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廳:
根據省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有關要求,現將銅陵市民政服務機構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0年度總結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我們高度重視民政服務機構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行「五抓並舉」。
一抓制定方案。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銅陵市民政服務機構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經銅陵市安全生產委員會同意,作為市安委會《銅陵市「1+11+N」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銅安〔2020〕5號)的附件之一,印發全市各縣區和相關部門、單位執行。堅持抓主抓重,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隊印發了《銅陵市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銅民發〔2020〕44號)。會同住建等5部門印發了《2020年銅陵市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對標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系統,抓好《養老機構服務安全基本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工作,對存在隱患的質量指標開展排查整治。
二抓部署落實。我局於2020年7月9日專題召開全系統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傳達學習省市有關文件尤其是《銅陵市民政服務機構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精神,進一步明確了民政部門的行業責任、縣區的主體責任,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協同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專題部署了銅陵市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突出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重點。進一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制定養老機構備案流程,細化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健全以消防安全為重點的兒童福利機構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消防安全、設施安全、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等管理制度體系。
三抓成立專班。市級層面,成立了由市應急局負責人為召集人的銅陵市「1+11+N」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專班,我局分管領導和業務科室負責人為專班成員。在民政系統層面,成立了局主要領導牽頭,分管領導及業務科室負責人參加的民政服務機構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專班,其中對養老和兒童福利機構的安全監管,明確由局分管領導及養老服務和兒童福利科具體負責。對救助管理機構的安全監管,由分管領導及社會事務和區劃科具體負責。對殯葬機構的安全監管,由分管領導及市殯管所具體負責。對局機關和部分局屬單位(民管局、核對中心)的安全監管,由分管領導及局辦公室具體負責。
四抓督促檢查。今年以來,局黨組會、局長辦公會先後11次聽取安全生產暨疫情防控工作匯報,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就做好分階段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認真落實「三個責任」,局領導帶領相關科室,定期會同縣區民政局開展明察暗訪,今年以來全市已開展4輪民政服務機構安全檢查,檢查中不僅有市、縣區民政部門參加,還邀請了衛健、食藥、住建、消防等部門(單位)參加,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以養老機構為重點,今年以來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帶隊,以「四不兩直」等方式現場督查縣區養老機構安全管理工作6次,抽查養老機構32個,實現了縣區全覆蓋。持續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安全檢查,對銅官區福壽養老院、翠湖養老院,樅陽縣橫埠鎮敬老院、錢橋鎮敬老院、樅陽縣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和藕山老年公寓等多所養老機構開展食品安全督查,督查結果及時反饋縣區局和事中事後監管平臺。結合養老業務管理系統28項基礎指標,對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救助機構消防設施配備情況、安全管理責任制落實、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情況等進行檢查。召開了全市養老機構安全管理工作培訓會,邀請市消防支隊、市場監管相關負責人、養老專家專題講解疫情防控工作下,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管理等服務規範。培訓對象為全市養老機構負責人及業務骨幹,培訓人數約200餘人。樅陽縣對轄區22個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員培訓實現全覆蓋。
五抓疫情防控。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市、縣區民政部門落實落細省市各項防控部署,全力保障民政服務機構人身安全。堅持「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原則,對全市養老、兒童福利機構、救助管理機構實施封閉分級管理。將服務對象生活區域定為重點防控區域,實行全封閉管理,嚴防外部病毒傳入;重點排查從疫情高發地區探親歸院人員,全面追蹤與其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建立臺帳,追溯行蹤軌跡,將相關情況報告疫情防控部門及時科學處置。指導婚姻、殯葬服務機構制定務實、管用、操作性強的防控方案,強化機構自查和主管部門檢查,牢牢「堵」住管理漏洞。截至目前,全市民政服務機構實現零感染,機構內疫情監測、衛生消毒預防和生活保障措施到位。市民政局還會同市財政部門印發通知,明確疫情防控期間全市養老服務行業八項扶持措施,從落實社保降費政策、減免房屋租金、水電氣補助等方面緩解養老機構運營之困。
