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陶淵明、王安石、楊萬裡,他們都出自江西,江西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教育實力最強的地區。明代,江西的書院數量曾經接近300所,在全國各省中排在第一。如今的江西,全省只有一所211工程大學,還是省屬211,反差非常強烈。
由於經濟不夠發達,江西的高等教育長期以來得不到足夠的支持。不過在2020年,借著獨立學院轉設和普通本科「學院」升「大學」,江西的高等教育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10月份,位於撫州的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將轉設成為公辦本科院校,定名贛東學院。位於贛州的贛南醫學院,將要更名贛南醫科大學。10月31日,兩所大學的變更已經公示完畢,正式進入申報程序。這兩所大學分別有什麼特點?轉設和更名大學分別有什麼規律?後續還有哪些大學的變更值得注意呢?
一、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
東華理工大學在江西省外知名度比較低,很多人會把它與上海的211高校華東理工大學搞混。其實,這是一所底蘊深厚,歷史悠久的大學。雖然它不是985、211,或者雙一流。
它是中國核工業第一所高校,創辦於1956年,那時候它的名字叫做太谷地質學校。後來它在1958年遷至太原,1959年遷到福州,2010年主校區正式遷到南昌。
所以,你應該不難理解為什麼它的王牌是測繪和涉核專業。現在,它在全國多數省份一本二本同時招生。
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成立於2002年,成立之初,在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辦學,2010年遷到撫州。我在上面說過,就在這一年,它的母體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從撫州遷到南昌。兩所學校交換了辦學地點。
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屬於公辦民營的獨立學院,依託東華理工大學辦學,共用不少東華理工大學的師資。學校的地理位置在撫州市中心,雖然面積不大,但是交通便利,綠化不錯,與公園相通,周圍配套設施比較完善,校內硬體設施倒是一般。
贛東學院這個名字,還是有些爭議的。贛東,顧名思義,說的是江西東部,通常指的就是撫州市。有人說,既然是轉成撫州市屬的公辦院校,學校乾脆改名叫做撫州學院就好了,這個名字比贛東學院更好聽,而且目前也沒人用。你覺得贛東比較響亮,還是撫州比較好聽呢?
順便還得提一句,2019年的時候,南昌大學撫州醫學院正式由南昌大學移交給了撫州市,撫州下力氣辦教育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二、贛南醫學院
贛南醫學院坐落在江西南部的贛州市。雖然他的醫學學科不如南昌大學的綜合實力強,但卻是江西省內唯一獨立設置的本科醫學院校。這所學校起源於1941年的江西省立贛縣高級助產職業學校,1993年才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4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
就在上個月,他加入了溫州醫科大學成立的海西醫學聯盟(由廈門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廈門醫學院,贛南醫學院。汕頭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和麗水學院組成)。早在2019年5月份,贛南醫學院就傳出準備更名大學的風聲。一年多過去了,更名終於看到了希望。
三、轉設和更名的規律
不管是更名還是轉設,都不是自己做主,隨隨便便就可以決定的。除了要走必須的申報審批流程之外,還有一些硬性的條件必須要達標。
轉設方面,教育部的規定是在今年年底之前,全國所有獨立學院必須完成轉設方案的制定。要麼轉公辦,要麼轉民辦,要麼停止辦學。像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這種轉公辦的獨立學院,一般都有幾個特點。
要麼是學校本身就屬於公辦性質,或者合作方裡有大型國有企業;要麼是學校所在的城市缺乏公辦教育資源,當地政府也願意接受獨立學院的資產;要麼是學校本身的辦學實力就比較強,當地政府願意接手。
更名大學同樣不簡單,教育部對於名稱叫做大學的本科高等院校,也是有硬性標準的:全日制在校生要多於8000人,研究生數量要超過在校生總數的5%,至少擁有三個學科門類,開辦至少20個專業,有兩個以上的碩士學位授予權,生均佔地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上,學校總面積在500畝以上,此外對師資隊伍的學歷水平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四、值得關注的其他院校
江西省內還有不少其它的大學,有希望或者是準備從學院升大學。比如宜春學院和九江學院。
江西省內的獨立學院,已經有南昌大學共青學院轉設為共青學院;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理工學院準備轉設為南昌應用技術師範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準備轉設為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準備轉設為贛南科技學院;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準備與江西財經職業學院合併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準備轉設為江西交通工程學院和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準備轉設為贛東學院。
江西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江西中醫藥大學科技學院、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贛南師範大學科技學院,這些獨立學院的轉設方向,目前還沒有定論,值得我們關注。
你認為全國範圍內,還有哪些獨立學院有可能轉設為公辦院校?有哪些學院有可能更名為大學呢?來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