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試點,200多次「小微協商」!這一平臺正式在全省推開

2021-01-08 人民政協網

2020年12月1日,溼潤的空氣中寒意已濃。綿竹市漢旺鎮天池村「有事來協商·院壩協商」協商會議正在召開,村裡25名議事會成員(含7名市政協委員)和村民、攤主代表圍坐於村委會旁的院壩中,圍繞天池村便民綜合市場的規範化管理問題熱烈地交流協商著。

不久前,四川省政協向全省各市(州)、縣(市、區)政協印發《關於全面開展「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標誌著試點一年多的四川省政協「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正式在全省範圍推開。

「建立『有事來協商』平臺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更好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推動市縣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創新舉措。」分管該項工作的省政協副主席崔保華表示,「有事來協商」平臺旨在發揮市縣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是協商於民、協商為民的重要載體。

在前期的實踐探索中,全省16個試點縣(市、區)政協組織積極響應,開展各類「小微協商」200餘次,打造出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微協商品牌」,有效助推了黨政科學決策有效施策、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提升、群眾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成為黨委政府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的重要渠道之一。

■我們的參與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在四川農村,房屋前後的平地稱為『院壩』,在院壩中邊勞動邊商量事情是村民們增進感情、處理問題的重要方式。我們在院壩中搭建基層民主協商平臺,讓基層幹部、政協委員與百姓打成一片,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解決身邊的問題。」在2020年全國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期間,綿竹市政協主席侯光輝以《院壩坐好好說大家事商量做》為題,通過大會發言介紹了綿竹市政協以「院壩協商」推動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的實踐經驗,引起各方廣泛關注。

走進綿竹市漢旺鎮天池村「有事來協商·院壩協商」協商會議現場,記者看到,這個新投入使用的協商陣地、院壩中的涼亭已被賦予了新使命———議事廳。涼亭背後的圍牆上懸掛著鮮豔的「有事來協商·院壩協商」LOGO,醒目位置還以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將12條協商紀律廣而告之。在室內,不僅公示了協商內容、協商主體、協商流程、協商計劃等內容,還專門就村民協商議事歷史發展沿革進行了梳理。

綿竹市漢旺鎮天池村25名議事會成員和村民、攤主代表正在圍繞天池村便民綜合市場的規範化管理問題進行協商。(綿竹市政協供圖)

協商現場,記者發現協商的問題雖然尖銳,但在市政協主持人的引導下,大家針對問題暢所欲言,既反映問題,又有建議意見,還有互動反饋,整個協商過程不躁不急、有理有據,氣氛熱烈有序。通過協商,與會人員形成了制定文明公約、成立清潔隊伍、就近規劃停車區域、收取攤位費等多項共識。「會後,這些共識將及時上報村黨支部審定,同時報漢旺鎮黨委政府備案,市政協還將定期對辦理效果進行監督公示。」市政協委員、天池村協商議事會召集人黃靜介紹。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院壩會』到今天的『院壩協商』,我們的參與感、獲得感越來越強了。」參加本次協商的村民代表楊正榮高興地說,這已經是該村今年第四次開展「院壩協商」活動。通過協商,村上設置了綜合市場、消除了馬路街安全隱患、提升了宜苑小區環境,「院壩協商」已成為該村村民實現「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徑。

■500名新鄉賢參與「小微協商」

綿陽市安州區政協是較早探索政協參與基層治理的基層政協組織之一。

「從2015年開始,我們就通過民主協商的形式,在全區18個鄉鎮(街道)組織各界代表人士共同開展協商活動。」安州區政協主席趙奎介紹,自去年「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試點開展以來,區政協創新建立主席會議成員聯繫常委,常委聯繫委員,委員聯繫各界代表人士的「三聯」工作引領機制,引領全區207名政協委員及各界代表人士開展「百姓提案」「三個走進(進村組、進企業、進現場)」等調研走訪,廣泛開展「流動協商」「微協商」活動等,成為「有事來協商」平臺的中堅力量。

