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短暫歡愉成為情感永恆,藝術之外才是真實人生

2020-12-09 雪憶柔

文 | 雪憶柔

《廊橋遺夢》是一個關於出軌卻能念念不忘,且能保持餘生忠貞的浪漫故事。它的經典不在於揭穿了婚外戀的真相,而是在殘忍的真相下包裹著以真愛為名的甜美外衣。

有多少女人在弗朗西斯卡身上讀懂了婚姻的真諦,原來生活本就是一場虛無的幻象?有多少婚姻嫁給了適婚的人,卻念念不忘心裡的人?有多少人沉浸在婚姻的表象,打著為了子女而活的旗幟將就度光陰?終究理智還是戰勝了情感,而心裡從此也有了不甘。

短暫的歡愉雖然能成為情感的永恆,然而藝術之外的才是真實的人生。

一、一位母親的愛情史詩

弗朗西斯卡去世了,她的兩個孩子因此得知,他們的母親竟然不想與父親合葬,她希望孩子們可以將她的骨灰撒在羅斯曼橋下。隨後,兄妹兩人在母親的遺物中發現了一本自傳,他們同時也探究到了母親的一段往事。

時間倒回至1965年,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帶著兩個孩子去趕集,他們將會離開家四天。在家人離開的下午,一位叫羅伯特的攝影師開車路過,他向弗朗西斯卡詢問前往羅斯曼橋的路,指路失敗的弗朗西斯卡便搭乘羅伯特的車帶他前往。這一路,他們對彼此有了最初的了解。

羅伯特為《國家地理》雜誌工作,他是個離異的攝影師,見多識廣的他很快為弗朗西斯卡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羅伯特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講述了他的所見所聞,那些對家庭婦女而言充滿新鮮感的話題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愛情,其實只發生在一瞬間。

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的第一次晚宴以不歡而散為結局,深感後悔的弗朗西斯卡在羅斯曼橋留下了一張紙條,希望羅伯特第二天還能來訪。次日,看到紙條的羅伯特開心地赴約。在燭光晚餐的映照下,他們相擁起舞,這一夜他們的身心合二為一。

相遇的第三天,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驅車前往一個陌生的小鎮,儼然一對熱戀中的情侶。在確定了彼此的心意後,弗朗西斯卡甚至收拾好了行李準備私奔。

然而衝動過後,弗朗西斯卡終於想起了自己的家庭,雖然生活是一地雞毛,然後婚姻本身的意義就是守護一份責任。放棄了與羅伯特廝守的私慾,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直到一個雨天,車內的弗朗西斯卡透過霧蒙蒙的車窗看到了淋雨的羅伯特,或許是雨水,或許是淚水,這場無聲的告別就在大雨滂沱中為這短暫的愛情畫上了句點。

1982年,得知羅伯特已經去世的弗朗西斯卡收到了羅伯特的遺書,羅伯特將一切遺產都留給了她,並將自己的骨灰撒在了羅斯曼橋下。

被母親的故事深深感動的兄妹倆,最終決定滿足母親的遺願,讓她和自己的愛人得以長眠相守。

二、愛情是人類最原始的情感衝動

「我只能試著在心靈深處緊緊的守候著你。——《廊橋遺夢》」

身有所眷,心有所戀,忠於靈魂,無悔一生。於千萬人中我愛上了你,從此我的世界被你的萬丈光芒點亮。你不在,但我始終愛。這大概是對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這場愛戀的完整詮釋。

「浪漫」是女人骨子裡的天性,雖然大多數人最終都過著平凡的人生。如果沒有遇見弗朗西斯卡,羅伯特依然不會渴望家庭。如果沒有與羅伯特相識,弗朗西斯卡依舊會守著毫無波瀾的婚姻。然而命運偏偏讓兩條平行線交叉,從此翻轉了彼此的人生。

有時,愛情真的可以無關身份和背景,不管相遇時間的對錯,只關乎這份愛的執著。

在這個提到「出軌」就人人厭憎的時代,《廊橋遺夢》無疑是一股清流,它讓婚外戀成為了值得成全的美談。於此同時,它也向人們展示了不計後果的遺憾,這種遺憾和悔恨將以充斥著餘生為代價。

短暫的相遇換來一生的相守,這在藝術之外這畢竟只是少數。我想《廊橋遺夢》更多想讓大家看到的,絕不只是一份無悔的愛情,而是一次自我反省和靈魂救贖。無論何時,我們在遵從內心的同時,更該尊重的是婚姻締結前的誓言。

