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用工形式於實不符該不該賠償?

2020-12-14 澎湃新聞

由於對全日制用工與非全日制用工有什麼不同,加之對相關法律規定不了解,邢晨曦入職不久即與公司籤訂了一份勞動合同。事後,她發現自己雖然與別人一樣按時上下班,但工資不僅低一大截兒甚至連社保都沒有。一打聽才知道,她屬於非全日制用工。

知道真相後,邢晨曦認為自己被公司騙了,要求仲裁及法院確認她與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係,同時向其支付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近日,法院終審判決確認其與公司存在勞動關係,但未支持其索要二倍工資差額的請求。

法院的判決理由是,雖然用工形式與實際不符,但雙方之間仍然籤訂了書面勞動合同。只要籤訂有勞動合同,就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第82條第1款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二倍工資。

天天按時上下班

身份竟是小時工

邢晨曦是2017年底進城打工的,先後在賓館、飯店當過服務員,但時間都不長,也未籤訂過勞動合同。2018年春節過後,她的租住房屋附近有一家超市招聘理貨員,她就去應聘並且面試一次就通過了。

2018年3月1日,邢晨曦到崗上班,工作時間是上午10點到晚上7點,中間1個小時的吃午飯時間。過了幾天,即同年3月11日,公司通知她籤訂勞動合同。當時,她也看到合同封面上寫的是《非全日制勞動合同》,但未在意。

「這份勞動合同上有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勞動條件、勞動紀律、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和經濟補償等內容,但社會保險一欄是空白,未作約定。」邢晨曦說,月底發工資時,她發現自己的工資比同事低。進入第二個月後,公司還沒有給她繳納社會保險費用。

邢晨曦一直工作到2018年4月30日,第二天,她以公司拖欠工資為由提出離職。公司在同年5月23日才向她支付了上個月的工資。同年7月,她向仲裁機構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在庭審中她才知道自己雖然每天工作8個多小時、按照規定時間上下班,但她的身份是小時工,不是全日制用工。

勞動關係獲確認

二倍索賠被駁回

仲裁委作出裁決後,公司及邢晨曦均對裁決內容不服,並在法定期限內起訴至法院。法院於2018年10月作出判決。該判決對邢晨曦的月均工資標準進行了認定,同時,確認公司與其在2018年3月1日至4月30日存在勞動關係。

該判決還駁回了邢晨曦要求公司支付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賠償金的主張。對其要求公司支付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的訴求,則以該請求未經仲裁前置程序為由不予處理。

對於上述判決,公司提起上訴,但被二審法院駁回。邢晨曦為追討二倍工資差額,在第一次仲裁後又提起第二次仲裁,要求公司向其支付二倍工資差額2310元。該請求被仲裁駁回,她又訴至法院。

法院審理認為,雖然邢晨曦稱其被欺騙籤訂了《非全日制勞動合同》,該合同屬於無效可撤銷合同,但是,該合同就算無效也不等於無書面合同,恰恰是因為有了該書面勞動合同,才能判定其是否有效。因此,應認定雙方籤訂了書面勞動合同。

對於用工形式與事實不符問題,法院認為,儘管公司與邢晨曦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其平均日工作時間以及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超過了約定時間,但該行為應視為雙方對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和工資支付周期進行了實質變更,並不能否定雙方籤訂了書面勞動合同的事實。因此,對其要求支付二倍工資的主張不予支持。

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2條第1款規定,法院判決駁回邢晨曦的訴訟請求。

二倍工資屬懲罰

若有合同就不罰

邢晨曦不服法院判決,在法定期間內提起上訴。她的上訴請求是依法撤銷一審判決,改判公司向其支付在職期間未籤訂全日制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其理由是:公司雖然與她籤訂《非全日制勞動合同》,但雙方實際用工不符合非全日制用工,且生效判決已認定雙方「系非全日制用工關係」不成立,故應為全日制用工。此外,公司濫用非全日制勞動用工,行全日制用工之實,侵犯了勞動者合法權益。其利用優勢地位,欺騙、脅迫勞動者籤訂《非全日制勞動合同》,該合同只是一個合同名稱,是無效的。