截至目前,全區四級網格化平臺共開展「有事來協商」活動220餘場次,政協委員和基層群眾參與協商5000餘人次,收集意見建議1000餘條,整理反映社情民意150餘條,轉化運用協商成果42項……

「為解決基層幹部群眾對政協工作認知度不高、基層委員信息渠道不暢、委員活動難組織等問題,我們從2017年開始試點片區工委工作。」瀘州市合江縣政協主席李子輝介紹,2019年,趁著「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試點的東風,合江縣政協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原則,以地域相鄰、產業相近、優勢互補的思路,先後在五大發展區分別設立了片區工委,建立了黨組成員聯繫片區工委黨支部、主席會議成員聯繫片區工委、專委會對口聯繫片區工委的工作制度。

在縣委大力支持下,縣政協五個片區工委實現了有人員、有牌子、有陣地、有經費、有制度、有計劃、有考核等「七個有」,解決了「年委員」「季常委」的履職難題,成為有效推動鄉鎮工作的「助推器」。

「我們把創新發展鄉賢文化和『有事來協商』有機結合,希望通過新鄉賢們『賢』的引領、『能』的帶動、『德』的滋潤、『善』的教化、『敬』的尊崇,凝聚起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巴中市通江縣政協主席閆丕川介紹。

去年,通江縣政協創新設立新鄉賢界別,並遴選出8名委員。「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試點工作開始後,縣政協通過在鄉鎮建立議事站、在村(居)設立議事堂、界別委員建立同心議事廳,構建起縣鄉村三級協商體系,開創了常態化、多層次、各方面有序參與的協商議政新局面。近500名新鄉賢在新鄉賢界別委員的聯繫引導下,積極參與「小微協商」,在集體產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許多有益意見,意見採納率達86.4%,帶動發展了通江銀耳、道地中藥材等18項致富產業。

■解好民生實事這道大題

「要做好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增進團結、凝聚人心的工作」「助推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提升」「助推群眾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這是省政協在《意見》中對基層「小微協商」主題的明確要求,也是對一年來各試點縣在探索實踐中經驗的總結。

在成都市雙流區,每天乘坐公交車上下班的市民們最近感覺乘車體驗舒服了不少:「以前運氣好等15分鐘,運氣不好甚至要等半小時。現在最多等10分鐘車就到了,非常方便。」

這樣一個簡單的變化,其實經歷了一個堪稱「複雜」的協商決策過程。去年3月,雙流區委將「公交線網優化調整情況」這一課題交給區政協,區政協旋即將其納入2020年「有事來協商·眾事好商量」協商計劃。

「如何在配車臺數不變的情況下,減少乘客等車時間?為解好這道看似簡單的數學題,我們『總動員』。」雙流區政協主席李德龍告訴記者,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專門乘坐公交車察看線路情況,組織政協委員專題視察區公交新能源站……

為確保所提建議符合民生實際,有較強的科學性、針對性,在實地勘察調研的基礎上,區政協還創新在不同協商層面,對同一議題開展多形式協商———召開全體主席會議成員與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參加的專題協商會議;區政協教育醫衛界別、經濟科技界別組織相關學校、醫院和企業界委員代表開展界別協商;依託全區9個政協街道工委、鎮聯絡委,按照議題與誰有關就請誰來協商的原則,組織基層委員、社區群眾開展「小微協商」。

圍繞該課題,區政協先後召開協商座談會10餘次,350餘人次參與。最終區政協共收集到涉及公交線路優化、運行頻次、站點設置、公交專用道建設等相關意見建議144條,其中96條已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同和採納。

在達州市大竹縣,縣政協委員們將協商活動從會議室移到議題現場,先後圍繞「民營企業招工、穩崗情況」「城管執法工作」「住房維修資金管理及使用情況」等黨政工作重點、社會關注焦點、群眾關心熱點,展開常委會協商、一線協商、面對面協商、「小微協商」等。特別是在委員們得知受疫情影響,大竹香椿遭遇滯銷的情況後,主動召集相關部門、椿農、收購商開展一線協商,引起縣政府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積極吸納意見建議,與椿農們一起渡過難關。

