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騰訊今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布的數據,微信及WeChat月活躍用戶達12.1億。毫無疑問,微信是國內目前最受歡迎的移動社交軟體。自2011年推出後,儘管經常被挑戰,但其在社交軟體領域的霸主地位一直難以撼動!
尤其是阿里的馬雲,一直想做社交,並為此付出了很多。在2013年時曾上線過一款叫「來往」的即時通訊軟體,馬雲甚至親自站臺,還邀請了不少的明星加入,但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後來,又在支付寶中上線圈子這個社交功能,出了問題被緊急關停。
最近的釘釘另闢蹊徑,從辦公場景入手,從中小企業做起,終於取得一些成績,尤其是上半年的直播課堂功能,進一步拓展空間。但跟微信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微信現在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今涉及的領域更是越來越廣,除社交外還有行動支付、第三方小程序等等,從嚴格意義上講,已經不是一款軟體,而相當於一個系統,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微信生態,成了典型的「流量之王」!
一箭雙鵰的微信新規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網際網路時代,微信自然也就成了第三方平臺引流的重點對象。第三方平臺為了引流,也是想盡了歪招,就是當大家打開第三方APP的連結,想要繼續閱讀內容時,會出現彈窗提示,需打開或下載第三方軟體。
大家是不是經常遇到,這就是所謂的彈窗誤導、脅迫跳轉等現象,這就是第三方平臺為了引流而設置的。關鍵問題是,這讓大家誤以為是微信弄得,造成大家認為微信很霸道,壟斷限制第三方,給用戶帶來非常惡劣的使用體驗。
另外,還有一些不明連結,點開後會導致我們的個人隱私信息洩露,或者未經許可偷偷下載APP等等,會讓不少的用戶利益受損。像這樣讓微信榮譽受損、又損害用戶利益的操作,微信當然不能容忍,於是開始發起反擊。
微信發布公告,稱由於收到大量用戶的投訴,為了保障用戶的利益,以及保護騰訊的基本利益,明確表示從12月21日凌晨起執行新規,微信不再給這些違規連結提供直接打開服務,如果用戶想要查看連結裡的內容,只能在瀏覽器裡查看。
微信推出新收費服務
對於微信的這一新規,絕大多數用戶拍手稱讚。但對於第三方平臺來講,失去一塊獲取流量的渠道,想獲取流量恐怕得付費做廣告了。微信可以說是一箭雙鵰,既保障用戶利益,又能帶來收益。但這對於微信來說,並不滿足。
微信雖然一直遵守著馬化騰當初的承諾,請大家免費使用,但從未放棄過收費變現的想法。大家還記得微信之前提現是免費的嗎,這個從2016年3月開始改變,個人用戶的微信零錢提現功能開始收取手續費。
提現收費只是微信變現的其中一項,近日微信又突然推出了一項收費服務,就是開通紅包封面定製功能。這個功能面向的是個人創作者,指的是開通視頻號並完成認證的用戶,有需要的可以去官網定製。
目前定製收費的1元一個,看著貌似不多,但這是單人單次收費的,對於微信龐大的用戶量來說,又將是一筆可觀的收入。據統計,目前微信視頻號的用戶數已經突破2億,並且還處於快速增長期,就用戶量來看,確實不容小覷。
令人遺憾的微信態度
當然,微信的收費項目,都是有理有據的,就像紅包定製,還開通了專門的紅包封面開放平臺,專門用於紅包定製。對此,我們也無可挑剔,但最近的一件事,讓大家對微信的做法,非常的不解,抱怨頗多。
大家知道,華為的鴻蒙OS 2.0手機開發者Beta版本正式發布,預示著華為鴻蒙系統終於要應用到手機上了。同時還公布了鴻蒙2.0系統首批合作名單,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首批合作名單,沒有騰訊的微信、QQ、騰訊視頻。
合作名單中有京東、百度,甚至還有騰訊系的美團,但卻沒有微信,這不得不說讓人感到遺憾。華為和騰訊同為深圳企業,按說應該互幫互助、鼎力支持的,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不免讓鴻蒙手機系統的發展面臨更大困難。
話說,兩家的恩怨就始於微信,此前華為手機微信不能使用「指紋支付」,原因是騰訊要求手機廠商必須要把微信用戶的微信指紋支付、指紋數據上傳到騰訊微信雲裡,華為為了保證用戶個人隱私安全拒絕此要求,此事經過溝通三年後才得以和解。
現在微信沒有加入鴻蒙系統首批合作名單,也是微信在打自己的小算盤。現在以微信為平臺可以運行各種小程序,幾乎可以稱得上是騰訊的作業系統。而華為鴻蒙系統是全場景分布式作業系統,小程序可以直接運行,這也是就是原因所在。
編者覺得,但作為中國的企業,支持國產的系統發展是大勢所趨,騰訊肯定不會不支持,只是時機未到。關於微信和鴻蒙的矛盾,相信他們也可以互相溝通解決。畢竟在當前的環境下,只有合作才能共贏,才能讓中國科技擁有更好的未來!
大家對覺得微信會支持鴻蒙系統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