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長壽老人聚會。資料圖片
長壽鄉要「升格」啦
本報訊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調查團,日前再次到如皋考察長壽現象。昨天,在當地舉辦的長壽養生國際高端論壇上,國際自然醫學會確認,如皋符合「世界長壽鄉」認證資格條件。如皋也將繼2008年被認定為「中國長壽之鄉」後,成為世界第六長壽鄉。
如皋濱江臨海,地處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長三角經濟區,擁有源遠流長的長壽歷史、璀璨奪目的長壽文化和豐富多彩的長壽風情。全市141萬總人口中,100歲以上壽星265人,90歲以上老人總數9000多人,80歲以上老人58000多人。如皋百歲老人總數居全國縣(市)之首,佔比達1.89人/萬,長壽人口數量多、分布廣,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如皋長壽現象。繼2008年成為中國長壽之鄉,又經國際自然醫學會北京支部實地調查考察,確認中國如皋符合「世界長壽鄉」認證資格條件後,此次以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博士為團長的世界長壽鄉調查團來如皋再次進行實地考察,如皋有望在年內被正式授予世界第六長壽鄉稱號。
據介紹,如皋是世界罕見的地處經濟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森下敬一博士介紹說,他第一次來如皋的時候,印象就是如皋非常「富足」。他認為,正因為如皋有了如此深厚的富裕土壤,才會有這麼多的長壽老人,才會有如皋的長壽現象。
森下敬一表示,接下來的調查主要分三個方面:第一,針對如皋長壽老人的飲食進行調查、拍照、分析它們的「氣值」,看看老人的飲食與他們的長壽是不是有相關的聯繫。第二,對如皋長壽老人生活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的磁場、水質等進行測定。第三,對如皋長壽老人的血液循環進行測定,檢測其血管年齡。這項工作只需要老人把大拇指壓在儀器上就可以測定,不會增加老人的麻煩。(錢鈺璐 郭小川)
如皋人的長壽,有什麼秘訣?
四世同堂+鮮食+野菜
作為比較罕見的經濟富裕地區長壽鄉,如皋的「長壽基因」有著獨特的個性。
據調查,如皋百歲老人中,有94%都與子女、孫女、重孫子女生活在一起。四世甚至五世同堂,是如皋長壽文化的獨特之處,也是老人能夠長壽的重要原因。
在飲食上,長壽老人講究淡、雜、鮮、野。百歲老人習慣粗茶淡飯,以素為主,拒絕大魚大肉、暴飲暴食。青菜、蘿蔔、豆腐是如皋人的當家菜。據調查的100位百歲壽星中,他們愛吃的蔬菜依次是青菜、韭菜、菠菜。壽星們吃飯大多不挑食,既吃大米、麵粉等細糧,也吃玉米、大麥等粗糧。稀粥主要是粳米、玉米面,搭配以蔬菜、水果、花生等。
雖然不挑食,但老人們吃東西卻很講究「鮮」,肉要當天宰的,魚要活蹦亂跳的,蔬菜要帶露水的,豇豆要早上摘的,豆腐、茶幹要當天做的。此外,如皋長壽中的飲食「秘訣」還有「野」。當地有句俗諺:如皋人,生的怪,有菜不吃吃野菜。如皋人飯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碧綠的野菜佐餐,春天有香椿頭、枸杞頭、榆樹頭、馬齒莧,夏天有蘆筍、紫果,秋冬有薺菜、毛老虎、伢兒拳頭、鵝兒頭、紫花草、家灰條等等。錢鈺璐郭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