之急。危機儲備金的缺失,也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幼兒園的抗風險能力。 對於非普惠園的舉辦者來說,需要承擔更多自主經營的責任,身處疫情情況就更難一些。方盛在南山經營兩家非普惠園,他說本次疫情期間兩所幼兒園共享受了兩萬多元的社保減免。
  • 龍崗新增25所公辦幼兒園,今年開學,看有你家附近的沒
    「民轉公」政府產權公辦幼兒園,全園佔地面積3000㎡,建築面積2658㎡,辦學規模9個班級。10.園山街道水晶之城幼兒園(籌)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水晶之城幼兒園(籌)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水晶之城小區內,是一所市一級幼兒園,是龍崗區第一批「民轉公」政府產權公辦幼兒園。幼兒園佔地面積2503.5㎡,建築面積2403㎡,辦園規模9個班。
  • 市教育局最新公示,開發區4所幼兒園上榜…
    市教育局最新公示,開發區4所幼兒園上榜… 2020-12-19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22所幼兒園從「企業辦」回歸「公辦」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芳)2006年7月,深圳市屬22所公辦幼兒園劃歸深圳市投資控股公司,幼兒園性質轉為「企業辦二類事業單位」。今年8月,深圳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將22所市屬園從市投資控股公司整體剝離出來,移交市教育局管理。近日,深圳市教育局舉辦交接儀式,歡迎22所市屬園重新回家。
  • 深圳教育2020,新增學位6萬個,這些政策迎來改變!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老師變身網絡主播,100%公、民辦深圳在校學生都能遠程上課,這一年深圳幼兒園進一步由民轉公,全市公辦幼兒園在園兒童佔比提高至50.85%……2020儘管深圳教育因為學位等矛盾繼續讓家長焦慮,但變化和進步也讓我們欣喜。
  • 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附屬幼兒園成功轉制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 「祝福幼兒園越辦越好,成為福田區『民轉公』幼兒園工作中的樣本校。」6月1日,在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附屬幼兒園交流會議暨開學工作會議上,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校長沈志良送上美好祝福。
  • 從0到13所,深圳園山街道加快步伐建設公辦幼兒園
    「在幼兒園未轉公之前,我身邊親戚朋友、小區住戶普遍反映入學難。今年,我的孩子、親戚朋友和鄰居的孩子都順利入讀了小區附近的公辦幼兒園。」談及身邊的變化,龍崗區園山街道荷康幼兒園學生家長謝女士表示。
  • 2020年2月廣東深圳光明區教育局招聘公辦幼兒園工作人員81人公告
    中公廣東教師招聘網:2020年2月廣東深圳光明區教育局招聘公辦幼兒園工作人員81人公告已發布!報名時間:截至2月28日。
  • 百所幼兒園轉型為公辦園集中揭牌!深圳龍華推動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
    12月18日,深圳市龍華區舉辦百所轉型公辦幼兒園揭牌儀式。龍華區委常委馬裡表示,百所幼兒園轉型為公辦園後,將會更進一步促進園所環境優化升級、師資隊伍不斷提升、園所管理逐步規範、幼兒身心全面發展,提供更多優質學前教育學位,推動龍華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