達州市大竹縣政協將協商活動從會議室移到議題現場。圖為在學校操場上就校園周邊安全進行協商。(大竹縣政協供圖)

自省政協印發《意見》以來,全省21個市(州)均積極響應,陸續召開「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工作推進會,在爭取黨委政府支持、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健全制度機制、培育協商文化、加強協調互動等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

省政協主席柯尊平在談及「有事來協商」平臺下一步發展方向時表示,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協商工作的中心環節,引導界別群眾有序表達意見訴求,協助黨委和政府多做宣傳政策、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更好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記者手記:其實,政協就在群眾身邊

又到歲末年初。

參加完川西一區縣政協的「有事來協商」現場會,連夜趕回成都的路上,突然接到一位基層政協委員的來電。

「縣政協已經幫我們把用電的難題解決了,這下我們的養殖場可以如期開張了,投資入股的老百姓再也不擔心啦!」

認識這位委員是在去年赴川南採訪期間。作為全省勞模,彼時她的企業正被縣政協積極引入高山苗族村寨,帶領剛剛脫貧的群眾興辦規模化養殖和庭院養殖相結合的現代農業合作社,養豬養雞,廣種果樹,發展生產。

那是我見過最接地氣、最為樸實的一次協商。村頭的曬穀場上,一塊小木牌,人民政協的會徽在那上面熠熠閃亮,十幾個小板凳圍坐一圈,縣政協主席到場,秘書長主持,委員代表、企業負責人、駐村幹部、村社幹部和本村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共同謀劃著養點兒啥、怎麼養、投入多少錢、收成怎麼樣。

在後來的持續關注中,我得知企業投了錢,群眾集了資,產業進了村,大夥有幹勁,而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縣政協的積極協調下逐一得到破解。難怪委員在電話裡一個勁兒地誇著政協幹部和政協委員。

時隔一年多,烏蒙山深處的那一幕依舊難以忘懷。十來年的政協新聞宣傳工作經歷,我真切地感覺到,中共十八大以來,特別是中央政協工作會議召開以後,四川省政協在全省各區縣搭建的「有事來協商」這一平臺由試點向全面推進,涉及民生的「小微協商」在天府大地漸次鋪開。寒來暑往,政協組織越來越貼近民生,政協委員是越來越貼近群眾。

