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很多人喜歡抱怨為什麼別人不愛自己,有些是真的沒緣分,但也有的是因為這個抱怨的人本身就不夠愛自己,所以別人自然也沒辦法愛你。
一位粉絲的投稿。
她說,晚上她媽給她打電話,沒聊兩句兩個人就吵了起來,原因是33歲女兒一直不結婚,母親著急催婚,並且還不斷跟女兒哭慘,最終女兒沒忍住,就懟了母親一句:能不能別裝可憐了?
於是母親崩潰了,她說自己在這個家,裡外不討好,丈夫不疼她,女兒不和她親暱,雖然她生養了讀者,但讀者卻把她當成仇人。
說實話,這件事讓我聽的有幾分傷感,父母為了孩子的付出確實大到我們無法想像,但是父母到底有沒有必要這麼做呢?
我個人是覺得沒有。
女兒的態度確實不對,但母親也不是完全沒有責任的。相信這樣的場景母女之間也不是第一次發生。
「不能好好說話」似乎是年輕人的通病,尤其面對和自己關係越近的人,反而越沒辦法好好說,在結婚這件事上,父母著急可以理解,但也請試著理解你的女兒,她之所以管不住自己的脾氣,肯定也是因為她自己對於沒結婚這件事也是很焦慮,正因為她無法解決,所以才會發洩心中的不快。
一個人想要別人愛你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要做到一點就可以,那就是好好愛自己。如果你連自己都不愛,別人又怎麼會愛你呢?
01.
控制欲太強的母親反而容易把孩子養成仇人,一個人試圖掌控另一個人的同時,往往也說明了一件事:她說的都是對的。
但恰恰人性就是這樣,當我們越被壓制,內心卻越想反抗,一個讓你隨時有反抗衝動的人,怎麼可能成為你的好朋友,最終她只會變成敵人罷了。
我有個朋友,快40歲了也沒有結婚,她媽每次給她打電話必吵,一個逼她快點結婚,而另一個卻堅決不婚。
最後,朋友的母親放下狠話,要是不結婚就別回來了。
朋友跟我多次說起自己的母親,她總覺得母親太強的控制欲是她有今天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
朋友讀大學的時候,母親告訴她要以學業為重,千萬不要談戀愛。
然而大學畢業才一年,母親就像發瘋一樣,到處給她介紹對象。
朋友不想去,每次她母親都是各種威脅,還經常拿「你不聽我話就是不愛我」這樣的話來懟她,朋友時常無言以對。
母女之間的相處是這樣的,關係好壞自然一眼便知。有一回母親和她吵架後,發了一條信息給她,說她活著還有什麼意思,不過就是招人煩,招人恨罷了。
老實說,朋友其實也心疼她的母親,理解她的不易,但她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她必須要結婚。朋友母親自己已經婚姻不幸,為什麼她還會認為女人只要有了婚姻就會有幸福?
02.
年紀大了以後,與其花時間去操心子女的生活,不如學著愛自己,學會愛自己,不僅是給子女減壓,也是給自己增添樂趣。
也許有人會說,子女都沒成家,當媽的怎麼可能不管。但是話說回來,子女的婚姻大事,是你想管就管得了的嗎?
所以明白沒,有些事既然你沒辦法決定,不如就放寬心態,努力去過好自己的日子,這樣子女也會因為你過得好而感到欣慰。
當你過的幸福以後,你也會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思想也不會局限,你反而會學著理解孩子的想法。
其實結婚或者不結婚,那是孩子自己的事,只要他們過的開心幸福,不結婚又有什麼關係。何況很多決定都是一時的,也許某一天當她遇到了合適的人,自然而然就結婚了。
父母喜歡聽話的孩子,而孩子也喜歡通情達理的父母,每個人活著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如果你有想法不去實施,反而把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那麼最終吃虧的反而是你自己。
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人會那麼在意你的感受。
愛自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找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每天把自己打扮的得體,保持微笑,好的心態,學著寬容,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人生就會豐富很多。
孩子會成為什麼樣,很多時候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教育得當,孩子自然會乖順懂事,但是如果父母教育不得當,孩子只會自私自利。
一個能把孩子養成仇人的母親,說明她在教育中缺乏一定的智慧,思想上也太過於頑固,總是讓孩子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去發展,殊不知,成年後的孩子也有她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她之所以不喜歡你,不過就是因為你沒有好好愛自己,你的逼迫、埋怨、強勢,在孩子看來不是愛,而是折磨。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