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我接到市委扶貧辦副主任王曉東的電話,叫我參加6月2日曲靖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當時我一陣愕然。我是連當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都不合格的人,去參加新聞發布會,是不是弄錯了?
我懷著一顆忐忑的心打電話給老同學一一本土著名作家葉淺韻。我說:「大彩,市裡讓我一個柱棍奪棒、跛手跛腳,咋看都不順眼的人去代表宣威農民參加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這行嗎?我怕損了宣威人的形象呀。」大彩劈頭蓋臉就給我一通教訓,她連珠炮地問我:「你這是要去相親嗎?你是要當新郎官還是咋地?你以為誰都可以去呀?這是市裡通過層層篩選才讓你去的。你是身殘志堅不甘墮落的脫貧典範,你一定要去!」我好一陣無語。我既不是企業家,又不是典型的致富帶頭人,靠一把篾刀貼補家用而已,可不能因為我個人影響了宣威整個的形象呀。大彩說:「你只要本色出鏡就行了,你記住,你是一個農民,你就是一個農民的樣子就對了。可別讓關心你幫助你的人失望,是個男人就要有擔當和責任。」她的話像一把重錘敲打在我的身上。
6月2日,在市委扶貧辦和市委宣傳部黃雪嬌的開導和幫助下,我終於有了些底氣。正是他們的溫暖和鼓勵,讓我放下了思想包袱,我以一顆上戰場的心跟著朱書記和夏麗華副市長、及其他領導參加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王曉東還自己掏錢給我買了一身新的行頭,這讓我特別不好意思。臨上場時,我的手心直冒汗,心跳個不停。朱書記關心地對我說:「別緊張,說出你這幾年的感受和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說心裡話就行。」他給我的莫大鼓勵讓我堅定地走進會場,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這一路走來,太多的辛酸和苦澀,冷暖自知。多年前,正值中年的我遭遇一場事故,致使雙腿殘疾,腰椎肋骨斷裂。作為家裡的頂梁柱,一個男人喪失了勞動能力,要靠一個女人來養活,這對於我來說根本無法接受。很長時間,我一直處於自卑和自閉的狀態。曾經迷茫,曾經墮落,曾經想放棄。種種絕望讓我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想離開這個世界,一走了之。而幼小孩子的哭聲,妻子被生活壓迫發出沉重的喘息聲。讓我一次次的不忍離開,不敢離開。妻子曾對我說:「如果你走了,我和孩子咋辦?你想讓兩個孩子成為孤兒嗎?」是妻子的聲聲血淚讓迷茫的我驚醒,是妻子的不離不棄感動了我。她無微不至的照顧我,讓我重拾了生活的信心。我沒有理由再放棄自己,我開始努力鍛鍊身體。在用壞了四副拐杖後,我終於可以杵著拐杖下地行走了。儘管我的樣子看起來很可笑,但我終於可以站起來了。
每天看著年幼的孩子,看著含辛茹苦的妻子,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我開始琢磨著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次,編了一輩子籮筐的嶽父對我說,篾匠的手藝就要失傳了,要不你來試試。這一試,我就上路了,跟著嶽父學著編織籃子、簸箕、筲箕。從不像樣子到像模像樣,最後成為在街上可以換點錢的產品。我很高興,我終於不再是一個吃白食的人了。
2014年,我家被識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政府還給我和妻子辦理了低保。2015年,我接到成為手藝人後的第1個大訂單,一家賓館要定製800個小筲箕,16元一個。我跟嶽父努力了三個月才完成訂單,賺到了失去勞動力之後的第一桶金,雖然錢不多,但它能養活自己,補貼家用,讓我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也讓我看到了竹編市場的曙光。
2017年8月的一天,陽光明媚,我家老屋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我正準備劃竹子,開始一天的勞作。一個衣著樸素、精神抖擻的中年男人對我和藹可親地笑了笑,眼鏡後面一雙銳利而又不失威嚴的眼睛眨了眨。他跟我拉起了家常,他說:「你這篾活做得不錯,但有待改進,現在做這塊的人已經很少了。」我回答說:「生活所迫無奈之舉才做了這不掙錢的行當。」他說:「這個做好了也是有市場前景的。」當時我並不知道他是誰,後來西澤鄉黨委王書記才告訴我說,他就是宣威市委書記朱黨柱。這著實把我嚇了一跳。那是我跟朱書記第一次見面,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像是在做一場夢。
