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

2021-02-07 葉淺韻的槿園夏天

2020年5月26日,我接到市委扶貧辦副主任王曉東的電話,叫我參加6月2日曲靖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當時我一陣愕然。我是連當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都不合格的人,去參加新聞發布會,是不是弄錯了?

我懷著一顆忐忑的心打電話給老同學一一本土著名作家葉淺韻。我說:「大彩,市裡讓我一個柱棍奪棒、跛手跛腳,咋看都不順眼的人去代表宣威農民參加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這行嗎?我怕損了宣威人的形象呀。」大彩劈頭蓋臉就給我一通教訓,她連珠炮地問我:「你這是要去相親嗎?你是要當新郎官還是咋地?你以為誰都可以去呀?這是市裡通過層層篩選才讓你去的。你是身殘志堅不甘墮落的脫貧典範,你一定要去!」我好一陣無語。我既不是企業家,又不是典型的致富帶頭人,靠一把篾刀貼補家用而已,可不能因為我個人影響了宣威整個的形象呀。大彩說:「你只要本色出鏡就行了,你記住,你是一個農民,你就是一個農民的樣子就對了。可別讓關心你幫助你的人失望,是個男人就要有擔當和責任。」她的話像一把重錘敲打在我的身上。

6月2日,在市委扶貧辦和市委宣傳部黃雪嬌的開導和幫助下,我終於有了些底氣。正是他們的溫暖和鼓勵,讓我放下了思想包袱,我以一顆上戰場的心跟著朱書記和夏麗華副市長、及其他領導參加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王曉東還自己掏錢給我買了一身新的行頭,這讓我特別不好意思。臨上場時,我的手心直冒汗,心跳個不停。朱書記關心地對我說:「別緊張,說出你這幾年的感受和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說心裡話就行。」他給我的莫大鼓勵讓我堅定地走進會場,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這一路走來,太多的辛酸和苦澀,冷暖自知。多年前,正值中年的我遭遇一場事故,致使雙腿殘疾,腰椎肋骨斷裂。作為家裡的頂梁柱,一個男人喪失了勞動能力,要靠一個女人來養活,這對於我來說根本無法接受。很長時間,我一直處於自卑和自閉的狀態。曾經迷茫,曾經墮落,曾經想放棄。種種絕望讓我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想離開這個世界,一走了之。而幼小孩子的哭聲,妻子被生活壓迫發出沉重的喘息聲。讓我一次次的不忍離開,不敢離開。妻子曾對我說:「如果你走了,我和孩子咋辦?你想讓兩個孩子成為孤兒嗎?」是妻子的聲聲血淚讓迷茫的我驚醒,是妻子的不離不棄感動了我。她無微不至的照顧我,讓我重拾了生活的信心。我沒有理由再放棄自己,我開始努力鍛鍊身體。在用壞了四副拐杖後,我終於可以杵著拐杖下地行走了。儘管我的樣子看起來很可笑,但我終於可以站起來了。

每天看著年幼的孩子,看著含辛茹苦的妻子,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我開始琢磨著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次,編了一輩子籮筐的嶽父對我說,篾匠的手藝就要失傳了,要不你來試試。這一試,我就上路了,跟著嶽父學著編織籃子、簸箕、筲箕。從不像樣子到像模像樣,最後成為在街上可以換點錢的產品。我很高興,我終於不再是一個吃白食的人了。

2014年,我家被識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政府還給我和妻子辦理了低保。2015年,我接到成為手藝人後的第1個大訂單,一家賓館要定製800個小筲箕,16元一個。我跟嶽父努力了三個月才完成訂單,賺到了失去勞動力之後的第一桶金,雖然錢不多,但它能養活自己,補貼家用,讓我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也讓我看到了竹編市場的曙光。

