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你為什麼貧窮?諾獎得主用15年的研究告訴你4個真相!

2020-12-10 老方嗶嗶嗶

隨著我國和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的貧富差距也在迅速拉開。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在演講中,透露了一個扎心的真相:全球最富有的26個人,擁有1.4萬億美元的財富,這相當於全球38億貧困人口的總和;很多人的命運,在出生的剎那就已經決定了!

對於無數的打工人而

香港富豪田北辰,為了驗證自己可以從底層翻身成為富人,他曾放下億萬身家去體驗窮人的生活,期待用他的「富人思維」去擺脫貧窮,結果慘敗而歸。在體驗了幾天的底層民眾的生活後,他仰天長嘆:「光是為了生活我已經用盡了全力,每天筋疲力盡地應付工作,哪有時間規劃未來、思考長遠?所謂的富人思維,其實只是有錢人成功之後的廢話。」

那麼,打工人貧窮的本質到底是什麼?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爾·杜弗洛的著作《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一書中,為我們揭曉了答案:

1、貧窮是因為你出身太差,沒有一個好爹媽

為了寫作這本《貧窮的本質》,作者曾深入非洲、印度、南美等多個地區展開了15年的社會學調研,他們驚奇地發現:父母貧窮是導致孩子一生貧困的關鍵要素。正是因為父母都貧窮,這才導致孩子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無法給孩子一個相對較高的起點、無法給孩子一個優秀的朋友圈,用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的話說就是:很多人一生下來,就已經輸了。

試想一下:當北上廣深有錢人家的孩子在夏令營裡學英語時,當他們的孩子在培訓班裡彈鋼琴時,當他們的孩子出國當交換生時,農村的孩子卻還在簡陋的教室裡學ABC,放學了只能去田裡玩泥巴,兩者之間的未來和前途,簡直是雲泥之別,未來的成就自然也就不在一個層級了。這或許就很好地解釋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原因。

2、貧窮是因為你沉溺於當下享樂,無法突破人性

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在研究中發現:窮人寧可節衣縮食,也要花大價錢去買一臺電視機,這是為什麼?因為窮人的生活中太缺少樂趣了,他們需要在肥皂劇、綜藝節目、體育節目中找尋快樂,打發無聊的時間、獲得即時的滿足。

事實上今天我們的年輕人同樣如此:他們沉迷在視頻網站、短視頻APP、王者榮耀等遊戲中難以自拔。根本原因就是他們需要這種即刻的滿足,在遊戲中、娛樂中忘卻現實的煩憂,獲得感官的刺激。可是俞敏洪也曾有言:刷短視頻只會讓你的注意力變得不專注,只會讓你獲得碎片化的知識點,對於一個人的學習和成長並沒有什麼好處。

一個人要突破底層的束縛,走向更高的階層,持續的精進和提升必不可少,可是一切的學習和提升都是反人性的,他需要你放下手機、拿起書本,朝著自己預定的目標持續前進。唯有這樣不斷地約束自己,才能不斷地突破自我的盲區,為自己創造一個打破壁壘的機會。可惜的是,大部分打工人選擇了順應人性:沉迷於享樂之中。於是,他們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邊緣人,更可悲的是:他們的孩子也將延續著他們同樣的命運,再次淪為社會的底層。

3、貧窮是因為你認知能力低下,本事不大、脾氣不小

貧窮會遺傳嗎?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諾獎得主在書中說道:從小生活在貧困家庭的孩子,他們接受的觀念從來都是「勤勞致富」、「腳踏實地」等一類的教誨,父母將他們的貧窮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孩子。然而,事實上這些經驗的最終指向,只是貧窮而已。因為勤勞和致富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腳踏實地和成為富翁之間也並沒有太多的相關。

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大衛·鄧寧和他的研究生賈斯廷·克魯格曾創造了一個理論:鄧寧-克魯格效應,其中闡釋了一個讓人扎心的真相:能力越不行的人越自信、能力越強的人越謙卑;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愚昧中度過,只有少數人能夠在掉入「絕望之谷」後奮發向上,最終走上「開悟之巔」。

從小在貧困家庭長大的孩子,由於缺少新思想的影響,缺少高層次的認知啟迪,他們往往生活在愚昧的世界裡,更可怕的是他們還不自知,認為自己什麼都懂、對自己充滿了迷之自信。這就是為什麼網絡上有這麼多噴子的原因:你說的不對,我比你懂得多得多,我來給你上一課!