若愛,請珍惜,譬如弗朗西斯卡的兒子,他在母親的愛情故事中懂得了體恤妻子的艱辛。

若不愛,請做誠懇的告別,比如弗朗西斯卡的女兒,勇敢地斷舍離才能將新的人生重啟。

三、婚姻的真相是平淡的來日方長

「當一個女人結了婚,有了自我的孩子就意味著,生活的起點,也意味著終點。——《廊橋遺夢》」

通過一場愉悅的聊天,我們了解到因為相夫教子而漸漸失去自身符號和特徵的弗朗西斯卡,其實年幼時也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然而,理想和現實總會出現落差,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結婚前,女人是個獨立的個體;結婚後,她們為此失去了姓名,而化名為某人的太太,某個孩子的母親。在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中,便會生出質疑生活的思想,有時甚至會衝動地做出決定。

在這段愛情中,責任感終究戰勝了情感,為了守護家人,弗朗西斯卡忍痛斷情。這是孩子們的幸運,卻是夫妻二人的不幸。因為弗朗西斯卡的丈夫早已猜到了妻子變化的原因,然而為了心愛的妻子,他選擇守口如瓶。

在這場三個人的愛情電影中,沒有一個人是勝利者,他們將靈魂束縛於軀殼中,在偽裝中扮演著自己原本的角色。這錯位的人生,早已因為這意料之外的插曲而充滿悲情。

弗朗西斯卡是幸運的,她的一生有一段浪漫的愛情,這個男人甘願為她孤寂半生。

弗朗西斯也是不幸的,她的生活平淡的一眼可望穿,那貌合神離的婚姻成了囚籠。

在《廊橋遺夢》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這段撕裂的婚姻照進了短暫的陽光,而這愛情之光也成為了女主人公永恆的思念和痴想。