2017年8月的一天,陽光明媚,我家老屋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我正準備劃竹子,開始一天的勞作。一個衣著樸素、精神抖擻的中年男人對我和藹可親地笑了笑,眼鏡後面一雙銳利而又不失威嚴的眼睛眨了眨。他跟我拉起了家常,他說:「你這篾活做得不錯,但有待改進,現在做這塊的人已經很少了。」我回答說:「生活所迫無奈之舉才做了這不掙錢的行當。」他說:「這個做好了也是有市場前景的。」當時我並不知道他是誰,後來西澤鄉黨委王書記才告訴我說,他就是宣威市委書記朱黨柱。這著實把我嚇了一跳。那是我跟朱書記第一次見面,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像是在做一場夢。

朱書記臨走前,也許是出於鼓勵我不要放棄這門手藝的原因,他訂做了幾個果盤和果籃,我收了他的1000元錢,留下了他的聯繫電話。他對鄉政府的幹部們說:「人窮志莫短,像他這樣身殘志堅,還能靠雙手力所能及做事情的人,是勵志的典範,要是貧困群眾都像他這樣不認命的話,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就好做多了。」

經過幾年不斷的摸索和改進,我的竹製品品種也越來越多,編制工藝由粗糙轉向精細,竹製品由農村市場走向城市市場,越來越多的人訂購了我的竹編產品,我成了西澤有點名氣的竹工藝品製作人。西澤素有竹子之鄉的美譽,原材料不成問題,這更加堅定了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西澤鄉黨委政府了解了我的情況後,讓我參加了平面竹編的培訓,開拓了我的竹編視野和眼界,讓我更加了解竹編工藝品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2019年我應邀請參加了宣威火腿美食文化節,認識了很多朋友,他們的關心和認可,讓我的竹編產品銷售一空。後來,我的經歷和故事被葉淺韻寫成一篇文章《竹子上的尊嚴》。這篇文章在雲南日報和多家新媒體發表後,被大量轉載和關注。短時間內就有許多人加了我的朋友圈,越來越多的朋友定做了我的產品,特別是竹編工藝碼和竹髮簪。大彩還幫我做竹髮簪的產品形象代言,索性把她的微信頭像也換成我的竹髮簪,給我引來不少訂單。此外,宣威市商務公務服務中心也給我提供了平臺和銷售渠道。現在,我苦於沒有那麼多時間,做出那麼多的產品。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成立一個互助合作組織,帶領大家一起做竹藝品,把西澤的竹子發揮出最大的產值。

2019年12月,曲靖文體局和宣威市殘聯把我的作品拿去參展,獲得了4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我深深感到了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幸福,我成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竹藝加工讓我逐漸擺脫了貧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讓我找到了人生新的平臺和契機。我的家鄉西澤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努力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山青了,水綠了,路寬了,一棟棟新房蓋起來了。如果沒有國家的扶貧政策,如果沒有各級黨委政府紮實的扶貧舉措,我們就不會有今天的好生活。

我很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也希望許多在逆境中生存的農民兄弟也能跟我一樣,永遠不放棄生活的希望,懷著一顆喜悅的心情,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做人做事。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家鄉的竹子和雙手編了一幅竹藝字畫一一感恩的心,送到朱書記那裡,想代表脫貧群眾略表自己的心意。朱書記高興地接見了我,付給了我600元錢,我不收不行,他說:「你靠手藝吃飯,付出就要有回報,別有心理壓力,這字畫就擺在展館裡,作為脫貧攻堅的見證。」書記還請我吃了一頓舒心的午餐。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一個農民究竟何德何能受此禮遇呀?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無法用雙腳去丈量生命的長度,唯有用雙手拓寬生命的寬度。感謝這麼多年關心我和幫助我的朋友們,謝謝你們,一路有你們真好。此時的我,熱淚盈眶,只想高唱那一首歌一一感恩的心。

早上忽然動了個念頭,這扶貧故事應該由他本人來寫才更有意義,說他自己的話,而不是別人為他說什麼話。我早上接近下班時間才給他的信息,晚上他五點多交來的稿子。我一字字幫他打出來,再發去讓他確認一回。這是他發來的原稿,我以為我要做大的改動,沒想到我的筆幾乎用不上。我深深覺得,他有當一個作家的潛質。

