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1點,英超第31輪曼聯主場迎戰謝菲爾德聯。話說博格巴的回歸表現除了引出一群「真香怪」之外,配合著B費讓紅魔球迷熟悉了一次「中場雙核」的感覺(飄了,現在就差一個桑喬)。
曼聯首發陣容(4-2-3-1)
GK:1-德赫亞
DF:29-萬·比薩卡、2-林德洛夫、5-馬奎爾、23-盧克·肖
MF:31-馬蒂奇、6-博格巴、18-布魯諾·費爾南德斯
FW:9-馬夏爾、10-拉什福德、26-格林伍德
這場上半場屬於「馬夏爾一笑,半場兩炮」,憑藉馬夏爾的兩個進球,曼聯2-0領先謝菲爾德聯。上半場的曼聯,說是拉師傅能空門不進了,萬·比薩卡傳中能找著人了,這次是真的「爺青結」了。
曼聯現在這個中場配置,也就是馬蒂奇年紀稍微大了點,體能方面可能會存在問題,但在處理球的能力上依然實屬頂級。另外搭配上博格巴和布魯諾·費爾南德斯的「雙B組合」,又稱「6·18組合」,曼聯最近幾場比賽中場的控制力和組織、推進能力與先前不可同日而語。
29歲的德赫亞,雖然世界盃上身價被踢掉4000萬,奈何依然是現役世界頂級門將之列,前幾個賽季曼聯有著「前場美如畫,後場德赫亞」的優良傳統,可見在老特拉福德「當爹」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對於德赫亞來說,這個年紀還有著很長的職業生涯,建議在時間上向布馮前輩看齊。
後衛線上以戶口本球員為主,22歲的萬·比薩卡(22歲的阿諾德,英格蘭這右邊後衛真是人才輩出),25歲的林德洛夫、27歲的馬奎爾以及24歲的盧克·肖,如果要求不是出奇的高,這個後防還是可以再打幾年的。
對於曼聯的中場來說,博格巴算不算進去說在此前還要待定,不過就目前來看,關於博格巴的這個討論意義已經不大。與B費來電之快,化學反應之好,讓「博格巴和B費不兼容」的言論迅速銷聲匿跡。一個馬蒂奇(賽季評分7.04分,英超後腰排名第3),一個胡安·馬塔,之前拉著曼聯不知道走了多遠,要說現在曼聯中場還缺點什麼的話,可能就是接班馬蒂奇位置的人。
圖片發自懂球帝@RYANNWONG,馬蒂奇本場比賽數據
上圖為本場馬蒂奇表現簡要數據,長傳成功率100%,傳球成功率95%,8次搶回球權,0次犯規。
鋒線上,馬夏爾的表現不用多說,下半場第73分鐘打進本場比賽的第3個進球完成帽子戲法,在隊內的射手榜上和22歲的拉什福德以14球名列前兩位。
要說這場比賽索帥也是踢嗨了,為了準備周六的足總杯,80分鐘時連換4人,馬夏爾、拉什福德、格林伍德、博格巴悉數下場,提前打卡下班(林加德、鐘塔西的紅魔「中場三叉戟」組合之二,看來與曼聯漸行漸遠)。
前中超老將伊哈洛上場後至少拿到了三次破門機會,萬·比薩卡傳出鬼魅低平球,伊哈洛姍姍來遲,球貼著門框滑出底線的時候,替補席上的馬夏爾微微一笑(換我大四喜了,費那個勁),然後馬夏爾就一直笑到了比賽結束,從下場後笑了得有20分鐘(畢竟第一次帽子戲法,進球獎金到帳,心裡美啊)。一旁愣住的博格巴可能還在想那個自己連過數人,殺入禁區,最後被馬夏爾放了高射炮的那球。
圖片發自懂球帝@笑且歌,「嘿嘿嘿,帽子戲法」
圖片發自懂球帝@笑且歌,「能不能像我一樣穩重一點」
話說你還記得曼聯上一次帽子戲法是什麼時候嗎?上一個聯賽帽子戲法是12/13賽季曼聯對陣維拉時範佩西完成的,那場比賽幫助曼聯鎖定第20冠。上一個帽子戲法是2017年歐聯杯曼聯對陣聖埃蒂安,伊布完成的。
馬夏爾,從首秀對陣利物浦單騎闖關的「亨利接班人」到後來的「馬夏爾進球難救主」,從9號到11號,再回到9號,時隔7年的帽子戲法和馬夏爾久違的微笑,或許就是曼聯未來的模樣。
比賽最終以3-0的比分結束,索爾斯克亞留力,否則比分應該更大。正如有球迷說的,曼聯這場比賽踢得有點兒20年前的感覺,拉什福德和馬夏爾(德懷特·約克和安迪·科爾)黑風雙煞頂在前面,中場博格巴、格林伍德、布魯諾·費爾南德斯(吉格斯、貝克漢姆、斯科爾斯)瘋狂直塞餵球。
整場比賽曼聯場面壓制非常明顯,進攻流暢,配合默契,整個中前場的氛圍極佳。進球分別為:第7分鐘,拉什福德禁區右側平抽傳球,馬夏爾鏟射破門。第44分鐘,萬·比薩卡直塞禁區,馬夏爾推射破門。第74分鐘,拉什福德妙傳,馬夏爾挑射破門。
馬夏爾獲全場最高9.6評分,博格巴和拉什福德以8.2分次之。
後爵爺時代曼聯的復興之路,場上還缺少一個鐵血隊長的角色,當這支隊伍有了靈魂人物之後,才會真正的紅魔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