公司辯稱,雙方建立勞動關係是出於真實意思表示,雙方之間的確籤訂了書面勞動合同,至於合同約定的每日工作時間與實際工作時間是否相符,屬於勞動合同內容實際履行問題,並不能因此而否認雙方已籤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事實。因此,邢晨曦的訴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當予以駁回。

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由此,二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公司應否支付上訴人邢晨曦未籤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該二倍工資的性質並非勞動者的勞動所得,而是對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的懲罰措施,其立法目的在於提高書面勞動合同的籤訂率、明晰勞動關係中的權利義務,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書面勞動合同可以直接證實雙方勞動關係的存在及權利義務關係,而非勞動者可以從中謀取超出勞動報酬的額外利益。

本案中,邢晨曦入職公司後雙方籤訂了《非全日制勞動合同》,該勞動合同明確記載了雙方的基本情況,約定了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等勞動合同應當具備的要素,具備了勞動合同的實質要件,既能夠明確雙方的勞動關係又能夠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實現了書面勞動合同的功能。因此,二審法院認為邢晨曦以公司未與其籤訂全日制勞動合同為由主張二倍工資差額無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基於上述理由,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款第1項規定,判決駁回邢晨曦的上訴,維持原判。

以案說法

員工要弄清合同性質再籤字

本案歷經多次仲裁、審判,最終畫上了句號。從邢晨曦的角度看,她為爭取自身合法權益,盡力了!得到這樣的結果,無遺憾!但從她的這段經歷看,每個員工入職籤訂勞動合同時一定要先弄清合同性質,知道其是全日制用工還是非全日制用工,然後再決定是否籤字。否則,這兩份合同因在本質上有較大差異,籤錯字的員工損失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用工有很明顯的區別。兩相比較,非全日制用工的特點是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24小時。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情況下,小時工資標準是用人單位按雙方約定的工資標準支付給非全日制勞動者的工資,只要不得低於當地政府頒布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即可。當地政府頒布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含用人單位為其交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支付工資周期最長不得超過15日。

此外,與全日制用工不同,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只要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即可。雙方當事人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時,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當然,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約定試用期。

在社會保險方面,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原則上參照個體工商戶的參保辦法執行。對於已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和建立個人帳戶的人員,前後繳費年限合併計算,跨統籌地區轉移的,應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係和個人帳戶的轉移、接續手續。符合退休條件時,按國家規定計發基本養老金。

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可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並按照待遇水平與繳費水平相掛鈎的原則,享受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建立勞動關係的非全日制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發生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被鑑定為傷殘5-10級的,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結算傷殘待遇及有關費用。

