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古屬冀州,簡稱「冀」,戰國時屬趙、燕兩國,因此又有燕趙大地之稱。河北在開國將軍方面,素有「不到保定,何曾見將軍」的說法。河北是十大將軍省,開國將軍數量排在全國第九位,有81位開國將軍(實際78位,王德,河北薊縣今屬天津、範普權,原來屬於河北慶雲今屬山東、封永順,河北大興,今屬北京),軍銜最高的是中將,一位來自河北廊坊大城的孫毅中將,另一位是來自石家莊的韓振紀中將。
廊坊地處北京、天津之間,10個縣均與京津接壤區,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美譽。而石家莊境內的西柏坡,有「新中國從這裡走來」、「中國命運定於此村」的美譽。那麼保定有多少開國將軍,答案是:28位將軍,保定是河北將軍第一市,將軍數量最多。石家莊有韓振紀(中將)等13位將軍,邯鄲開國將軍有5位,唐山有3位開國將軍。
在保定28位開國將軍中,雖然都是少將,不過也是名揚四海,比如白少文將軍,1932年,白志文又因功升為5師師長,在當時陳錫聯、劉亞樓、謝富治等均是團級職務,1955年白志文被授予少將軍銜。其實在保定的28位開國將軍中,有一位是胡姓,他也是河北唯一的胡姓開國將軍——胡友之將軍,他1914生於河北保定市安國。
抗日戰爭爆發後,胡友之參軍,由於有一定的文化,在部隊從事文書工作,擔任政治和宣傳幹事,解放戰爭時期,他曾任第二兵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第二兵團是在1949年6月成立的,下轄三個軍分別為第三軍(黃新廷),第四軍(王世泰,後張達志),第六軍(羅元發),共7萬餘人。以上這三位軍長在建國後,黃,羅兩人分別是授予中將軍銜,而張達志是少將軍銜,二兵團司令員是許光達,解放了蘭州。
1949年8月12日至26日,解放軍在彭總的率領下,開始了規模最大的城市攻堅戰,蘭州戰役。此戰直接敲響了西北馬家軍的「喪鐘」,當時馬家軍主要是青海和寧夏馬家軍,蘭州戰役主要是消滅了馬步芳集團,為解放西北做出了很好的鋪路。在當地還有民謠形容他,「上山的老虎下山的狼,兇不過青海的馬步芳」。
參與蘭州攻堅戰的就是許光達的二兵團,胡友之組織宣傳工作,發動群眾,將在蘭州的馬步芳集團消滅。胡友之將軍,由於表現優異,受到了許光達的嘉獎,升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處長,此後又擔任了總政治部組副部長,1960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雖然,胡友之將軍不是馳騁疆場,攻城拔寨的武將,但是胡友之將軍在宣傳和後勤保障方面做出了貢獻,他除了在蘭州戰役方面表現不俗,而且參與了保衛延安的戰鬥,解放後,為了表彰他的貢獻,授予他少將軍銜。其實這樣的政工將軍很多,他們默默奉獻,是最可愛的人。
保定開國將軍最多,但是前人留下來的財,精神也罷,都會給出我們以庇蔭、厚愛。但財產會花光的,而精神不去繼承與發揚,也會一代代失傳。保定開國將軍多不意味著一勞永逸,更不代表可以等著天上掉餡餅,而是更要緊緊把握住機遇,要「擼起袖子加油幹」,不斷的挖掘將軍精神,只有這樣,紅色景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才能被充分激發,紅色旅遊這把火才能越燒越旺!
我們為河北唯一的胡姓開國將軍胡友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