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梅利與義大利國歌-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1-01-19 光明數字報

    今年是義大利統一150周年。1861年3月,義大利召開第一屆議會會議,宣布撒丁王國和與之合併的各邦國成立義大利王國,撒丁王國國王埃瑪努艾萊為義大利王國國王,加富爾為首相,佛羅倫斯為新王國首都。由此,義大利終於從奧地利首相梅特涅口中的「地理名詞」,成為了統一的獨立國家。

    1859年—1870年的義大利統一運動,是義大利歷史上具有頭等意義的重要事件。義大利的統一,結束了義大利社會一千多年來封建割據、邦國混戰的分裂局面,驅逐和推翻了異國異族的壓迫和統治,是義大利從分裂走向統一,從遭受異國壓迫走向獨立發展,從中世紀的封建社會走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轉折。在轟轟烈烈的義大利統一運動中,湧現出許多舉世聞名的風雲人物,他們中的代表人物如馬志尼、加裡波第、加富爾等,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他們儘管背景、經歷、思想各不相同,但同為義大利實現統一、社會實現進步貢獻了自己的畢生力量。同樣為義大利統一作出貢獻的,不僅有著名的歷史人物,還有一支歌曲,在人們進行鬥爭和戰鬥的時候,將人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就像那嘹亮的號角,始終貫穿於如火如荼的義大利統一運動鬥爭中。

    這首歌曲正是現在的義大利國歌——《馬梅利之歌》。歌曲的詞作者是戈弗雷多·馬梅利,曲作者為米凱萊·諾瓦洛。1847年秋,戈弗雷多·馬梅利還是一位學生和愛國青年,他寫了一篇名為《義大利之歌》的詩,但他隨後放棄了利用現有樂曲為這首詩歌配曲的想法。1847年9月,愛國人士瓦萊裡奧·洛倫佐邀請馬梅利到他在都靈的家中做客。在那裡,馬梅利認識了熱那亞作曲家米凱萊·諾瓦洛,米凱萊立刻就被這首詩歌徵服了。1875年4月,作曲家米凱萊在回憶馬梅利時曾說:「我打開鋼琴,將戈弗雷多的詩放在樂譜架上,胡亂地彈奏著,用抽搐的手指破壞著那可憐的樂器……」「……我寫下一段段旋律,一句接著一句,但在我的腦海裡仍舊不斷湧現出上千個旋律,似乎它們都是適合這些詩句的曲調。我因為對自己不滿意而站起身來放棄譜曲,隨後在瓦萊裡奧家又待了一會兒,但那些詩句卻總是出現在眼前,揮之不去。我沒有辦法擺脫這種困境,於是告辭回到家中。剛一到家,我甚至沒有摘下帽子,就開始坐在鋼琴前繼續譜曲。我回想起為瓦萊裡奧家樂譜架上的詩譜曲的音樂動機,並在鋼琴上將其彈奏了出來。於是我越來越興奮,甚至激動到打翻了鋼琴上的油燈。最後,在那張可憐的寫滿詩句和曲譜的紙上,誕生了《馬梅利之歌》,這就是這首歌曲誕生的經過。」

    《馬梅利之歌》首次亮相是在1847年12月10日,在一個名為「我們的洛萊多女士聖殿」的廣場上向熱那亞居民進行了演奏。

    那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距離1848年革命,即義大利第一次獨立戰爭僅有幾個月的時間。革命的勢頭已經公開化:雖然當時明令禁止10人以上的集會,但仍有超過30000人聆聽並學唱了這首歌曲。僅僅幾天後,這首歌曲就幾乎被所有人學會了,在隨後的每一次遊行集會中,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唱響這首戰鬥的歌曲。在米蘭五日鬥爭中,愛國者們一遍又一遍地高聲合唱《馬梅利之歌》,使它成為了義大利統一運動的標誌。

    以《馬梅利之歌》為代表的由義大利愛國人士譜寫的一首首歌曲,成為傳播義大利統一運動思想的有力武器,激勵了一次又一次起義鬥爭。《馬梅利之歌》傳播開後,統治者曾試圖加以禁止,將傳唱這首歌曲視作顛覆性的行為(成為建立共和國和反對君權的標誌),但隨即遭受了徹底的失敗。統治者又試圖刪除至少一段歌曲,特別是針對奧地利統治者的部分,但也沒能獲得成功。

    在撒丁王國國王向奧地利宣戰後,統治者被迫收回關於此歌的審查,同時廢除了阿爾貝蒂諾法規。根據這一法規,王國的唯一旗幟應該是藍色條紋。從此,綠、白、紅三色旗也得以飄揚在戰場上。