本報記者 趙新政

相關焦點

  • 標價與售價不符 是否存在欺詐消費者 該怎麼辦?
    我發現價格不對,就問收銀員。這價格怎麼和標的價格不一樣呢?她剛開始說,那就是這個價格的,你肯定是看錯了。我說不可能啊,我都是精挑細選的,仔細看過商品的品牌名、克重都是無標價籤相符的。怎麼會看錯?然後收銀員就說,那你可以不要的,但就是這個價格。
  • 企業靈活用工的三種形式,看看不吃虧!
    企業靈活用工,是當下非常火的概念,深受各大行業的重視和關注,但是很多人對靈活用工並不是很了解,更不知道靈活用工有哪些形式,接下來小豆網給大家分享一下靈活用工的形式。1、非全日制用工:時間上的靈活用工,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積不超過24小時的用工形式。關於全日制的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法規定,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
  • 公司發了offer又反悔,HR該怎麼辦?
    由於候選人已經對企業形成了一種合理信賴,那麼如果候選人能夠證明其因為企業的違約行為遭受損失,則企業應該對該等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第二種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法律風險:(1)在拒絕理由上不易選定;(2)加大解僱成本。因為有可能會在用工期間產生病假、醫療期等一系列後續問題,加大了企業的解僱成本。
  • 靈活用工已成趨勢,企業該如何選擇靈活用工平臺?
    新業態經濟成為潮流,國家發布了多項政策支持靈活用工發展。但不合規的靈活用工平臺在沒有資質的情況下承攬業務,越過委託代徵的範圍和條件違規操作,給行業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某不合規平臺直接給c端發錢,不要任何存證或工作量證明,甚至連靈活用工協議都不籤,直接發錢後補協議,被查以後不僅毀掉了業界的信任,更連累自己和平臺客戶都要補稅。可以從兩個方向來判斷或用工平臺是否合規:平臺的安全性和資金的安全性。
  • 《環球經濟熱搜》:企業共享用工,用工協議該怎麼籤?
    企業共享用工,用工協議該怎麼籤?近期,人社部發布《關於做好共享用工指導和服務的通知》,對企業共享用工提出若干指導意見,這對減輕中小微企業用工壓力,鼓勵靈活用工具有重要意義。什麼是共享用工?簡單來說就是不同公司間借調員工使用。但是,共享用工模式並不改變原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係,且不得以共享用工之名,進行違法勞務派遣,或誘導勞動者註冊為個體工商戶以規避用工責任。企業間籤署用工協議應符合哪些要求呢?
  • 電力企業該不該為他人過失賠償 - 東方網-社會新聞
    由於供電企業失職和疏忽引發的觸電事故當然應該由供電企業賠償損失,但如果在觸電事故中供電企業無過錯責任,而是由於行為人自己的過失所造成,那麼電力企業該不該賠呢?最近,發生在浙江慈谿的一起觸電事故就提出了這個問題。去年9月26日下午,龔飛軍到慈谿市四灶浦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的漁塘釣魚,他手拿釣魚杆(長8.2米)過高壓電線底下時,碰上高壓線被高壓電擊倒致死。
  • 公司為什麼要合規化用工?
    在職場中,經常會出現一崗多人,或者一人多崗這種崗位職權劃分不明確的情形,從而導致很多的工作問題或者矛盾滋生。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無論是當事人本人還是管理者都是比較棘手的,因為做了不該做的人,又沒交付好結果,需要挨批評,可他本意也不想做。應當做但是無權做的人也要面臨處罰,可他本意想做但不能做。
  • 羽毛球雙打球拍被搭檔打斷了,該不該賠償?怎麼去賠償?
    普通的五百起步,再好點的上千,如果打斷了,該不該賠償真是一個大問題!首先分析球友的這個案例:你站在右半區接發球,輕推了一個球被對方前場隊友攔到頂你右半區後場,你後退接打算回一個高遠球,然後你隊友完全不看你後退,直接用反手跟你搶這個球(他是個左手的),你看不到一揮拍就撞上,導致球友的球拍斷裂!
  • 這筆賠償金該不該付
    為此,陳然將肇事司機及其掛靠的物流公司和保險公司一併訴至法院。法院認定司機承擔事故全部責任,並按照城鎮居民標準計算了陳玉的死亡賠償金,按照相對較低的農村居民標準計算了被扶養人陳然的母親和祖母的生活費,並支持了喪葬費、交通費、住宿費等訴求。
  • 常見的用工形式你知道幾種,這些用工形式你見過嗎?
    在用工難的時期可以供企業選擇的用工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有些企業不知道具體有哪些常見的用工形式,也不知道這些用工形式有哪些區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一下常見的幾種用工形式有哪些。01勞務派遣勞務派遣這種靈活用工形式,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籤訂勞務派遣協議,由勞務派遣單位根據用人單位的要求將與其建立有勞動關係的勞動者派遣至用工單位
  • 事業單位幾種用工形式,你是哪一種?