相關焦點

  • 《獻上感恩的心》
    我們要讓感恩的種子在生命當中不斷的成長,使感恩成為習慣,使我們的人生成為知恩、感 恩、報恩、恩常在。 三、常存感恩的心弟兄姐妹,我們如能夠常存感恩的心,就會充滿喜樂。我們試想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什麼都沒有帶,空手而來。但我們一生下來就有衣有吃,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有父母無微不至的愛,我們要感謝父 母養育之恩。感謝兄弟姐妹手足之情。
  • 我們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所有
    《感恩的心》歌詞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我們感恩彼此互有,我們感恩相親相愛,我們感恩共同生活……我們感恩同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共生在美麗的地球上,有偉大的祖國 美好的企業和幸福的自我。我們太幸福了,相聚在明晟小家庭裡,面向世界,保護環境,快樂工作!
  • 感恩文案|心存感恩,所見即溫柔
    遇見我以後 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願你歷經山河 仍覺得人間值得 宜感恩,感恩過往 心存感恩,所見即溫柔 感謝你伴我歲歲又年年
  • 做人,要心存感恩,放下怨恨
    做人,要心存感恩,放下怨恨,將別人對自己的恩情記在心中,永生不忘,將別人對自己的傷害放下,不再怨恨。畢竟,怨恨在心中,痛苦的是自己,煎熬的是心,你心裡有多少怨恨,你就要承受多少痛苦,忍受多少煎熬,與其如此,不如放下。而感恩在心中,美好的是自己,溫暖的是心,你心裡有多少感恩,你就能享受多少美好,感受多少溫暖。
  • 感恩從心開始讓愛溫暖彼此
    臨城縣縣直二幼一直注重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又稱之為「愛的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生命教育。我國是有著濃厚傳統美德的禮儀之邦,文化裡記載著數不盡的感恩故事。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抓住教育契機讓幼兒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 南山區國際幼兒園_奇德國際教育感恩周-之恩於心,感恩於行
    南山區國際幼兒園之恩於心,感恩於行---奇德國際教育感恩周精彩瞬間---用一顆感恩的心擁抱世界,你會發現世界如此美好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的教育奇德國際「之恩於心,感恩於行」感恩周活動讓幼兒從活動中體驗感恩
  • 感恩心,是宇宙中最靈驗的藥
    其中的道理一定會讓你明白:一顆充滿欣賞與感恩的心是足以改變世界的心,讓世界產生那個喜悅的能量振動。負面的思想一定會吸引負面的事物,而正向的思想總是吸引正向的能量。當我們以感恩的心來對待世界與周圍的人時,我們收穫的就會是生命的奇蹟。從現在開始,就學會感恩吧。
  • 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這樣養育出的「小皇帝」,常常把自己當做世界的中心,很難會有一顆感恩之心。如何培養一個心存「感恩」的孩子呢?通過在家中舉行「感恩儀式」的方式來強化孩子表達謝意的行為這一方法將教會孩子養成懷著感恩之心看待周圍事物的習慣,無論是多麼微不足道的事物。他越是懂得感激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就越不會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擁有一切。感恩儀式如何做?
  • 作品賞析丨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感恩,是對恩惠心存感激的體現,是不忘他(她)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 感恩是一種社會美德和社會責任,是一個人立身做人的基本思想境界。 人首先要學會做人,正直善良,滴水之恩 當湧泉相報!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擁有一切! 感恩,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做人的原則。
  • 感恩之心不可失,忘恩之意不可有
    有人選擇忘恩,有人選擇感恩。心中感恩的人,會記念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和恩典。忘恩負義的人,會忘記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和恩典,認為那是別人應該做的心中感恩內心寬廣,心存埋怨內心痛苦。埋怨現,內心苦;感恩出,內心樂。要想讓自己的前進道路平坦寬廣,就要除去自己心中的埋怨,讓自己的心中多一點寬容。不要只觀看別人給予你的傷害,想一想別人給予你的幫助。」「感恩?」恐懼不確定的問。