朱書記臨走前,也許是出於鼓勵我不要放棄這門手藝的原因,他訂做了幾個果盤和果籃,我收了他的1000元錢,留下了他的聯繫電話。他對鄉政府的幹部們說:「人窮志莫短,像他這樣身殘志堅,還能靠雙手力所能及做事情的人,是勵志的典範,要是貧困群眾都像他這樣不認命的話,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就好做多了。」
經過幾年不斷的摸索和改進,我的竹製品品種也越來越多,編制工藝由粗糙轉向精細,竹製品由農村市場走向城市市場,越來越多的人訂購了我的竹編產品,我成了西澤有點名氣的竹工藝品製作人。西澤素有竹子之鄉的美譽,原材料不成問題,這更加堅定了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西澤鄉黨委政府了解了我的情況後,讓我參加了平面竹編的培訓,開拓了我的竹編視野和眼界,讓我更加了解竹編工藝品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2019年我應邀請參加了宣威火腿美食文化節,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的關心和認可,讓我的竹編產品銷售一空。後來,我的經歷和故事被葉淺韻寫成一篇文章《竹子上的尊嚴》。這篇文章在雲南日報和多家新媒體發表後,被大量轉載和關注。短時間內就有許多人加了我的朋友圈,越來越多的朋友定做了我的產品,特別是竹編工藝碼和竹髮簪。大彩還幫我做竹髮簪的產品形象代言,索性把她的微信頭像也換成我的竹髮簪,給我引來不少訂單。此外,宣威市商務公務服務中心也給我提供了平臺和銷售渠道。現在,我苦於沒有那麼多時間,做出那麼多的產品。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成立一個互助合作組織,帶領大家一起做竹藝品,把西澤的竹子發揮出最大的產值。
2019年12月,曲靖文體局和宣威市殘聯把我的作品拿去參展,獲得了4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我深深感到了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幸福,我成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竹藝加工讓我逐漸擺脫了貧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讓我找到了人生新的平臺和契機。我的家鄉西澤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努力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山青了,水綠了,路寬了,一棟棟新房蓋起來了。如果沒有國家的扶貧政策,如果沒有各級黨委政府紮實的扶貧舉措,我們就不會有今天的好生活。
我很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也希望許多在逆境中生存的農民兄弟也能跟我一樣,永遠不放棄生活的希望,懷著一顆喜悅的心情,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做人做事。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家鄉的竹子和雙手編了一幅竹藝字畫一一感恩的心,送到朱書記那裡,想代表脫貧群眾略表自己的心意。朱書記高興地接見了我,付給了我600元錢,我不收不行,他說:「你靠手藝吃飯,付出就要有回報,別有心理壓力,這字畫就擺在展館裡,作為脫貧攻堅的見證。」書記還請我吃了一頓舒心的午餐。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一個農民究竟何德何能受此禮遇呀?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無法用雙腳去丈量生命的長度,唯有用雙手拓寬生命的寬度。感謝這麼多年關心我和幫助我的朋友們,謝謝你們,一路有你們真好。此時的我,熱淚盈眶,只想高唱那一首歌一一感恩的心。
早上忽然動了個念頭,這扶貧故事應該由他本人來寫才更有意義,說他自己的話,而不是別人為他說什麼話。我早上接近下班時間才給他的信息,晚上他五點多交來的稿子。我一字字幫他打出來,再發去讓他確認一回。這是他發來的原稿,我以為我要做大的改動,沒想到我的筆幾乎用不上。我深深覺得,他有當一個作家的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