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間煙火,寫紅塵故事 ︱
「
或許,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讀書,是最好的出路。
」
微博今天有一條熱搜,「那些中途退學的人怎麼樣了」。
我想起一個人。
此處還是原汁原味的聲明:文中主人公「小顧」的故事,我親身經歷,原型絕對真實,如有雷同,歡迎對號入座。
第三部分的數據,純個人經歷,沒有國家權威數據機構發證,看看就行,別舉報我。
另,以下圖片網搜,侵刪。
PART 1.
·因為校園暴力,四年級輟學的「小偷」·
事,過去十幾二十年了,可能只有我敢說「她不是小偷」。
在我讀四年級那年,我們經歷了一次撤點並校。原本村裡的小學沒了,我們這些孩子集體轉入鎮小讀書。
小顧是原鎮小土著,她高高胖胖的,穿的乾淨,長得也乾淨。黝黑的兩根麻花辮,是個樸實孩子。按道理說,她文靜內斂,即使不受歡迎,也不應該受排擠。可是我們一入學,就能發現,沒有一個鎮小的孩子願意和她玩。
這是章子怡,別想多
後來我們聽到了很多風言風語,說她「偷東西」;「撒謊」。
大約過了一個學期,她有意無意的和我親近,那時候發現她真的是好溫柔一個人。她知道把自己的課外書和我一起看,她願意遊戲中做出一點退讓 ,還願意幫朋友一起做值日。
但是我發現了一件事:我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我甚至聽到了一些風聲說我「近墨者黑,我偷東西」。
有一天,班級「一姐」像是對我說話,又像是對別人說「畜生還知道屎臭呢,有的人畜生都不如。」
壓死駱駝的最後稻草,是我的錢丟了。
那天風和日麗,萬裡無雲。同學們看我的眼神有些奇怪,他們變相暗示我「你看看你少沒少東西」。
我發現我的錢不見了,那錢藏在桌洞的最裡層。我發了瘋似的把桌子裡的東西一樣一樣掏出來,每一本書都翻開,可是我的錢就是那樣不翼而飛了。
我讀四年級時候的十幾塊錢,當時可能要背著家長攢兩個月。
丟錢這個事,在班主任看來可大可小,如果是鎮小土著丟了兩毛錢,老師很有可能大張旗鼓全班搜書包;到了我這,她告訴我「活該」,然後這件事就像沒發生過。
有同學告訴我,誰讓我和「賊」做朋友,老師難道要管分賊贓嗎?
從那天以後,我不知是怕了,還是「愛惜羽毛」,便有意無意和她保持距離。
小顧察覺到了我的不對勁,不止一次私下裡哭著對我說「錢不是我偷的。」
那一天,她看到班級裡幾個平時就混子做派的同學不知道故意還是無意,把水灑在我的椅子上,她只是去幫我擦乾。
我的桌洞,她從沒碰過。
我藏錢,她也從不知情
小顧說,她從來就沒拿過同學一分錢。
第一次被人說偷錢,就是冤枉的。
她清楚地記得那天的情形,「一姐」的零花錢也不知道是丟了還是花了,但是他不敢和家長說,怕家長罵她,碰巧不一會她手裡拿著一張同等面額的錢出現在她面前,就這樣,她成了一個人見人打的賊。
從此,只要班級裡丟了任何東西,都第一個懷疑她。
從此後,她就像被人詛咒了一樣,桌洞裡經常莫名其妙的多出來很多其他同學的物件。
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逼著她變成一個「賊」,還要把這種刻板印象加深到每一個同學心裡。
她喊冤枉,就是「撒謊」。
有一次,她看見「一姐」把她一個朋友的手錶,偷偷塞進她的書包。
我後來想起來,在她找我玩之前,她確實和很多其他小朋友也好過,可是後來都像躲瘟疫一樣躲著她。
無論她說的是真是假,我都決定和她保持距離。後來,我看到她依然積極的向其他人示好,可是再沒有誰願意接下她的橄欖枝。
四年級下學期的期末考試,她沒來。
她終於頂不住壓力輟學了。
老師下了封口令,如果有領導檢查詢問,就說她轉學走了,其他的不要說。
後來的事,我就是聽我爸媽在村屯之間的紅白喜事桌上聽到的了:
她輟學之後在家裡幫著幹了兩年活,然後通過親戚給介紹的路子,進城裡的美髮店做了洗頭小妹,因為有一個「偷」的名聲,所以老闆也不敢十分信任,後來被人陷害,工作丟了,回家嫁了人。
後來聽說生二胎的時候,都不到扯結婚證那年齡。
我之前寫過幾篇關於校園暴力的文章《為什麼你家的孩子會被霸凌?》《如果和歷史書對照著看,霸凌簡直就是人類文明進化史》。
十幾二十年前校園裡呼風喚雨的一姐們,一定想不到,自己的一時貪玩的惡作劇,或者不負責任的霸凌,會毀了別人的一生。
PART 2.