四、藝術可以浪漫,生活還需慎重

「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廊橋遺夢》」

不管《廊橋遺夢》充盈著多麼浪漫的橋段,我始終覺得,唯有忠於內心且忠於一人,才是最值得尊重的愛情。

我們一生會遇到很多人,然而總有一個人能陪自己走完一生,願每個人從始至終都只愛這一人。

作者:雪憶柔

文字是靈魂的歌者

指尖在書海中起舞

願以我之心溫暖你

相關焦點

  • 諾米·梅蘭特的《珍品》,是法版的《廊橋遺夢》,浪漫主義的終結
    法國電影《珍品》呈現出來的藝術氣質,就沒有什麼蒼生的大情感,講的都是個人的極致情感和藝術追求問題。所以,將《珍品》放在我們的文化語境當中去解讀,就會出現大量的「子不語」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又往往是法國浪漫主義想要深究的內容。以我們最學究的眼光看《珍品》,不過是一部法國版本的《廊橋遺夢》,把老公之外追求更多肉體和精神歡愉的女人「神化」了罷了。
  • 如何評價電影《廊橋遺夢》?
    《廊橋遺夢》講的是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在情感與家庭之間的割捨,衝破道德束縛,最終沒有過脫家庭的禁錮的一部經典電影。也是一部剖析女性在乏味生活之中尋找自己曾經失落的夢和擁有不變的情感。當年看電影《廊橋遺夢》只覺得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浪漫、唯美的愛情感動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再來看這部電影,感覺女主人弗朗西斯卡在生活中並不幸福,枯燥乏味的生活讓弗朗西斯卡有點厭倦,是情感無處適放,就像電影臺詞說的一樣,"當一個女人結了婚,就意味著,生活的起點,也是終點"
  • 25年後再讀《廊橋遺夢》,才明白最深的愛是責任與等待
    第一次讀《廊橋遺夢》是在25年前,那時候看到書店鋪天蓋地的宣傳:這本書影響了很多人的愛情觀,美國掀起了對婚姻忠貞的討論,好多年輕人掀起禁慾行為,他們渴望這種純粹的愛。 於是買了一本讀,對書中故事沒有太深刻的印象。
  • 《廊橋遺夢》是一部愛情小說嗎?是,同時它也在述說詩與遠方
    《廊橋遺夢》,是一部愛情小說嗎?是,但不僅僅是。羅伯特·金凱德與弗朗西斯卡的愛情故事令人動容,儘管,它描寫的是一段為世俗道德所不容的婚外情。但《廊橋遺夢》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同時,它批判的是小說作者所處的那個時代。作者羅伯特·詹姆斯·沃勒認為,自己所處的時代,科技和經濟飛速發展,但人們自然的活力、情感和野性喪失殆盡。作者通過羅伯特·金凱德這個人物,呼喚人們重視本真的自我,保持心靈的自由與獨立。
  • 《廊橋遺夢》:淺析影片成為經典的三個要素
    《廊橋遺夢》的整個故事情節,我覺得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的經典著作裡,解釋的恰如其分,或許人物性別設定不同,但其寓意的婚姻眾生相如出一轍。《廊橋遺夢》採用的是非線性的敘事結構,講述了在麥可與妹妹卡洛林紛紛陷入婚姻的煩惱之際,接到了母親弗朗西斯卡的去世的消息,二人回家整理母親遺物時發現其留下的一封信,從中得知了數年前母親埋藏於心底的一段感情往事。
  • 《廊橋遺夢》:那時只關注婚外真情,今天方讀出靈魂甦醒
    我曾經看過的《廊橋遺夢》版本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在本市圖書城瀏覽。不經意看到了這本薄薄的小書《廊橋遺夢》。因為封面上的幾個字——"風靡美國的暢銷書"而對它發生了興趣。《廊橋遺夢》劇照《廊橋遺夢》寫的也是一個出軌故事。一對兒產生婚外情的大叔和大媽,因為偶然的相遇,四天靈與肉的結合,成就了兩個人後半輩子刻骨銘心的另類愛情。
  • 《廊橋遺夢》觀後感,愛情,一生遇到一次就足夠了
    在朋友的推薦下,看了一部經典電影《廊橋遺夢》,感觸頗深,據說當年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在美國掀起了離婚潮,有人說這是一部為「婚外戀」搖旗啦喊的電影,說這部電影三觀不正。但是我卻以為,這樣的結局,才最是完美。自己應該盡的責任,自己用了一輩子去做好了,自己的人生,在最美好的時候,遇到了最美好的人,不是遇到了感動,還遇到了理解,遇到了愛情,即便最後沒有相守一生,但能遇到,能體驗過最純粹的愛情,就已經比大多數人要幸福許多了。
  • 情感至深的愛戀;心與心之間最美好的愛情———「廊橋遺夢」
    它那永遠深深凝刻在記憶裡的印象,書的名字叫「廊橋遺夢」。是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特傑出之作。故事主人公羅伯特,金凱,是國家地理雜誌的一位攝影師。再一次外地取影拍攝的時候,因找不到要去拍攝的地方,不經意打聽到了當地的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之後的短短邂逅,通過四天的密切深深接觸,演繹了屬於他們各自後半生對生活的情感世界深深影響。
  • 廊橋遺夢:往前一步是愛情,退後一步是婚姻,無論怎麼選擇都是錯
    電影中有這麼一句話讓人思緒萬千:「這麼確切的愛,一輩子只有一次,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這麼漂泊就是為了向你靠近。」這是轟動全美的影片《廊橋遺夢》中的經典語錄。影片的男女主人公,羅伯特和弗朗西斯卡,一個是四處漂泊的浪子,一個是家庭幸福的主婦。他們本是不會相交的兩條平行線,但命運卻意外地讓他們相遇相知到相愛。
  • 經典愛情《廊橋遺夢》,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
