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警方於4月15日相繼拘捕臺灣藝人孫興和香港藝人莫少聰後,明星吸毒再次成為焦點話題。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被媒體披露的近二十位中國吸毒明星幾乎有著相同的處境,都是很早便成名,後來在事業懈怠期沾染上毒品,這中間的時間差平均為10年。從年齡性別上來看,40歲以上男星成涉毒重點人群。
涉毒明星·動態
孫興、莫少聰均被拘留
臺灣藝人孫興涉嫌吸毒、藏毒被捕的視頻於昨日曝光。他承認,自己吸毒已有5年。
孫興是在北京某餐廳吃飯時被警方帶走的,其後警方在其家中發現了他吸食過的K粉以及大麻、液體冰毒的原料和大量吸毒工具。
和孫興同一天被捕的還有香港藝人莫少聰,他是在朝陽區海潤國際公寓的寓所被警方帶走的,他也承認吸食了大麻。
目前,兩人均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14天的高限處罰,都在位於朝陽區常營的拘留所羈押。
涉毒明星·特點
成名年齡早 事業處低潮
那麼他們吸毒的深層原因是什麼呢?本報記者從這些涉毒明星的事業軌跡進行分析,探究他們吸毒的內外動因,發現有著驚人相似的共性。
記者發現,被媒體披露吸毒的這些明星,都是「小小年紀」便「爆紅」娛樂圈。蔡裴琳16歲、羅琦18歲便在娛樂圈闖出名堂;莫少聰、滿文軍、高明駿則皆以單曲或首張專輯一炮而紅,且成名時,年齡都是20歲出頭;30歲出名的謝東已經算「老」的了。
這些吸毒明星在被曝吸毒時,均有個特性,即當時都處在事業不溫不火的時期,有的甚至快被公眾遺忘。
記者詳細分析獲悉,除孫興外,這些明星的事業高峰期均集中在上世紀90年代,本世紀以來,就再也沒有贏得事業的新發展,有的人處於不溫不火狀態已超過10年。
如莫少聰自1995年之後,就一直處於事業低潮,至今已有16年。
記者統計明星吸毒案件發現,40歲以上明星佔到七成以上。
針對娛樂圈40歲以上吸毒現象,公安大學王大偉教授分析認為,按照藝術規律,40歲以上是創作的成熟期,對作家、導演來講特別如此。
如果一名導演在40歲之後陷入迷茫,就會產生焦躁情緒,這種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當他遇到毒品的誘惑時,就很難抵抗。而對歌手而言,40歲後如果不能實現轉型,找到自己的位置,則比導演更容易焦躁。
壓力大於女性 男性吸毒多
從被曝光的明星吸毒案件看,男明星的數量遠遠高於女明星,對此,王大偉認為,男明星的壓力更大是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
女明星落寞之後,還能在家相夫教子,可男明星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其經濟壓力、社會壓力、心理壓力會更大。
歌手含笑的例子就很說明問題:2002年5月27日,含笑向銀行貸款30.08萬元用於購買轎車。此後,含笑未能按時還款被銀行起訴。
「面對這樣的壓力,如果明星自己不能很好地處理,很可能用吸毒麻痺自己。」王大偉說。
涉毒明星·心理
社會專家:心理落差大是根本
結合這些明星的共性,不難分析出,心理落差大是他們吸毒的深層原因。
北京大學社會系主任謝立中向記者肯定了這一說法。他表示,明星圈有別於普通群體,他們有著特殊的生活環境和不同常人的價值觀。在其事業高峰期,每天聚焦在公眾的目光之下,在社會上所獲得的優越感非常強。
謝立中解釋,這種優越感是普通百姓所不能體會的,「不僅僅是收入豐厚,如住豪宅、開好車,而是從內心深處會覺得自己很偉大,會高人一等。會用俯視的眼光看別人。」
因此,那時的他們均處於雲層的最高端,一旦過了紅火期,追捧的人沒有了,受關注的程度減少了,不能再生活在焦點之下了,心理自然就會有落差。「這種落差是任何人都會有的,只是普通人不會有明星這麼強烈。」謝立中強調。
因此,當他們與能刺激神經、打發時間的毒品接觸時,就會很容易迷失在其中。
公安大學王大偉教授認為,歌星相對曝出吸毒醜聞多的原因與工作的特點有關。
與其他的娛樂明星不同,歌星一夜成名的機會很大。滿文軍因一曲《懂你》而紅遍大江南北,此後儘管本人非常努力,但再難超越。歌星這種紅得快,落寞得也快的特點,使得有一天他們不再走紅的時候,經紀公司對他們的關注往往也不像過去那樣上心,心理上的失落感會更強。
被媒體披露的中國演藝圈吸毒人士
性別 行業 出名時年齡 現年齡
孫興 男 演員 26歲 47歲
莫少聰 男 演員 26歲 49歲
羅百吉 男 歌手 22歲 39歲
高明駿 男 歌手 24歲 47歲
餘炳賢 男 主持人 21歲 36歲
蕭淑慎 女 演員 23歲 34歲
滿文軍 男 歌手 27歲 42歲
張元 男 導演 30歲 48歲
蔡裴琳 女 演員 16歲 27歲
謝東 男 歌手 30歲 48歲
胡瓜 男 主持人 27歲 51歲
屈中恆 男 演員 19歲 43歲
朱潔 女 演員 28歲 28歲去世
羅琦 女 歌手 18歲 35歲
賈宏聲 男 演員 20歲 43歲去世
含笑 男 歌手 25歲左右 42歲
張一白 男 導演 不詳 48歲
大毛 男 吉他手 不詳 50歲
二毛 男 鼓手 不詳 45歲
涉毒明星·醫學解讀
醫學專家:吸毒成癮難戒除
除了心理因素外,從生理上而言,是否毒品真能給明星帶來「快樂」呢?