    往往需要採用更加靈活的用工形式,我們將這類人員統一歸為非編人員。根據具體情況,非編職工又分為單位聘用、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返聘等。接下來將具體分析幾種用工形式的差異:一、在編職工:是指由人社廳等部門正式批覆,接收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與單位籤訂聘用協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鐵飯碗」。
  • 員工拒絕調換工作地點被辭退 福田法院判決公司賠償14萬元
    對於老魏的抗議,公司沒有直接給予回應。2018年4月20日,公司以老魏無故曠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為由,將其開除,並將上述決定以書面通知的形式寄送給老魏。收到解除勞動合同的通知後,老魏覺得自己勤勤懇懇工作十多年,公司就這樣把自己解聘很不厚道。另一方面,他認為自己曠工是有正當理由的,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屬於違法解除。
  • 持C1駕照開四輪農用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後以「準駕不符」為由...
    農民朋友經常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持 C1 駕駛證駕駛四輪農用運輸車上路,是否屬於 " 準駕不符 "?近日,湖南省臨湘市人民法院依法審結臨湘某保險公司與駕駛人趙某追償權糾紛一案,駁回了某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內理賠後向趙某追償的訴訟請求。
  • 疫情期間務工者遇到勞動爭議該咋辦?
    公司經營困難被解僱能要賠償嗎? 疫情期間務工者遇到勞動爭議該咋辦? 受疫情影響,一些勞動爭議的新難題、新熱點出現。今年1~10月,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達9.4萬餘件,涉及解除勞動合同、輪崗輪休、共享用工等多個方面。
  • 面對靈活用工平臺,監管部門該如何監督?
    出行頻次頻繁的出行和即時物流等行業聯合保險公司開展業務中分期扣款模式為網約車司機、騎手等提供保障,成為靈活就業群體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雛型。建立健全靈活用工者的保障靈活用工因為不屬於勞動關係,不受勞動法保護,因此建立專門的保障制度尤為關鍵,僱傭工作制的保障以社保和勞動法保護權益,靈活用工也應該有配套的保障體系。
  • 員工16天未在APP上打卡籤到被開除,法院判決:公司要向他賠償4.9萬...
    每經編輯:周宇翔員工因連續16天未在app中進行考勤籤到,被公司以「違反公司考勤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不過,該員工對此不服並訴諸法院,最終法院判決,公司向該員工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賠償金49340.43元。近日,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這起勞動爭議民事判決書。
  • 收到錄用通知後,公司突然反悔了,能要求賠償嗎?
    人在職場飄,哪能不挨刀!職場攻略之已經收到錄用通知,公司突然反悔了,能要求公司賠償嗎拿出紙筆,做好筆記,滿滿的乾貨來了:跳槽是每個職場人都會經歷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其中一種常見到的就是已經收到新公司的Offer,並且已經主動向原公司遞交了辭職申請,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辦好離職手續後,新公司確突然通知取消錄用決定,以致於不僅沒有了新工作,當前公司也回不去了。
  • 靈活用工就業浪潮:企業用工形式轉變實踐
    在靈活就業浪潮下,個人或將迎來身份的變化,如轉戰直播的羅永浩、雷軍、董明珠;包工頭、搬家公司老闆成嘀嘀司機;浙江橫店群演開始送外賣;西貝閒置員工去盒馬上班等等,而企業也將面臨向新用工模式的轉變。什麼是靈活用工?
  • 沒籤合同被公司辭退,仲裁可以要求哪些賠償?需要準備哪些證據?
    家裡有事要處理,請假公司又不批,是很令人煩躁的事情。公司項目時間緊急,員工還總想著請假,工作誰做?也是一件很煩躁的事情。用工過程中,勞動雙方的立場不同,同一件事的考慮角度也不一樣,理解真的是一件「稀罕物」。這也是爭議的由來。
  • 準駕車型不符,商業險是否免賠?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交警部門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李某駕駛與駕駛證載明的準駕車型不相符合、載物超過核定載量的機動車,觀察疏忽,遇情況未採取措施、確保行車安全,且發生交通事故後棄車逃逸,承擔該事故的主要責任;葛某承擔該事故的次要責任;王某無該事故責任。葛某的近親屬訴至本院,要求李某、閔某、保險公司及事發時車輛的實際管理人閔某某等賠償其損失4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