4、受教育程度太低,無法專注於學習提升

在這本著作中,兩位諾獎得主發現一個事實:每多接受一年的教育,收入水平就會提高8%,低學歷和低收入往往是劃等號的。事實上,教育水平的高低是決定窮人和富人的重要區別,可是這並不是無法彌補的差距。曹德旺曾在採訪中提到:我沒有讀過多少書,學歷上來說我就是個初中生,但是這麼多年來我讀書、做企業、出國考察,到今天為止我認為我已經研究生畢業了。

這充分說明一個問題:學歷不代表能力,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一種提升自己視野、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可是令人憂心的是:絕大部分窮人從來不愛學習,他們無法從頭到尾看完一本書,無法從前到後看完一部紀錄片,無法從頭到尾讀完某個作者的專欄文章,因為在他們的生活裡,有太多的燈紅酒綠;他們的腦海裡,有太多的美女直播,他們在碌碌無為的「溫柔鄉」裡燃燒了青春,最終被生活和這個時代拋棄。

貧窮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這很難用懶惰、思維、情商智商這樣的字眼來解釋。但是貧窮也是一種讓人揮之不去的陰影,尤其是終日出賣勞動力的打工人,有如趴在玻璃上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就是找不到出路!

怎麼辦?當你今天了解了貧窮的本質後,你就已經在告別貧窮的路上了。至於怎麼走、如何調整、如何改變,我相信我的這些文字會給你一些啟發。我不是救世主、也不是成功學大師,我只是比你們多讀了幾年書,多研究了一些問題,多掌握了一些改變自我狀態的方式和方法而已。如果你覺得有用,如果你有一絲內心的觸動,以後不妨多讀讀老方的文章。相信我:一定比刷短視頻強!

