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在企業服務分會場,我們以「十年企服:崛起與加速」為主題,聚合行業專家、專注企服賽道的知名投資人、行業代表企業,從行業市場環境分析到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從宏觀行業發展洞察到微觀企業服務管理升級,共同探討企服數位化發展趨勢,在十年企服的崛起與加速中,遠見企服賽道的新機遇。
大會邀請到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為我們帶來《數字智能時代的企業服務新機會》的主題分享,與我們聊聊九合創投是如何抓住機遇,在企業服務賽道上投出了那麼多優秀的公司。
以下是王嘯的分享講話全文,經36氪整理編輯:
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關於數字智能時代企業服務的創業機會。
首先講講我們定義的數字智能時代。2000年到2010年是PC網際網路時代,2010年到2020年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兩個時代誕生了BAT和美團、快手、今日頭條等公司。這兩個時代的公司都已經非常非常大了,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巨頭市值已經比2010年BAT的市值要大一個數量級,甚至更多。
我們認為,中國下一個的核心發展機會是各種產業的數位化,以及各種產業數位化所帶來的智能化的機會。可以預期的是,數字智能時代上市公司的市值,一定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還要再大一個數量級。原因在於我們中國的產業非常的豐富,每個產業規模都非常巨大,比如說金融、能源、教育、醫療等,這些產業肯定比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市場規模要大很多數量級。所以我今天想講一下未來十年數字智能時代的企業服務機會。
數字智能時代中國企業服務的巨大發展潛力
今天核心的主題是聚焦在對企業的to B服務上。過去20年,PC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最主要是面向中國十幾億網民的市場,誕生了很多非常好的公司,解決了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從娛樂到外賣等等。中國現在面臨的新環境是疫情的加速和GDP整體的企穩,導致企業之間的競爭開始加劇。以前野蠻生長就能掙錢,現在企業如果想要在一個行業當中發展,就必須要提升管理水平,把效能提上去。所以企業的數位化辦公、內部資源的協同管理、銷售自動化等等領域都存在大量的機會。在過去的幾年,已經有很多的企業把服務軟體上雲化,對辦公軟體進行一系列的改造。這次疫情也極大的提高了大家使用視頻會議、數位化辦公、協同辦公等的習慣,極大加速了大家對to B企業服務的軟體公司和SaaS公司的認可。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所有的創業機會和投資機會本質上是在達成各種各樣的共識。如同Google推出AlphaGo開啟了人工智慧投資熱潮和創業熱潮,而這次疫情本質上是催生了to B創業和投資的熱潮。
技術是To B熱潮的底層推動力量,從「雲管邊端」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創業機會。過去阿里雲、騰訊雲和我們投資的青雲等等使企業上雲成本更低、更方便。而企業的雲計算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當中類似於房地產的部分,是基礎設施。如果企業軟體上雲之後,使用成本和IT成本極大的下降,很多企業會願意嘗試使用雲計算之上的企業服務。
現在國家在推動的5G是類似於接入網的管道方,簡單說是手機和工業網際網路通過5G上網,讓上網速度和連接數極大的提升,以前不可能被4G網絡滿足的需求,包括自動駕駛、遠程醫療、遠程教育、VR、AR等等,都可以通過5G的技術解決,所以5G是類似於網絡結構的提升。另外,在邊緣端也會有一些計算,在終端,隨著手機的普及,很多傳感器包括小型設備和家庭的智能硬體都降低了成本,所以邊緣端和終端的成本也在下降。隨著5G技術、雲計算技術,以及硬體和傳感器技術的提升,從端到雲所有的部分都已經比較完備,這是企業服務能夠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硬體基礎。
今年美國有一家新上市的公司Snowflake,就是基於雲原生的數據倉庫服務商,上市當日收盤市值就超過了700億美元。在中國,基於雲原生的企業服務類的公司也會有巨大的發展,這是我們所關注的部分。過去幾年中,從最前端的IaaS層到後面的機器學習框架和晶片,九合創投在不同的層面都有布局,我們是最早一批投資雲計算的機構。
在底層技術變革的推動下,企業服務領域存在著大量的機會,很重要的就是SaaS類的公司,包括SaaS公司(軟體即服務),數據即服務的公司,以及在線服務類型的公司。訂閱服務類公司的商業模式比較好,客戶第一年購買後,第二年還會購買。這種商業模式在美國的資本市場已經得到了認可。中國的SaaS公司剛剛起步,年銷售額1億到2億的居多。中國企業的特點是兩頭大中間小,國企非常強大,中小企業非常多,但腰部盈利能力比較強的中等企業比較少。所以,一方面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跟美國不太一樣,另一方面也蘊育著巨大的潛力,未來還有幾十倍的市值成長空間。