通過以上措施,全市現有養老機構62所(市直3所,銅官區16所、義安區11所、郊區10所、樅陽縣22所,公辦養老機構31所,民辦31所,總床位5925張,現入住人數2300餘人)。兒童福利機構2所(市兒童福利院、樅陽縣兒童福利中心),救助管理機構2所(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樅陽縣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市縣殯儀館2所(市殯儀館、樅陽縣殯儀館),經營性公墓4個(樅陽縣五福生態陵園、郊區神仙山陵園、義安區葛仙陵園和殯儀館仙鶴山陵園),縣級公益性公墓4個(樅陽縣城市公益性公墓、義安區城市公益性公墓、銅官區萬福山公益性公墓和郊區大通公益性公墓)。目前各民政服務機構100%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62所養老機構全部取得消防許可或備案,全部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其中35所農村特困供養機構全部取得法人登記,並錄入系統)。今年以來全市民政服務機構無一例安全管理事故發生。「一情況兩清單」制定情況見附表1、2、3。
目前已到2020年12月中旬,離一年結束還有不到15天的時間,各主要任務已高質量完成,但安全生產永遠在路上,我們將持續推進全系統民政服務機構的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在春節前再開展一次對縣區養老機構安全工作抽查。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消防設施管理使用能力跟不上硬體發展。隨著機構消防備案或許可的完成,消防設備設施管理使用方面的矛盾日益突顯。一是消防設施管理能力薄弱。從2019年全省養老機構質量建設地市互查和日常檢查來看,由於缺乏安全管理責任意識、消防安全專業人才不足,部分機構對消防設備的管理使用不到位,存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噴淋系統使用不正常、消防用水不充裕、消防報警控制櫃操作不熟練等問題。二是安全管理臺帳資料欠缺。部分機構消防巡查記錄不完善,消防安全宣傳培訓不到位、演練記錄不完善,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未持有消防行業職業資格證書等。
(二)食品安全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一是基礎條件無法適應新規定。農村敬老院「明廚亮灶」工程有差距,因部分機構採用改(擴)建老舊敬老院、學校、辦公樓等方法建設,空間布局不合理,食堂基礎設施條件差。有的沒有相對獨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間,食品加工操作間、用餐場所設置不規範等,無法滿足對食堂場所布局及管理的新要求。二是安全制度落實不到位。部分機構管理人員對食品安全的敏感性和責任心不強,食品安全制度落實不到位:個別食堂從業人員健康證過期補證不及時、生熟食混雜存放、食品留樣不規範、採購貨物未實行索票索據和定點採購等。
(三)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無法滿足養老服務需求。一是現行管理體制不利於特困供養機構發展,機構大多採用創院初期的管理模式,即由鄉鎮民政辦直接管理。鄉鎮民政辦本身就承擔著大量基層工作任務,由於缺少工作人員,部分機構負責人由村幹部兼職,有的負責人年齡偏大,如樅陽縣長沙鄉敬老院院長已接近70歲,難以承擔管理工作。大部門機構實行院民自我管理,日常管理服務工作很難規範有序地開展。二是行業發展水平不高留不住專業人才。目前我市民辦養老機構基本屬於中小型機構,行業盈利不高,管理人員和護理人員缺乏,專業化程度低、年齡結構偏大。行業發展不高和激勵措施不健全,導致無法吸引並留住專業專職管理人員,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養老服務工作的需要。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來抓,落實《銅陵市民政服務機構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鞏固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成果,高質量完成民政服務機構安全專項整治各項任務,確保安全指標全部合格,兼顧兒童福利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等其他民政服務機構,切實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實、落細。
一是抓好隱患排查整改。以特困供養機構改造提升和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為契機,督促縣區民政部門開展養老機構安全隱患集中整治行動,重點抓好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日常隱患排查和整改到位。抓兒童福利機構消防安全。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配置消防設施、器材,對消防設施、器材進行維護保養和檢測,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開展日常防火巡查、檢查,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和滅火、應急疏散演練。
二是抓好宣傳培訓工作。制定安全管理宣傳培訓工作方案,把消防安全管理作為民政服務機構日常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全市民政服務機構至少每季度開展一次安全集中培訓或演練,通過邀請消防救援部門現場指導,增強培訓效果。
三是抓好部門協同聯動。常態化組織跨部門的消防安全大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消防設備設施、安全管理方面的風險隱患。推動建立消防救援、市場監管、住建、衛健等部門聯合的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監管職責,將綜合監管制度落實到位。
2020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