北京安定醫院專門研究藥物依賴的專家對記者表示,無論是冰毒、大麻還是K粉,都屬於毒品,只是類型不同,沒有危害輕重的區別,「任何毒品都百害而無一利」。
該專家詳細解釋,冰毒和大麻屬於興奮劑,K粉屬於致幻劑。吸食了冰毒和大麻,會產生情緒高漲、興奮的症狀;吸食了K粉則會產生幻覺,會感到飄飄欲仙。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毒品帶來的興奮感會產生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還能抑制人的食慾,讓人活動性增強,疲倦感下降,減少睡眠,所以有些工作壓力大、強度高的明星會使用毒品。
正是因為本身所具有的這些特性,毒品成了明星這一群體用來進行創作、排憂解煩的工具。一旦不吸就情緒低落、睡不著覺,在臨床上出現了戒斷反應,這就是成癮了。而從沾上毒品到成癮是很快的。「所以毒品是沾不得的,一旦成癮,將很難戒除。」該專家強調。
涉毒明星·社會因素
大眾很寬容 明星心理壓力小
明知很難戒除,但依然會吸,有的演藝圈人士甚至是幾進宮。
除了毒品本身的誘惑外,記者還發現,大眾對涉毒明星的寬容,也造成了他們的滿不在乎。
這些吸毒明星中,賈宏聲、朱潔已故,孫興、莫少聰、蕭淑慎正在拘留所或服刑中,除了臺灣藝人餘炳賢(大炳)被曝吸毒後5天內就宣布退出娛樂圈外,其餘大多還活躍在娛樂界。最短不過5個月時間(滿文軍在吸毒事件後僅5個月,就又公開露面),大眾就「寬容」了他們。
明星被曝吸毒後的工作動態(媒體公開報導)
高明駿 2011年4月重返樂壇,推出EP,計劃在大連開餐館
陳少華 2010年11月10日報導稱其力捧新人,旗下歌手張楓出新曲為老闆打氣
滿文軍 2009年11月在成都復出;2011年被重新授予腦癱康復項目愛心公益大使
張元 2011年4月18日報導稱其新作《有種》已在秦皇島關機
蔡裴琳 2010年1月29日參加《至尊百家樂》節目
謝東 2008年底參演電影《青花運》、2010參演電影 《斷喉弩》
胡瓜 2009年10月16日第44屆金鐘獎,憑《挑戰101》獲最佳綜藝主持人獎
屈中恆 2010年2月12日出席《落跑3人行》記者會
景崗山 2011年4月14日與周曉歐做客《大牌生日會》
羅琦 2010年12月25日復出發單曲
社會危害大 明星吸毒須打擊
「其實公眾並不是忘記這個明星吸了毒,而是對這個群體吸毒已經快麻木了。」謝立中解釋,明星吸毒曝光的事件太多,給大眾潛移默化地造成了「這個圈子很多人就是吸毒」的印象。因此,明星吸毒已成了老生常談,見怪不怪了。
但明星是公眾人物,和普通百姓吸毒所不同的是,明星吸毒會帶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而娛樂圈某些群體不正確的價值觀,認為吸毒不是什麼大事,不把吸毒當回事等,也會造成影響粉絲的行為方式。所以從社會危害角度來看,必須要打擊明星吸毒。
(責任編輯: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