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的文化和遺產日,簡稱「非遺日」,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最大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之「活」的顯現。
從前兩年備受歡迎的故宮非遺文創,到近期各大古裝熱劇中被粉絲挖掘出的一個個寶藏服化道。
非遺借著網絡的東風成為了新的時尚,在如今的各大短視頻平臺上更是人氣爆棚。
還記得2019年文成百丈漈的一場挑戰賽,在朋友圈刷屏嗎
2019年10月首屆中國·文成達瓦孜(高空鋼絲)國際邀請賽圓滿落幕,八國選手齊聚一堂,展開一場高空下,鋼絲上的對決,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圖為中國達瓦孜第六代傳人—艾斯凱爾
圖為匈牙利選手—Simet Laszlo Antal
圖為澳大利亞&義大利雙國籍選手—Maurizio Zavatta
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
一個國家、地區和民族
獨特的表現力、創造力和感染力,
展示了源遠流長的獨特生產生活風俗,
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與嚮往,
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基因,
承載著特色鮮明的民族記憶,
是民族智慧的結晶與民族發展的源泉。
保護和傳承非遺是中華文脈的薪火延續更彰顯新時代文化自信
關注達瓦孜
讓我們一起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
未完待續...
新澤徽—讓文化傳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