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的人數達到了340萬人,再一次創造往年新高,可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這也使得競爭變得越來越大。一般情況下,只要初試過了國家線或者是院校自主招生線,都是可以進入到複試的。但是,如果初試分數太低或者遇到複試競爭太激烈的情況,就很可能遭遇被刷的的風險,如果還想要有院校可以上,那麼就可以考慮調劑。
不少人在調劑時候會優先選擇本校,畢竟比較方便,那麼如果選擇調劑本校,並且導師已經答應,這種情況下成功率大嗎?
一般而言,院校會優先錄取第一志願報考該校的考生
院校在對研究生進行錄取的過程中,一般會優先考慮第一志願報考該院校的學生,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考生首選的是該院校,表明學生對學校的青睞,還有就是考慮到第一志願被淘汰,那麼以後報考該院校的學生只會越來越少,對學校的生源情況是不利的。
但是,這也並不絕對,學校除了需要考慮生源情況外,如果一志願考生在複試過程中表現太差,或者說距離院校的招生標準太遠,學校也只能是「忍痛割愛」了。
如果名額充足,成功率還是很大的
如果院校的錄取名額是充足的,比如擬錄取人數是10人,但是最後第一志願進入面試的只有8個人,那麼就空出來了至少兩個名額,這個時候本校學生調劑到自己學校的學生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一方面是自己的本科院校,在複試面試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是會存在一些照顧的,另一方面又聯繫了導師,並且導師額同意,如果導師是面試官中的一員,那麼成功的概率就變得更加大了。這也就是本科生考研自己院校,調劑自己院校所具有的優勢。
調劑時候競爭依然存在,不要掉以輕心
雖然調劑本校,並且獲得了導師的同意,但是導師一人不足以決定是否錄取。調劑也同樣是存在競爭的,如果調劑本校研究生的同學很多,這個時候就形成了一種競爭,學校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夠選擇更加優秀的學生。
所以,調劑時候競爭依然是存在的,認真準備複試,把專業知識、自我介紹等各方面都準備充分,才有更大的機會被錄取,不要認為導師已經答應,就可以放心了。
院校在錄取研究生的時候一般是會優先錄取第一志願報考的學生,如果名額充足,那麼調劑本校並且獲得導師同意的考生成功率是很大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競爭,切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