  •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感恩節就是要懷有感恩之心,感謝幫助自己的人,感謝在某個時刻拉我一把的人。除去還是母胎solo的小夥伴們外(看了這文章,你肯定能甩掉這個稱號)相信學校的禁止早戀的規定根本阻擋不了你們那躁動的心。到大學,就好了,因為你們成年了。對象,給了你除去父母之外的愛和關心照顧。
  • 【感恩節】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感恩黨和政府惠及民生的利好政策,給予我們發展機會和生存環境;感恩中愛365創始人賈傑先生!創建「中愛365」大病互助平臺,讓保障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屬,實現天下沒有看不起病的夙願!同時,給予我們自我發展空間,在這個博愛的大舞臺上,成就我們的人生價值,讓我們實現理想,增長閱歷,給予我們一片展示自我的天空,我們將感恩之情,轉化為行動,以主人翁守候家園的心態,守候中愛365,守護中愛365每一位志願者!
  • 看淡人間世事,學會感恩他人,銘記於心永不忘記
    在這世上最難的的情便是感恩,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只要是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應該心存感恩,俗話說得好,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也應該毫不吝嗇的伸出援助之手。我們可以不富裕,我們可以相貌醜陋,但是我們不能學不會感恩,一個學會感恩的人,一定是受他人愛戴的,一定是品質良好的,在其他方面也是能做到很棒的,u寶覺得感恩不分人群,也不分背景學歷,只要心存感恩,美好的事肯定能與我們相互靠近。
  • 人要怎麼保持感恩之心呢?人要心懷感恩,滿懷感謝!
    人要怎麼保持感恩之心呢?人的感恩應該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教養,修養和人性。老師問教誨之恩!夫妻的雨水之恩!朋友的鼎力相助之恩!領導的提攜之恩!同事的同心協作之恩!孩子的明禮知事之恩!我們必須懂得什麼叫恩?恩,是因為從心底發出來的一種感激,甚至用語言都無法表達!
  • 聆聽《從心開始》|最快樂的人生,只感恩,不計較!
    》—淨慧長老作詞04:03來自法音清涼從心開始 - 淨慧長老 詞以感恩的心 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 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 回報大眾以結緣的心 成就事業(重複3遍)成就事業- 李連杰感恩佛陀教育 - 摘錄淨空法師不同時期開示最快樂的人生 只感恩,不計較他毀謗我
  • 知恩於心,感恩於行|喜盈門整木定製感恩一路有你
    時間:2020-11-26 17:26:06 瀏覽:1次 感恩,意思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是對他人幫助的回報。
  • 漫步人生路,懷揣感恩心
    我們感恩父母,我們牽掛子女,但終有一天,父母會老去,孩子會有自己的家,最後陪伴自己、與自己生活時間最長的還是自己的另一半,他(她)是世界上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卻最為親密的人。累了可以依靠,病了可以相守,老了走不動了還可以一起看夕陽。我們要感謝孩子,孩子是上天賜予父母最好的禮物。
  • 《感恩在心》,黃琦雯為國際志願者日誠獻新作
    摩登復古音樂人黃琦雯製作並演唱的新歌《感恩在心》於騰訊音樂上線,誠獻於這一「奉獻、友愛、互助、進步」之日。這是黃琦雯三年前偶然發現的作品,來自愛心志願者慧文。慧文也是歌唱愛好者,但沒有走上專業之路。經歷過生命的風霜雨雪,她最終選擇將自己的愛,獻給對孤寡老人們的關懷與陪伴。
  • 拜墊也是菩薩,我們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拜墊,為什麼呢?
    拜墊也是菩薩,我們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拜墊,為什麼呢?因為它也是以身布施,用它的身體來託著我們,來行菩薩道,學佛、學法、學僧。它也是布施,它是以身布施供養我們,它也叫以身供養,所以呢我們對它要善待,搬的時候儘量輕一點。我們都在共修,所以回向當中有一句話: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它是無情的,但是我們都要達到同圓種智,達到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