相關焦點

  • 打工人,你為何貧窮?諾獎得主用事實告訴你4個真相
    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在演講中,透露了一個扎心的真相:全球最富有的26個人,擁有1.4萬億美元的財富,這相當於全球38億貧困人口的總和;很多人的命運,在出生的剎那就已經決定了! 對於無數的打工人而言,日復一日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似乎就是唯一的致富手段,然而換來的卻是一輩子打工的命運,被房子車子壓得透不過氣來的生活壓力。
  • 新晉諾獎得主阿爾特:諾獎得主也是瘋狂打工人,為科學打工
    我在1965年和芭芭拉·拜利(Barbara Bailey)結婚,她是我首次在NIH做研究期間認識的。這是一段美好的婚姻,不幸的是12年後結束了。我在這段婚姻中收穫了兩個孩子:兒子馬克,現在是醫學博士,開始了自己的研究事業;接著是女兒斯泰西,目前在科羅拉多州當教師。孩子們一直表現得非常好,我為他們自豪。他們給我帶來了四個孫輩。
  • 諾獎得主為你詳解
    諾獎得主為你詳解 2021-01-15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諾獎得主有話說
    但繼三位諾獎獲得者的研究之後,年輕的科學家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繼續著探索。201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FDA)批准了PSI-7977(索非布韋,sofosbuvir)聯合病毒唑用於C型肝炎的治療,最終攻克了對C型肝炎的治療難題。   然而,阿爾特的諾獎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也曾與之失之交臂。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水之記憶是順勢療法(Homeopathy)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另一個是「同類治同類」,指的是如果一種物質能夠促使健康人產生什麼樣的症狀,那麼它就可以治療有這種症狀的患者。舉個例子來說,兩斤二鍋頭下肚基本上你就躺那裡神志不清了吧?這就對了,以後神志不清的時候就往死了灌二鍋頭,保證立馬就清爽了。
  • 諾獎得主被指騙局同謀,涉嫌非法臨床研究|專訪舉報者
    10 月盛典剛過,就有往屆諾獎得主接連翻車。繼 2019 年諾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被爆出數十篇論文涉嫌造假後,2007 年諾獎得主馬丁伊文思(Martin Evans)也遭遇學術不端指控。
  • 四位2019年諾獎得主首度同框:親自解讀獲獎研究工作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威廉·凱林、格雷戈·塞門薩介紹了他們獲得諾獎的相關研究,也介紹了VHL疾病(註:即CNS血管母細胞瘤合併腎臟或胰腺囊腫、嗜鉻細胞瘤、腎癌以及外皮囊腺瘤等疾病。)、HIF-1和氧氣之間的關係。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人數超越哈佛,看世界頂級理工大學的文科情懷
    01諾獎經濟得主世界第一在維基百科的「諾獎得主所屬大學排行榜」中,可以看見從1901年至今,MIT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數量第一的院校(共計34位)。麻省理工的23位諾獎得主中,長期任職教職員工(Long-term academic staff)共計有19位,也是所有大學中數量最多的。麻省理工的諾獎得主可謂群星閃耀,你說聽說過的諾獎得主,或許就曾與麻省理工學院結緣: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遲到20年的諾獎: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思想評介-虎嗅網
    一邊按,一邊喊:「保羅,快開開門,你拿諾貝爾獎了!他們想聯繫你,但打不通你的電話!」鄰居幾乎不敢相信敲門老人的話,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真的嗎?我拿了諾獎?」「是的,保羅,恭喜你!你拿了!」敲門老人肯定地回答。聽到老人的確認,這位鄰居頓時欣喜若狂。
  • 16歲女生研究獲得諾獎得主青睞,3歲就羨煞旁人,網友質惹爭議
    16歲女生的研究諾獎得主青睞,3歲能做的事羨煞旁人,網友質疑惹爭議 16歲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吃飯睡覺打豆豆嗎?16歲的時候我還在上初中,上學上的晚,普通的孩子16歲上高一吧。
  • 2020年諾獎得主正在研究新冠疫苗;我國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丨...
    2020年諾獎得主正在研究新冠疫苗;我國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丨科技早新聞 2020-10-07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6歲妙齡少女的研究獲諾獎得主青睞,網友不服,媽媽介紹有疑點
    16歲妙齡少女的研究獲諾獎得主青睞,網友不服,媽媽介紹有疑點16歲少女研究大閘蟹獲諾獎得主青睞在前不久召開的第3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T大會上,16歲少女李依庭獲得眾多頂尖科學家們的青睞,要知道此次大會上諾獎得主雲集
  • 黃有光:從降低企業用能成本說到一位諾獎得主的錯誤
    在此文的第4頁,張教授敘述了一個在1960年春天,包括好幾位後來的諾獎得主與其他非常有名的經濟學家的『經濟學歷史上最有名的辯論聚會』:「科斯問:『假若一家工廠,因生產而汙染了鄰居,政府應不應該對工廠加以約束,以抽稅或其他辦法使工廠減少汙染呢?』所有在座的人都同意政府要幹預 ― 正如今天香港的環保言論一樣。但科斯說:『錯了!』跟著來的爭論長達三個小時,結果是科斯屹立不倒。」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是誰?就這8個標籤
    對於這位在百度百科上只下拉一個縱軸的諾獎得主,國人紛紛表示意外,這位「爆冷門」的經濟學家究竟何許人也?北京時間2015年10月12日19點(也就是今天),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蘇格蘭人安格斯·迪頓因其在「消費、貧窮與福利」方面的研究貢獻獲獎。雖說諾貝爾經濟學獎並非諾貝爾的「親生兒紙」,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但這一獎項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其他五大領域。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小柴昌俊在自傳序言中說,據說宣布之前,1973年諾獎得主江崎告訴記者,1988年諾獎可能授予中微子的研究,結果從當年開始,直到2002年,每年都有記者到小柴家蹲守[6]。 可是,2002年,小柴的諾貝爾演講也介紹了這個工作,引用了這篇關鍵論文[14],並展示了這篇論文所有作者的名字。那為什麼梶田隆章還能以這篇論文再獲諾獎呢? 這是因為小柴本人諾獎的重點是太陽中微子和超新星中微子的探測。
  • 2020年諾貝爾獎名單新鮮出爐!帶你走進南澳州諾獎的「名人堂」!
    說起諾貝爾獎,不得不提的就是南澳州,作為澳洲的「學習之城」,這裡最不缺的就是諾貝爾獎得主! 站在世界頂端,諾獎的得主們通常都是來自世界各個頂級名校的教授和研究人員。
  • 鳳凰獨家 | 我們問了19年諾獎得主一個哲學問題:這個世界會好嗎?
    5月8日,鳳凰網財經總監張濤與美國著名經濟學家、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阿比吉特·班納吉圍繞上述問題展開了一場《危機對話》。作為一名印度裔美國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與妻子埃絲特·迪弗洛共同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三位「在減少貧困人口方面做出卓越研究和貢獻」的經濟學家,班納吉和迪費洛便是其中兩位。
  • 那位相信「水有記憶」的諾獎得主,究竟做了什麼偽科學?
    水之記憶是順勢療法的兩大理論基礎之一,另一個是「同類治同類」,指的是如果一種物質能夠促使健康人產生什麼樣的症狀,那麼它就可以治療有這種症狀的患者。舉個例子來說,兩斤二鍋頭下肚基本上你就躺那裡神志不清了吧?這就對了,以後神志不清的時候就往死裡灌二鍋頭,保證立馬就清爽了。
  • 想一睹「文青」氣質的諾獎得主?來這裡就對了
    一場科學盛宴即將拉開帷幕,前來赴約的是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科學天團」將至,有你要追的「星」嗎? 【兩位2020年諾獎得主是「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