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茶志福
今日觀察
近年來,官渡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逐年加大教育投入,穩步推進教育改革,堅持圍繞品牌抓教育、圍繞均衡抓教育、圍繞創新抓教育,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教育品質不斷「提檔升級」,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目前,全區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職業教育、特殊教育應有盡有,各級各類學校達352所,基礎教育全面開花。雲南省2018年一級高(完)中教學質量評價結果顯示,官渡區8所一級完中全部獲省教育廳表彰,居全省各縣區首位。2019年中高考,官渡區中考成績呈現「三個大幅增長」,高考一本上線率32.81%,三年提高18.71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6個百分點,呈現出「三級跳」態勢。
圍繞品牌抓教育
官渡區教育體育局局長李淑芬介紹,通過「引、建、培、領」精準發力,官渡區優質品牌學校逐年增加,僅2016年以來就新增學校30多所。
以「引」為契機,深入實施「三名」工程。今年9月,官渡區政府與上海師範大學籤訂合作辦學協議,擬在五甲塘片區建設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官渡學校,規劃總辦學規模144班,力爭明年9月投入使用。在此之前,已引進官渡區北京八十學校、官渡區南開日新學校、西南大學官渡實驗學校。同時,還引進了雲大附中星耀學校、雲大附屬會展學校、昆一中官渡中學、師大附中官渡中小學等省內優質教育資源。
以「建」為動力,深入實施品牌學校打造工程。採取名校辦分校、名校辦民校、名校帶弱校、集團化發展、晉級升等等措施,提升一批學校辦學品質,有效凝聚優質資源。與北師大籤訂協議,實施10所品牌學校建設的專項策劃診斷、指導、推進工作,引領學校特色發展和多樣化發展,促進學校品牌形成。當前,官一中、官二中、昆十二中、北大附中雲南實驗學校、南站小學、關上實驗學校等辦學理念更新,辦學質量、辦學水平不斷提高,並輻射全區。
以「培」為核心,促進教育人才成長。用好用活6個名師工作室、5個後備幹部培養基地、16個骨幹教師培養基地,促進名師、名校長、骨幹教師的成長。積極選派學校幹部教師參加省內外各種研修,官渡區教師進修學校加大幹部教師培訓力度,多措並舉提高學校幹部、教師的綜合素養,連續多年在部級優課、省級優課、省級優活動等綜合評比中獲得佳績。
以「領」為抓手,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目前,全區共有省級學科帶頭人8人,省級骨幹教師16人,昆明市名校長5人,春城教學名師37人,市級學科帶頭人97人,市級骨幹教師160人,市級教壇新秀308人,官渡名校長16名,官渡教學名師50名,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共1619人。通過學科帶頭人、名校(園)長、骨幹教師示範帶頭、輻射引領,帶動了一批學校整體提質。
李淑芬說,2018年全市24所「小升初」限報中學中,官渡區有8所學校;2019年全市21所「小升初」搖號中學,官渡區有9所學校,佔比近43%。老百姓讓子女在家門口就讀優質學校的願望正穩步得以實現。
圍繞均衡抓教育
今年官渡區新增的1所「小升初」搖號中學是西南大學官渡實驗學校。學校位於官渡區矣六街道,環境優美,配套齊全,設施先進,設計總規模為5000名學生,現有在校學生761人。
校長宋奎瑞介紹,學校全面植入西南大學先進的教育思想與校園文化,構建多元化、特色化課程體系,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實現從小學到大學的有效銜接,培養既具有中國傳統人文修養和道德情操,又具備全球視野和創新能力的學生,為孩子們多元發展提供最好最優的條件,創造學生成長的無限可能。
與西南大學官渡實驗學校一樣,位於官渡區吳井街道的南開日新國際學校也於今年招生辦學。很多學生家長不用再為了上名校而到處租房,帶著孩子東奔西跑,不僅省心省力,還減少了一大筆不必要的開支。
針對學生分布點多、面廣、線長的實際,官渡區著力在優化校點布局上下功夫,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為了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根據南市區城中村改造及新建小區項目進行布局調整,發揮百年老校的引領和優質教育的輻射覆蓋作用,關上實驗學校先後在琥珀俊園和萬科金域南郡花園小區領辦了兩個配套小學,成立了「關上實驗學校灣流海校區」和「關上實驗學校金域南郡校區」。目前,學區內學生入學率均為100%,並實現與關上實驗學校共享優質學科資源。
在學前教育方面,積極探索實踐「名園+分園、名園+民園、名園帶弱園」和示範幼兒園對口幫扶縣(區)幼兒園的辦園模式,穩步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優質佔比。目前,全區一級一等幼兒園達到6所,在全市各縣區中佔比最多。其中,昆明市第一幼兒園是雲南省一級一等示範幼兒園,在幫扶金馬騰苑小區1個民辦園的同時,還分別在東華小區和灣流海小區辦了3個公辦園,形成一園多址的辦園規模,3個公辦園在園幼兒達1027人,優質、普惠、規範的學前教育贏得家長的普遍讚譽。
優化資源布局的同時,官渡區進一步加大校長、教師交流力度。「優質學校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薄弱學校教師到優質學校跟班學習,這些都是教師評職稱的硬性條件。」李淑芬說,近三年來,全區共有40多名校(園)長、500多名教師進行了交流,有效促進了官渡教育均衡發展。
圍繞創新抓教育
「一本上線率從2015年的27%到今年的72.5%,我們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官渡區第一中學校長熊亞林說,這一成績的取得,跟學校積極推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全面推動實現教學精準化的努力分不開。
熊亞林介紹,官一中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機制,構建了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教育教學和學習體系,依託優課場域智慧課堂走出一條智能化教育教學發展的新路子,全面實現「讓課堂可見」「讓學習可見」。目前,全校所有班級所有學科都開展了基於優課場域馬良筆的精準教學行動,很多老師利用大數據平臺提供的精準數據,設計出了優秀教學設計,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智慧課堂」的探索中,官渡區西衝小學同樣成效顯著。為了讓農村孩子享受到更優質教育,學校不斷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力度,加快打造「智慧校園」步伐,用技術手段更新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開闊視野,成功從「村校」變成「名校」。
這些僅僅是官渡區圍繞創新抓教育的一個縮影。
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方面,官渡區構建了「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雲南省高中質量測評—昆明市小學質量監測(高中質量測評)—官渡區中小學學業質量測評」四級質量監測體系,為精準診斷分析全區基礎教育質量提供了科學參考。
同時,規範區級課堂教學競賽流程和評選標準,助力教師專業化成長。創新義務教育階段學業質量星級評價模式,讓不同類別的學校、同一學校的不斷發展階段都能在星級坐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開發基於命題藍圖的多維度學業質量呈現模式。
2018年底,在昆明市高三複習課課堂教學競賽中,官渡區39名選手全部獲獎,其中一、二等獎33人,佔總人數85%;參加昆明市高中理化生實驗教學競賽6名選手全部獲獎,一、二等獎5人。2019年昆明市義務教育階段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中,由官渡區推薦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英語學科4名參賽教師均獲一等獎;小學數學學科2名選手獲得一、二等獎,小學體育學科獲得1個二等獎和1個三等獎。2019年5月,代表雲南省參加全國英語課堂教學競賽的李欣老師,獲得小學組全國一等獎。2019年10月昆明市教育體育局組織的心理健康教育課賽中,官渡區推薦3名選手參賽1人獲一等獎、2人獲二等獎。
官渡區還積極探索彈性放學制,在解決「三點半」課後服務中推出更多創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