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消息傳出,京東物流正在籌備明年IPO(首次公開募股)的事宜,估價約為400億美元。交易可能涉及以40億-8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10%-20%股份,考慮在香港或美國上市。
在雙11前就有消息傳出京東有意在年底上市的消息,甚至更早之前也有傳過類似消息,但這些消息都在京東一次次澄清中不了了之,而這次也不例外,在京東的不予置評中,我們再次打消了各種聯想。
不過,京東會頻頻傳出此類消息,並不是沒有原因的,京東發展好、實力越來越強是其中一點。還有就是在順豐通達系集體上市4年後,再加上今年中通的二次上市,處於第一梯隊的快遞企業都蠢蠢欲動。而京東作為一名強大的對手,不由引起看官以及競爭對手對其動向的試探與猜測。
自從在1998年劉強東創立京東以後,隨著京東的發展壯大,在2007年,京東就已著手自建物流體系,並於2012年正式註冊物流公司。京東物流集團於2017年4月25日正式成立。
從京東自建物流到現在,已經13年了,京東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在不久前發布的京東集團2020年第三季報財報中,首次披露了京東物流業務及其他服務的季度營收為104億元,同比增長73%。這個數據,可能與順豐前三季度超千億的營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與單季營收不到百億的加盟制的通達系來看,京東這個成績還是很亮眼的。以京東這樣的增長速度,京東物流未來營收超千億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實力強勁的京東,足以讓順豐和通達系警惕。之所以會有京東上市的消息頻頻傳出,主要是當京東上市以後,獲取大量資金的京東,將會在一次次布局中,露出鋒利的爪牙,向競爭對手出擊。更何況明年是關鍵的一年,是快遞行業下半年的開端。
快遞板塊,有直營化的京東物流,也有加盟制的眾郵快遞;快運板塊有京東快運;再加上倉配供應鏈、京東冷鏈、達達眾包網,京東在全鏈路物流方面將擁有立體化的服務能力。
在這些業務板塊中,都會與順豐通達系爭奪客戶資源,難免會因此時刻注意京東動態。雖然目前京東的市場份額比不上順豐通達系,但當京東解決了虧損問題後,將會出現大幅度的增長,而上市可能是京東基於此考慮的選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