·論證讀書無用,你們是何居心·
關於輟學的孩子,我能寫的太多了。
可是動筆之前,習慣性的上網看看別人的評價。
我才知道,自己真傻。大家好像並不關心貧苦農村的孩子中途退學淪為農民工日子過得多悲慘,相反,很多知乎大牛,十萬加大號都在借著「中途退學」論證「讀書無用」
這些狂拽酷炫吊炸天的「真人真事」讀下來,我一額頭汗「疑是銀河落九天」,脆弱的世界觀瞬間崩塌。
原來在人家眼裡,只有清北復交或者國外頂級名校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讀到一半才叫「中途退學」。
而探究這些牛人中途退學的原因:
要麼趕上了網際網路大潮立山頭當CEO,就像某軟的祠改二壁(理解不了沒關係,這四個字翻過來念試試);
要麼某大牛在校期間發明了某牛逼專利,讀著讀著人就不見了。不久之後電子行業或半機械化行業或半導體行業突然量產了某產品,霎時市場上一枝獨秀,追根溯源背後神秘大佬正是那個失蹤的騷年;
要麼某貴族少年「夢權神授」(還記得「君權神授」的童鞋,我給你們一個麼麼噠)。然後發誓要寫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文學作品,學上到一半,寫「河牛詩史2」去了。寫不算目的,問題是這個作品還拿了知名文學獎;
還有的家庭變故,不得不肄業退學,回國繼承家族企業,從此過上了朱一旦的悲慘生活。
以上的極端個案落到某些新媒體大號手裡,根據「螺栓定律」,就會自然而然論證出理論A「金子咋地都發光」。
理論A成立,移項「溝谷定理」神操作,推論出B「學歷不是成功必需品」。
因為理論B,我們「因式分解」,得出「學歷無用,能力第一」。
顯然這不符合我們對最簡結果的預期,我們兩端共同提取係數關鍵詞「學歷」約分,得出結論C——「讀書無用」。
讀書無用,這顯然是在高考焦慮的社會裡一個類似褪黑素的精神類藥物。
可是有人偏偏愛拿她當鴉片猛吸,每每這個詞出現,背後都是一條像賭徒空手套白狼上桌卻賺的盆滿缽盈一樣刺激性的新聞。
生物學有一個詞叫「條件反射」,久而久之,看到這個詞,群眾G點就立馬高潮,男的「造化鍾神秀」,女的「波撼嶽陽城」。
這個詞在老百姓心裡,就是「皆大歡喜」,不想讀書的,沒錢讀書的,盼著別人過得不好就不想讓別人讀書的轉起來呀,閱讀量立馬十萬加。
我不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牛人的工作履歷,人生閱歷金光閃閃,無可複製。
我佩服這樣的人,他們是社會精英,但是相比給金字塔尖唱讚歌,我更願意給無產階級說公道話。
沒辦法,我是個不正經的公眾號主,想的說的經常和主流媒體不一樣。
PART 3.
·85%的退學率,告訴你讀書有用·
那些中途輟學的孩子現在都怎麼樣了?
我說一句掏心窩的話,我撿到的大多數沒背景的中途退學的孩子過的非常辛苦。
你憑什麼這麼說?