中國的SaaS公司還有一點不同之處:如果想單純依靠SaaS軟體訂閱費用盈利可能性不太大,企業應該從SaaS切入,挖掘行業當中縱深的服務。這有點像中國的to C市場,很多to C公司都是免費獲客,再通過遊戲、廣告或者其他業務來收取增值服務費。中國to B市場的訂閱服務軟體費可能不會特別多,但是通過訂閱服務培養客戶粘性之後,拓展供應鏈和上下遊服務,甚至包括提供一些相關保險的金融服務,都有可能創造更多的增值收入。所以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的盈利模式可能和美國有一些差異。
數字智能時代企業服務的增長模型
我們認為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的增長模型是以效率為切入點,形成行業平臺,輸出標準。
第一,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最大可能是從效率切入,橫向幫助企業提效。過去中國的很多傳統企業沒有核心技術,競爭更趨向於縱向。所以中國過去傳統產業當中頭部企業佔比都不高,往往是百分之十幾以內的份額。數字智能時代的機會是成為賦能型的公司,不跟傳統企業競爭,而是給他們能力的加持,比如提供SaaS服務、金融服務,作為賦能型的技術平臺切入,獲取大量的客戶。然後以這些客戶作為基礎,慢慢形成在行業當中的影響力,最後向上下遊輸出一些標準,形成生態,這是中國企業服務最可能的發展模式,或者說這種模式最容易成功。
舉個例子,在提效部分,我們四五年前投了一家創業公司叫探跡科技,他們幫助中國的企業通過智能銷售自動化獲客,利用大數據分析和對公開市場信息的抓取幫助企業獲得to B的種子客戶,然後幫企業通過電話等方式觸達客戶,把有興趣的客戶放到CRM裡面,然後營銷人員再跟進,幫助銷售人員提效,讓銷售人員取得更多的銷售額。在美國有一家市值100多億美金的公司ZoomInfo 和探跡的模式非常相似,本質上都是為企業在營銷端、獲客端提供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從信息化變成數位化,將客戶能夠直接積累在CRM系統裡,形成規模化的銷售。當然這些服務的基礎是技術的支持,包括大量的搜索技術、抓取技術、機器學習技術和匹配的技術等等。
第二,由於中國地理位置比較廣闊,中國的流通環節非常繁雜,過去傳統產業都有省級代理、地區代理等很多層級,一個產品層層加價之後才進入到終端客戶手裡。更為重要的是,流通環節過多導致效率比較低,加價率比較高。如何把以前的代理分銷體系變成單層網絡結構,這個部分存在大量的改造機會。中國的傳統的批發、批零和地區代理機制,都可以通過數位化的平臺來變革。最終的小B用戶和廠商之間可能就隔了一個平臺,而不是以前隔了三四級體系。現在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倉儲,在手機上直接下單,物流直接交付,從廠商直接到終端,效率倍增。
我們今年投了一家做凍品的公司「新凍網」。類似美團買菜解決的是蔬菜從端到小B的過程,新凍網聚焦的是凍品供應鏈。我們吃的肉類絕大多數都是以凍品的方式運輸的,因為凍品比較標準化,沒有損耗,整體的保鮮度也高。新凍網解決的問題是凍品的數位化、標準化、無人化,現在每月已經有上億的交易額。相信在中國的各個領域當中,不管是凍品還是服裝的批發,都存在大量的機會。
拓展服務深度,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實際上,一個垂直行業的SaaS平臺是很難突破營收瓶頸的,這個時候尋求增長的第二曲線就特別重要——也就是在實現單點提效的環節突破之上,不斷拓展服務的深度,從而實現規模化的收入。比如有很多家政類的小公司在用SaaS平臺,家政公司背後有很多的家政人員,如果幫助家政公司進行人員的培訓,給家政人員買保險,幫助他們提高技能,這部分反而可能帶來很多盈利。相信未來中國的SaaS公司很有可能在服務深度的拓展上獲得收入的快速增長。
九合創投成立於2011年,以技術投資為主,已經投資了200多家優秀的創業公司。作為一家技術投資機構,九合沿著技術邏輯進行了紮實布局,從底層的雲計算,比如青雲,到中層的機器學習框架一流科技,再到上層的智能銷售SaaS提供商探跡科技、客服機器人曉多科技等等。在企業服務領域,我們已經進行了六七年的布局,很多公司都發展的非常好。同時我們在流通環節和產業環節,包括農業領域,也都布局了一些SaaS類型的公司。
總結而言,我們認為中國未來的投資機會本質上來講分為兩層。下面一層就是技術層的基礎設施,包括5G、晶片、雲計算等。我們在這個層面布局了很多公司,比如5G、工業網際網路、晶片等等。上面一層是數字智能產業平臺,包括自動駕駛、機器人、SaaS、商業智能等。這部分是用技術解決實際場景當中的效率等問題,我們也進行了大量布局。
這兩層都存在大量的機會,本質上這兩層解決的問題都是在中國產業當中讓數據的產生、傳遞、計算,和最後決策之後的執行都形成快速的流轉。未來十年,中國各個產業的數據都將從收集到算力再到執行之間快速流動。一個產業的數位化流動的越快,這個產業的效率就越高。可以預見的是,中國未來的數位化應該會比美國發展更快更靠前,因為我們的產業更豐富,目前我們的5G推動的更快,在算力和算法上的投入也更多,中國優秀的計算機人才也很多。把這些優秀的計算機人才轉移到產業當中之後,這部分人才產生的能量將會帶動整體產業的升級,以及中國未來十年的發展。
很高興跟大家做一個交流,我們是專注於中國科技類的早期投資公司,我們投了200多家中國的早期企業,36氪是我們在天使階段投資的,也包括青雲等等一系列的好的企業服務公司。希望大家在這方面創業的時候可以找到我們,我們願意幫助大家持續發力,發展成中國最有價值的企業服務類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