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年,矢志不渝,篳路藍縷,雄關漫道真如鐵。
九十五年,艱苦創業,披荊斬棘,人間正道是滄桑。
九十五年,揚帆遠航,風雨兼程,長風破浪會有時。
2016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紀念日。從6月14日起,一部真實、生動地呈現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波瀾壯闊的光輝歷史,展現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20:00隆重推出。
△《築夢路上》講中國故事 展歷史細節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檔案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攝製,中央電視臺承制。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在中國空間站研製現場拍攝,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外公布正在研製中的空間站——央視獨家
該片以九十五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大眾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曆程為敘事線索,擷取黨史上數十件大事,用「講故事、析道理」的手法,深刻展現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歷的「尋夢、追夢、築夢、圓夢」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立下的豐功偉績。
《築夢路上》全片共32集,每集25分鐘,是迄今為止有關中共黨史的文獻紀錄片中體量規模最大、歷史跨度最長、涉及事件最多的一部作品。
近日,由央視總編室、央視紀錄頻道、中觀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舉辦的「尋夢追夢 築夢 圓夢」央視《築夢路上》走進中關村與觀眾面對面活動圓滿舉辦。
央視綜合頻道主持人舒冬主持本次活動,小點分享一波現場照片↓↓
活動開始前,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總導演夏蒙接受央視記者採訪,講述創作節目的親身感受
央視總編室受眾服務部主任劉建鳴致辭
現場觀眾對領導發言報以熱烈的掌聲
主持人向觀眾介紹《築夢路上》總導演夏蒙、製片人韓雯、執行編導朱翌冉,並對話主創團隊。
《築夢路上》總導演夏蒙介紹這部文獻紀錄片的創作體會和創作特點
央視總編室工作人員、《築夢路上》主創團隊、中關村管委會工作人員合影
分享3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拍攝側記
一、「講中國故事」,勾畫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苦難輝煌歷程的精彩速寫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與以往拍攝的同類題材紀錄片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這部紀錄片從策劃與創作一開始,聯合攝製的各方就達成共識:應該讓這部紀錄片用「講故事」的方式,努力將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的風雨歷程更加精彩地呈現出來。為實現這一目標,主創團隊作了不懈努力。
2015年初春,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從中共一大會址出發,開始了在中國大地上的逐夢之旅
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從北大紅樓、中共一大會址的拍攝開始,追尋著中國共產黨那些先驅者們的足跡,採訪拍攝行程遍及大江南北。
原紅34師100團團長韓偉將軍之子韓京京夫婦祭奠湘江之戰犧牲的陳樹湘烈士
拍攝長徵路上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藏族同胞
該片分別以中國共產黨歷史上30餘件大事為主軸,努力以故事化敘述手法呈現那些隱藏在歷史事件背後的故事,在觀眾熟悉的經典歷史事件和歷史場景中發掘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在全景式地展現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偉大曆程的同時,又以許多可以觀照歷史的生動細節,還原歷史的真相,呈現夢想的力量,凸顯人性的光輝。
二、以高品質的影像,重現築夢路上的滄桑往事與築夢路上正在進行中的故事
攝製組在新疆喀納斯湖拍攝
從2015年春天開始,央視《築夢路上》攝製組在總編導夏蒙的帶領下,分4個地面拍攝組和2個航拍組,前往各地展開大規模影像拍攝工作,從祖國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到最東端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從雄渾壯闊的青藏高原到萬裡碧波上的南海諸島,攝製組的足跡遍及中國全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採訪拍攝相關單位120餘家,拍攝高清影像素材700餘小時,航拍影像近70小時,對許多重要的革命歷史遺蹟和場景,極具代表性的地理標誌與地標建築,以及「美麗中國」的壯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進行了大規模的立體拍攝。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在福建拍攝特高壓高空巡線
在拍攝過程中,攝製團隊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深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藏北無人區,拍攝喀喇崑崙山邊防部隊的巡邏、訓練、演習;從國家電網特高壓輸電線建設,到航天領域的神舟載人飛船和空間實驗室……無不顯示出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當代中國前進的步伐。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在香港拍攝一年一度的回歸紀念日
三、用翔實的文獻資料和歷史影像,打開築夢路上許多珍藏的故事和記憶
用珍貴的歷史文獻和影像資料呈現歷史事件與歷史故事背後的真實細節,是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亮點之一。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與老一輩革命家後代在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歷史檔案館查找檔案
《築夢路上》主創團隊在拍攝創作中,努力將影像資料收集的視野拓展至全世界。在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地的歷史檔案中尋找中共早期領導人的資料與中共一大、六大、共產國際五大、二戰等文獻資料。為此攝製組曾與中共早期領導人的後代們一起前往莫斯科查找歷史檔案,找到了大批珍貴的資料。
四、用多元的人物口述,呈現一段又一段築夢路上一代又一代人共同擁有的歷史記憶
在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採訪了200多位人物。他們當中有某些歷史事件的親歷者,有老一輩革命家的後代,有國家領導人和各個部委的領導,有當今中國各個領域權威的科研工作者、學者、專家,有外國政要、學者和著名工商界人士,也有當今活躍於中國城鄉的青年志願者,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航拍農村大棚
黃土高原上的小康村——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拍攝的陝北榆林黃家屹嶗村
五、以國際化的電視表現手段表達築夢路上精彩故事,致力打造文獻紀錄片精品力作
在紀錄片《築夢路上》的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將國際化的紀錄片創作理念與文獻紀錄片創作規律相結合,運用最先進的電視製作技術,運用豐富的視聽語言,打造一部史詩品格和國際視野兼具的紀錄片精品。
紀錄片《築夢路上》的片頭製作創意獨特,立意深遠,分別選取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風雨歷程中是最具時代意義的歷史場景,以光影的變化與石破天驚、黃沙飛揚,寓意中國共產黨在黑暗中橫空出世,開天闢地,經過大浪淘沙,「吹盡黃沙始見金」,從全國五十多名黨員,發展成今天擁有8800萬黨員的世界最大政黨。
六、凝聚紀錄片人的追求與夢想,在創作中感受築夢路上的光榮與夢想
為了這部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拍攝創作,中央電視臺舉全臺之力,搭建了以央視紀錄頻道為主的主創團隊。儘管夏蒙拍攝過多部大型文獻紀錄片,但面對32集,800多分鐘的大型文獻紀錄片,又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拍攝創作時間,還是不免有很大壓力。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拍攝的上海新貌
具體承擔這項任務的紀錄頻道,根據這部紀錄片歷史跨度長,時空跨越大,採訪拍攝地域廣的特點,分設導演組、電視撰稿組、地面拍攝組、航空拍攝組、資料組、技術保障組、視覺創作組等多個部門,前後有上百人直接參與拍攝製作。創作當中,涉及全國各個領域120多個單位參與協助拍攝,黨史文獻領域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參與,力求打造一部獻給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華誕的最好禮物。
CCTV看點 微信號:cctvkandian
央視總編室主辦的新媒體互動平臺
讓屏幕內外的距離,僅僅一步之遙
央視節目看什麼?精彩、品味為您選
央視主持人太遙遠?他們就在您身邊
央視神秘又高冷?我們一樣愛「八卦」
央視節目很正統?臺前幕後笑點十足
(長按它↑↑ 識別二維碼 即可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