我憑真實的數據。
我2008年中考,我在小學畢業,剛去初中報導的時候,有200名左右的學生。
參加中考拍畢業照的時候,學生只剩不到30名。
學過小學數學的就知道,在還不是那麼偏遠的鄉村,就有大約85%的退學率。
這30名滄海遺珠中,有多少人會去高中繼續學業,或者有多少能堅持到高考?
這是我那屆的數據,向上10屆,這個數字只會更少,向下5年,這個比例也不會有太多的變化。
大家注意,我還沒有算小學階段就消失的同學。
我前面提到的四年級就退學的小顧,會是孤例嗎?
如果這時候有槓精跳出來開懟:
你瞎說。國家什麼什麼組織公布數據了,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全國普及了,我國沒有失學兒童。
別沒事代表國家,這不是個好習慣。
家醜不外揚你不懂這個道理嗎?你想給你們學校臉上抹黑還是給你們當地政府臉上抹黑?
以上詰問,我語言以對。
中途退學的孩子過的非常辛苦。
由於沒有學歷,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學習,在社會上茫然無措,只能幹一些簡單的工作,高深一點的工作,這些孩子就幹不了了。
幾乎所有退學的孩子都去過飯店和工程流水線。女孩子,70%都去過髮廊,有的想學門手藝,本本分分的乾洗頭妹;有的可能為了一個包,就成了「洗頭妹」。
曾轟動一時的「白卷」少年吉劍,原本很有天賦,為表達自己對教育制度的不滿,宣傳「各科都要考0分」,在高考交了白卷,放棄讀大學的機會,選擇外出打工。
之後的幾年裡,吉劍也為此付出了代價。他在文集《像狗一樣活著》中反思:
「在昆明時,幹過建築工人,之後做過餐廳服務員,幫人寫過稿子,但收入都非常低,最苦的時候睡過大街,這就是我當時面對的殘酷現實。」
正可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恨讀書遲」。
學歷有時候不重要,但是在有些時候又顯得非常重要,沒有這塊敲門磚,在城市之中似乎活的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體驗到社會的「衝刷」之後,有些同學再次想要回到學校,殊不知已經很晚了,但是在社會上又不得不打拼,最終只能將希望給予給自己的下一代。
許多中途輟學的孩子像小顧一樣早早就聽家裡人的安培,草草相親、結婚,掏空了自己父母的全部積蓄。
我在備戰中考,我六年級的同學嫁到我們村。
我剛上高二,我同村的小學同學吹吹打打娶新娘。
我錄取通知書剛收到,我同村那位男同學二婚了。
這些孩子年紀輕輕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可能只有二十多歲,但是這些人早就沒有了年輕人的思維。剛剛體驗到生活的精彩,就被家庭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
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在哪裡他們早早就忘記了。
這些學生為什麼退學?總不會都被冤枉成「小偷」吧?
有一些學生因為無力承擔學費,一本練習冊的費用就是他們的一座山;
有些學生青春期叛逆,迫切的想擺脫老師;
其實更多的,是社會上拼了命鼓吹的「讀書無用論」。
大學生給小學生打工的魔性洗腦故事,影響著家長,也影響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客觀認知。
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還在給專科畢業的老闆打工呢!小區門口賣煎餅的大嬸只有小學文化,照樣月入兩萬!比爾·蓋茨大學中途退學,還不是成了世界首富?
我不否認這些都是事實,但別忘了,他們都只是個例,並非大多數!
「倖存者偏差」聽說過嗎?
所以我說那些天天絞盡腦汁博眼球的號,就該拉出去槍斃。
讀書無用,北上廣深的學區房都賣給鬼了?
我雖寫過類似的《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農村大學生還是混得這麼差?》,但是這篇文章的受眾也是定位給寒門學生的家長看,我不希望家長為了一點所謂的面子拼了命去擠佔孩子的生存晉升空間,僅此而已。
最後給一個結論吧:
那些中途輟學的孩子現在都怎麼樣了?
中途退學的孩子過的非常辛苦。
所以大V們手下留情,嘴下留德。
不要再鼓吹「讀書無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