    隨後,加裡波第和他的「千人軍」(紅衫軍)唱起了《馬梅利之歌》,開始進行奪取義大利南方和統一整個義大利的鬥爭。

    1862年,朱塞佩·威爾第在他的《國歌》一書中,明確認定《馬梅利之歌》已經成為義大利的象徵,將這首歌曲和《上帝拯救女王》以及《馬賽曲》排列在一起。

    馬梅利不僅僅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位義大利統一運動的戰士,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義大利統一事業貢獻著力量。1849年6月的一次戰鬥中,馬梅利儘管發著高燒,但仍然在第一線守衛著已經被法國人包圍的城市。6月3日,他的左腿受到了嚴重創傷,隨後不得不經受了截肢手術的痛苦,但因傷口感染,最終於7月6日早上7點半不幸逝世,年僅22歲。馬梅利雖然英年早逝,但他所譜寫的《馬梅利之歌》中祈求義大利統一的願望,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鮮活。直到義大利統一的最後階段,1870年奪回羅馬的戰鬥中仍然響徹著《馬梅利之歌》的歌聲。

    《馬梅利之歌》在義大利民族解放和統一戰爭的鬥爭中,激勵著無數愛國人士不斷奮鬥,最終實現了義大利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實現了義大利的統一。

    回顧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每一個民族都曾為抵禦外來侵略者進行過不懈的鬥爭,在鬥爭中留下的英雄事跡、意志品格、文化作品,都是後人的精神財富和寶貴遺產。優秀的藝術作品在被歷史賦予其特殊意義後,永遠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人們遺忘。在義大利統一150周年之際,我們仍然可以想像當時的愛國者們高唱《馬梅利之歌》的情景。《馬梅利之歌》如同義大利王冠上的一顆寶石,永遠在義大利民族的歷史上閃耀著奪目的光彩。

    義大利國歌歌詞

    義大利眾兄弟,看祖國正奮起, 

    已戴好西比奧古頭盔——英雄帽。 

    問勝利在哪裡,羅馬城,眾奴隸,把光榮帶給你,創造者是上帝。 

    遭凌夷,受嘲譏,至今已數世紀; 

    只因為久分裂,長煥散,不團結。 

    高舉起一面旗,同信念,同目的,讓我們聯合起,普天下誰能敵? 

    讓我們團結緊,讓我們相親近,示人民以道路,循天主所指引。 

    齊發誓去戰鬥,為祖國求自由; 