    《廊橋遺夢》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愛情有時候真的需要緣分,當你準備好迎接它的時候,它偏偏遲遲不來,卻在你毫無準備時的刻突然地出現,那麼真切,那麼強烈,甚至需要用一生來回憶,來守護。《廊橋遺夢》中的主人公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金凱就是這樣相愛的。一個安靜的清晨,在華盛頓州的一個小鎮上, 弗朗西斯卡正在自家門勞作,一輛車停在了她面前,下來一位陌生的很有風度男士,他就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羅伯特.金凱,他擁有一雙深邃的眼睛,他是來問路的,打聽羅斯曼橋怎麼走。
  • 重溫約翰湯普森經典電影《廊橋遺夢》,講述動人的愛情故事
    記得當初《廊橋遺夢》在美國上映的時候,我還是個小屁孩,當時看國內媒體提及本片時,都是一副生怕被這部「美化婚外戀」的片子誤導人民的架勢。那時的我從小受類似教育多年,但凡看到文藝作品中有婚外戀情節,無不深深同情被戴帽者,對偷人者深惡痛絕。
  • 《廊橋遺夢》:婚姻不是愛情的保險罐,出軌更不是尋找愛情的出口
    《廊橋遺夢》為什麼讓我們這麼多人為之打動?因為它沒有變成下一個婚姻。如果她跟著那個攝影師走了,變成下一個婚姻,那個今生摯愛會變成一個醜陋的、尷尬的、冰箱裡的、罐頭裡的故事。」1992年,沃勒用了兩個月時間便一氣呵成了小說《廊橋遺夢》,小說出版後,沃勒從默默無聞的作家搖身一變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作家。小說被美國華納兄弟公司拍成電影後,也大獲全勝。
  • 《廊橋遺夢》那麼美的愛,為什麼要開始呢
    《廊橋遺夢》那麼美的愛,為什麼要開始呢 《廊橋遺夢》是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是中年以後的西斯卡和羅伯特無意之間的相遇,只有四天愛情引發的終生不忘,死後骨灰都灑在廊橋,以求相依相偎。
  • 《廊橋遺夢》是盪氣迴腸的真愛,還是道德禁忌的出軌
    電影《廊橋遺夢》中的男女主人公羅伯特.金凱和弗朗西斯卡,他們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天相處,而這稍縱即逝的際遇足夠令他們回味一生;一段原本不道德的婚外情故事,卻因此擁有了愛情中最難得的品質。弗朗西斯卡與丈夫的對話永遠局限於俗套的柴米油鹽,「今天吃飯了沒」、「天氣冷了要穿夠衣服」之類泛泛交流;《廊橋遺夢》公映於1995年,雖然距今已隔了很遙遠的時空,可片中所展現和聚焦的婚姻問題,時至今日仍然就好像發生在你我身邊,像極了你熟悉的張三李四。
  • 伊斯特伍德代表作《廊橋遺夢》:四日愛情的困頓與掙扎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為具有「硬漢」標籤的美國實力派演員、導演兼製片人,其於1995年執導並主演的影片《廊橋遺夢》可謂是這位電影大師別具一格的代表作。原著小說與影片同名,是這二十年來美國最暢銷的邂逅類愛情故事。而在電影上映後,《廊橋遺夢》更是掀起了所謂的「廊橋」熱,並且在美國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
  • 《廊橋遺夢》:安慰了沒遇到愛的人,鼓勵了遇到愛的人
    一部《廊橋遺夢》完美地把遭唾棄的婚外情和美好的愛情結合在一起,看的人各取所需。《廊橋遺夢》是根據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電影。而他們的愛情故事則來源於勞倫斯和他妻子的真實故事,青年作家勞倫斯遇見他未來的妻子時,她已經是幾個孩子的母親,過著安逸的生活,她最終選擇了和勞倫斯一起離開,雖然後來的生活是艱辛的,然而他們的愛情依然是美好的。在大多數沒有遇見愛的人眼裡,弗朗西斯卡一輩子將愛埋在心裡,她的這種堅忍和隱忍使她的愛情得到了升華。
  • 《廊橋遺夢》:只因太晚遇見你,四天的愛戀,化成一輩子的思念
    但他依然感激在茫茫宇宙中能與她相遇,讓他們擁有了四天的愛戀,雖然短暫,卻也永恆。信的最後寫著:我愛你,深深地,全身心地愛你,直到永遠。收到包裹後的五年時間裡,翻看裡面的東西成了弗朗西絲卡每年的生日儀式。
  • 《廊橋遺夢》讓我認識了家鄉那座叫「馬鞍子橋」的石拱橋
    我喜歡攝影的很大原因, 是因為看了《廊橋遺夢》這個電影。我就在找家鄉有沒有什麼橋可以拍。就找到了這座石拱橋。2007年2月份的樣子。2007年2月份的樣子。 還碰到了一對攝影愛好者。2009年5月份的樣子。
  • 《廊橋遺夢》:婚姻之內,還愛上了別人,該如何抉擇
    看了母親寫的信我才知道,她還有這樣的一段故事。有一次父親出差後,一個男人來問路,正好母親碰見了他,熱心的母親幫助他指路,但是由於說不清地方,就說自己帶她去。她坐上了陌生男子的車,在車裡他們聊了很多事情,而且非常投緣。
  • 《廊橋遺夢》:能夠相遇已經很幸運了,多少人終其一生,求而不得
    說起愛情,能修成正果的是幸福,但愛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態。愛而不得我想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傾盡了全力也無法感動對方的骨感,另一種是愛了,深愛過,最後卻不得不遺憾地告別。而《廊橋遺夢》屬於後面那一種。一、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有人說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希望你也相信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不早不晚的等在一個地方與你相遇,而他的出現是為了讓你知道,你在這個世上真的不是一個人,我們終將能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