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一本試圖寫清人類歷史的書。然而它又截然不同於往期讀過的歷史敘述,那些書大多將目光集中在某一朝代、某一時期或者某一歷史事件,他們寫作的重點大多在於釐清事實。
還有一些人類史、文明史,通常以文明為單位講述過去,宏觀概括,重點在於敘述文明的發展與文明間的互動。而作者試圖通過該書來回答人類是怎麼樣從一種普通的動物變成世界的統治者,人類又要走向何處。
因此,這本書的切入視角非常宏大,不拘泥於一國一土,反而有點類似於外太空史學家正在對人類的演化進行復盤。作者不僅宏觀講述,同時也關注個體。個人的幸福狀況是作者關注的一個重要主題,人類世界的發展對生態世界的破壞也是他不肯放過的領域。他的寫作並非為人類的至高無上找到一條相應的解釋,而是通過近於中立的立場,考查人類的發展,以及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自然界的秩序是穩定的,不變的,即便人類不再相信世界上有重力,重力也不會就此消失。能夠改變的只能是靠想像力所建構起來的秩序。
智人有語言,有想像力,可以通過虛構的故事展現未來,集結起大批人力,形成合作的力量。貨幣是人類史上最成功的一種虛構。金錢的概念成功的基礎是信任,金錢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統。
國家也是一種虛構,無論是國家、貨幣,還是神、人權、法律、正義,它們都和「信用」一樣,首先是憑空構建,經過全民洗腦,成為人類共同的理想,維持著社會這臺龐大機器的運轉。
由於大規模的人類合作是以虛構作為基礎的,只要改變所講的故事,就能改變人類合作的方式和行動的方向,比如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
今天之所以能有全球貿易網絡,正是因為我們都相信著一些虛擬實體,如美元、聯邦儲備銀行,還有企業的商標等等。智人編造出了許許多多的想像現實,也因而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行為模式,這已經成為我們「文化」的主要部分。等到文化出現時,就再也無法停止、改變和發展了。
令人擔心的是,靠想像所建構出來的秩序總是有一夕崩潰的風險,因為這些秩序背後都是虛構的框架,一旦人們不再相信,就會香消玉殞。
為了維持這種秩序,必須持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還得摻入些暴力和脅迫的成分。為了維持社會的穩定,國家就需要有軍隊、警察、法院和監獄,不分晝夜地發揮作用。
這就是我們人類,虛構的本領遠遠超出其他的動物,這大概就是他能夠引領世界的原因。
《人類簡史》以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歷史,認為生物學限定了人類活動的極限,而文化則塑造了在極限以內所發生的事情,歷史學科則是對文化變遷的記錄。
認知革命,「智人之所以得以統治地球,是因為智人是唯一可以大規模且靈活進行合作的物種」是赫拉利在認知革命章節中的主要觀點。
赫拉利認為:
史前智人的活動,是包括尼安德特人等其他人屬物種以及大量其他的大型動物滅絕的重要原因。而智人之所以可以在大規模範圍內進行靈活的合作的原因,是因為在「認知革命」之後,智人擁有了創造及相信虛構事物和故事的能力,這些虛構事物和故事包括了神、國家、民族、企業、錢、人權等。
赫拉利在書中聲稱,人類所有大規模合作的系統,包括宗教、政治體制、貿易、法律制度等,都由於智人獨特的對「虛構事物和故事」的認知能力而產生。同時,赫拉利將金錢視為一種相互信任的系統,並將政治和經濟系統視為或多或少與宗教類似的系統。
農業革命,赫拉利在本章節中的主要觀點是:
「儘管農業革命促進了智人人口數和小麥、牛等共同進化物種的數量的增長,但農業革命令智人及其馴化、豢養動物的生活方式及飲食變得更為單調無趣,使得絕大多數智人及豢養動物的生活質量,與智人狩獵採集社會時代相比,反而出現了惡化。」
人類的融合統一,這一章節的主題則是智人在歷史進程中,在政治與經濟上逐漸走向融合與統一。赫拉利認為,幾個世紀以來人類逐漸融合統一的主要動力,包括了資本主義的自由貿易,帝國主義對領土的擴張要求,以及普世主義思想的發展。
科學革命,赫拉利認為起源於歐洲的科學革命,基於當時的精英們一種創新的觀點:
願意承認人類的無知,並希望通過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的科學研究,補救他們的無知、獲得新的能力。這種觀點同科學革命之前「世上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已經為人或為神所知」的想法完全不同。承認人類的無知,成為了早期歐洲帝國主義發展和當前人類文化融合的重要驅動力。
赫拉利在這一章節也論述了歷史上對幸福研究的匱乏,並認為現代人不見得比過去的人更加幸福。
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讀完智人的文明演化史後越發覺得人類自身的渺小,我們並不需要往遠處看把人類文明放到宇宙的尺度才能體會到自己的渺小。
人為什麼活著?活著有什麼意義?正如尼採所言,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幾乎什麼都能夠忍受。生活有意義,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飴;生活無意義,就算在順境中也度日如年。
我們其實就是為了生活而生活,因為生命出現自然就有了求生的欲望。
生活就是讓你體驗酸甜苦辣。如果你不好好體驗一番,你怎捨得離開這個美妙的世界。如果你的心智不夠成熟,就算到臨終的那一刻你也不會釋懷,你也會死不瞑目。
我們都追求順其自然地終止自己的一生,活著就要有始有終,活得精彩,活得通透,那麼就好好地活著享受當下。我們一定要時刻的專注當下所做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值得你品味,哪怕是再無聊的事情也值得享受其樂趣,如洗碗、掃地等等看似毫無意義的動作你都應該神聖的對待。
專注所做的事情,用心感受生活,證明你的存在。這也許就是活著的意義,有苦有甜,有對比你才能體會到真正的滋味。生活就是不斷地折騰自己,不斷地成長與進步。
人類就是如此,越變越聰明,越來越有智慧,生活過得越來越好,追求越來越大,幸福感就會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