    在上帝名義下,齊團結成一家。

相關焦點

  •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學院:大家上陽臺唱國歌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學院
  • 守護非遺 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光明日報-光明網
    10位年度人物一一揭曉,20位提名人物集體亮相,非遺十大年度事件壓軸發布,由光明日報、光明網舉辦的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活動正逐漸成為非遺人的年度盛事。光明日報社總編輯張政表示,傳承和傳播「雙輪驅動」,共同推動非遺保護發展鏗鏘向前:傳承錘鍊的是「內力」,傳播則激活了「外力」;傳承是固本培元,傳播則是枝繁葉茂,讓非遺事業既湧動著內在的生命力,又外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 世界各國國歌,哪款國歌最燃情?
    當《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是的,每一名真正的中華兒女都會為之振奮,這就是國歌的魅力,這是中華民族靈魂的吶喊。無論汶川、玉樹還是海外葉門,當國歌響起,紅旗飄揚,一股熱流在胸中激蕩!
  • 陳祖武:經世致用 以文化人-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訪名家】      日前,記者一行前去探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歷史學家陳祖武。    1943年出生於貴州貴陽的陳祖武,少時萌生讀史喜好,遂篤嗜文史。    「早在幾十年前,我就是《光明日報》的作者了。」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從年輕學者到史學大家,陳祖武在《光明日報》先後發表《讀史可以知興替——談施琅與清廷統一臺灣》《漫談清代學術》《高尚之人格不朽之學術——紀念顧亭林先生誕辰四百周年》《〈清史稿儒林傳校讀記〉舉要》等諸多作品,與《光明日報》結下不解之緣。「讀《光明日報》是我幾十年的老習慣了。
  • 聽著各國國歌假裝在旅遊
    以色列以色列的國歌名叫《希望之歌》,曲作者是撒姆爾·科恩,詞作者是猶太詩人伊姆貝爾。以色列國歌帶有一種悲壯感,也是眾多國歌中,歌詞非常打動我的一首。1947年,奧地利聯邦政府舉行了一次全國的國歌徵集比賽。著名的女詩人普列拉多維茨參加了比賽,由她作詞的國歌剛一在電臺播出,就受到了評委和民眾的廣泛歡迎。1947年2月25日由奧地利內閣正式定為國歌。
  • 參加過FIFA世界盃決賽圈各國 國歌 ,純音樂,演唱版(因國家解體不統計國歌)
    大洲順序按國際足聯平均歷屆名額分配和五大洲國家隊足球整體水平排序歐洲區篇:法國國歌 🇫🇷
  • 看看這些藏在各國國歌裡的軍事梗
    比如奧匈帝國國歌和現代德國國歌用的都是《Kaiserhymne》的旋律,這是著名作曲家海頓1797年創作的,體現了奧匈帝國作為一個整體抵抗外部入侵的決心——外部入侵者是著名的拿破崙,他帶領的法軍在北義大利多次擊敗了奧軍。這首曲子因為足夠莊嚴和神聖,曾被用作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國歌。
  • 這是我的戰歌:七首戰火中誕生的國歌
    新獨立的俄羅斯聯邦立即採取了無歌詞純音樂版的《愛國歌》作為國歌。直到2000年,總統普京委託創作了新的非蘇維埃歌詞,《牢不可破的聯盟》重新成為俄羅斯國歌,延用至今。《義勇軍進行曲》圖片來源:WikiCommons與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一樣,越南國歌《進軍歌》(又稱《行軍歌》、《進軍戰士之歌》)也是在抵抗日本侵略者時創作的。這首歌的曲調來源,是21歲的越南作曲家阮文高在1944年為越南獨立同盟會遊擊隊的民族主義者創作的讚美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胡志明宣布越南脫離法國獨立時,同時宣布將《進軍歌》作為國歌。
  • 記者回訪義大利播放中國國歌居民區 當地居民:中國國歌很好聽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義大利暴發,中國不僅派醫務人員支援義大利抗疫,還援助了多種醫療物資,義大利人民用畫畫、發帖等不同方式感謝中國的援助。3月15日,一條義大利人在陽臺播放中國國歌的視頻被網友大量轉發,視頻中這位義大利人不僅播放了中國國歌,還在最後表示感謝中國、感謝中國人。但是有義大利媒體認為這是假消息,視頻中的中國國歌是人為加上的。3月17日,總臺記者李耀洋來到了視頻中的位於羅馬市東南部的這個居民區,來看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 義大利的小區,為何響起中國國歌?
    義大利的小區,為何響起中國國歌?為何響起中國國歌 」「疫苗的誕生 為什麼比馴服野馬還難 」「習近平為什麼點讚90後 」「7000萬年前 一天只有23.5小時……我們先來看一看↓↓↓本期,少先隊活動課,講了「國歌」的故事。
  • 沙漠中的藝術館-光明日報-光明網
    【新書訪談錄】敦煌裡的中國 敦煌裡的世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周年新書訪談    光明悅讀    光明悅讀:敦煌藝術整體呈現出怎樣的氣象?如何體現中華民族博採眾長的文化自信?    趙聲良:自西漢以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華文化長期在敦煌發展,形成了深厚的積澱。
  • 義大利小區響起中國國歌
    義大利小區響起中國國歌 2020-03-15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布洛涅森林的「戀泉」-光明日報-光明網
    如詩中所說,「戀泉」系法國藝術家萊蒙·蘇德爾所雕,採用的是從義大利中部託斯卡納省加拉拉採運到法國的珍貴大理石,格外潔白鮮靈,安置年代是在1919年,其時風景園藝家讓-克洛德·弗萊斯蒂埃在此地帕卡泰爾公園裡開闢了「玫瑰園」和「鳶尾花園」兩座全法蘭西名勝景致。
  • 張載的世界-光明日報-光明網
    【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     時間:二〇二〇年八月二十三日    主辦單位:光明日報、國際儒學聯合會、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光明網
  • 你的科學素養 奠基健康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專門用了一篇三章的篇幅,對「普及健康生活」進行部署,強調要「強化個人健康責任,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引導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結合此次疫情防控,您認為全民健康素養包括哪些方面?個人的自我防護對促進全民健康有何意義?
  • 西班牙網友刷屏「感謝中國」,義大利街頭響起中國國歌
    亞太日報綜合 黃爾日前,一則題為#GraciasChina的熱詞標籤刷爆了西班牙地區的社交媒體。「Gracias」是西班牙語「謝謝」的意思,在這則「謝謝中國」的熱詞標籤下,有無數西班牙民眾發出感謝的聲音,感恩來自中國的遠方支援。
  • 2020企業校招光明大直播走進安踏集團
    7月9日15:00,關注光明網一直播(ID:29995967),光明日報、光明網帶你走進安踏集團,全方位了解這裡的工作崗位信息及人才培養體系。同時,還邀請了福州大學的老師解答大家關於求職的問題。準備求職或對企業感興趣的小夥伴記得提前上鬧鐘呦!
  • 弘揚「紅船精神」 建設「重要窗口」-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習近平同志概括提出「紅船精神」15周年之際,由光明日報社、浙江省委宣傳部和嘉興市委聯合主辦的2020「紅船論壇」,於8月3日至4日在浙江嘉興舉行。來自中央有關單位、社科理論界的領導和專家學者、獲獎論文作者代表齊聚一堂,就「弘揚『紅船精神』,建設『重要窗口』」的主題進行深入研討,推動「紅船精神」的研究闡釋、弘揚踐行再深入、再出發,為建設「重要窗口」凝聚精神力量。
  • 光明日報社:思想文化大報的全媒體表達
    同年6月16日,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光明日報賀信中指出,希望光明日報「堅守思想文化大報的定位」「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傳遞黨中央對廣大知識分子的殷切期待和熱情關懷,把廣大知識分子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這個重要指示,透徹洞察光明日報的歷史傳統、深刻指出光明日報的發展方向,在全媒體時代賦予了光明日報新的使命與新的時代角色。
  • -光明日報-光明網
    【你問我答】    #光明智庫你來問#【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有何特別?來聊聊!】千百年來,長城凝聚了無數人的熱血與智慧。為了更好地保護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呼之欲出。具體怎麼建,你關心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