其實,政協就在群眾身邊。

記者:韓冬

通訊員:郭健

編輯:魏芯蕊

相關焦點

  • 金華多項「小微成長指數」居全省前列
    得益於「無證明城市」、企業開辦「零見面」平臺等改革舉措的推出,金華市進一步降低了市場主體準入門檻,全市市場主體數量不斷創出新高,6月底已突破100萬。2019上半年全市新增小微企業36413戶,同比增長19.76%。截至6月底,存量小微企業273134戶,位列全省第三。義烏、東陽、婺城新增小微企業增速在20%以上。
  • 「證照分離」改革將從自貿區試點走向全省
    遼瀋晚報記者 胡婷婷 攝 繼遼寧自貿試驗區企業享受我省「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便捷服務後,今年,全省企業均將有機會享受這一改革紅利。 「2020年,我省將確保『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在遼寧自貿試驗區順利實施,並適時在全省全面推開。」
  • 泉臺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惠小微企業
    泉臺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惠小微企業 2015-08-25 14:09: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廈門銀行是一家具有臺資背景的銀行。今年7月14日,《泉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開展泉臺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管理辦法》發布、泉臺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啟動後,該行即與臺北富邦銀行溝通,較快完成了授信政策梳理、文件準備、業務流程確定等多項環節,成功為客戶爭取到了來自臺灣地區的低成本人民幣貸款。
  • 廣州將建上海保險交易所南方中心,積極爭創數字人民幣試點
    其中提到,廣州要推動建設上海保險交易所南方中心等,積極爭創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新平臺:將建設上海保險交易所南方中心建議稿提到,廣州將推進一系列金融方面的重大項目和平臺建設。去年8月,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與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越秀區政府合作設立了「數字金融協同治理中心」,通過全國首個在線糾紛「類案批量智審系統」,對網際網路小額借款合同糾紛等進行全流程在線批量審理,真正打通涉網審判「最後一公裡」。今年,廣州市數字金融協會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家數字金融地方組織,成立當日還有5+12個數字金融項目正式落地廣州。
  • 海南全省28個客運站電子客票試點咋樣?乘車流程來啦→
    這也意味著,海南繼2018年在全國率先試點鐵路電子客票後,在道路客運電子客票試點方面再次走在全國前列。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姚建勇說,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是提高道路客運服務質量,改善旅客出行體驗,提升道路客運行業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數據支撐能力的重要手段。
  • 匯聚智慧化解民生難題 四川大竹縣政協舉辦「微協商」活動
    中國網訊「這是百萬竹鄉人民的大事,我們巴不得項目早點落地給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在四川省大竹縣政協近日舉行的「微協商」活動中,政協委員楊眉表示。「這是我縣在『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試點工作中微協商的有力延伸,推動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促進一些問題的更好地解決。」四川省大竹縣政協副主席謝庭均表示,白塔院區建設,事關群眾生命健康,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前沿陣地,「老百姓的事情,讓老百姓自己做主,讓民生工程更得民心。」
  • 工訊速覽 | 8.3 上海全額回撥小微企業工會上繳經費;廣東看直播可...
    視頻來源:「勞動午報」微信公眾號上海全額回撥小微企業工會上繳經費7月31日, 上海市總工會出臺《上海市小微企業工會經費支持政策實施細則》,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對小微企業工會上繳的經費實行全額回撥。這些錢將全部用於支持小微企業工會工作。
  • 社區試點促小微企業融資
    截至目前羅湖已經舉辦了16場「惠易羅湖」系列融資對接會,75家重點企業合計獲得超84億元融資支持。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鮑文娟以社區為試點面對面精準服務「為『穩企業、保就業』,截至7月21日羅湖組共走訪企業144家,其中有融資需求企業83家。
  • 廈門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提升行動見成效 首批五家試點企業通過驗收
    今年4月以來,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全面啟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提升行動」試點工作,優選福建省內6家認證機構和40多家企業參與試點。我市選定了翔安區惠爾潔衛浴等5家企業參與試點。目前試點工作臨近結束,受省市場監管局委託,12月2日,市市場監管局召開「小微企業質量提升行動試點工作驗收會」,對5家試點企業的質量提升工作逐一進行驗收。
  • 深圳召開政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推廣應用現場會,南山這些試點...
    接下來,要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政法委和市委部署要求,推動南山試點經驗在全市「開花結果」,為全國全省全面深化司法領域改革、推動政法智能化建設提供經驗和示範。 2 要抓住重點,準確把握南山試點經驗的借鑑價值。
  • 湖州法院全省唯一試點12368智能服務平臺上線
    原標題:湖州法院全省唯一試點12368智能服務平臺上線見習記者 寧傑 本報訊「歡迎致電湖州中院智能語音服務熱線,我們為您提供案件查詢、聯繫法官、信訪投訴等服務,請問您需要什麼幫助?」剛撥通12368訴訟服務熱線,小劉便按照智能語音提示操作查到了自己的案件信息。
  • 杭州:200個「電力數智網格」覆蓋全城 小微企業辦電時長縮短48%
    杭州:200個「電力數智網格」覆蓋全城 小微企業辦電時長縮短48% 2020-08-14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省餘杭率先試點
    隨著試點工作的逐步鋪開,4月16日,餘杭區舉行浙政釘2.0餘杭試點工作動員培訓會,將面向全區2.3萬政務用戶推廣使用「浙政釘」APP。 原來,在3月26日的全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政府數位化轉型第十次專題會議上,浙江省啟動打造「浙政釘2.0」平臺,餘杭區被列為浙政釘2.0全省首家試點區縣。 相較於浙政釘1.0,新的浙政釘2.0 都有哪些特色?
  • 東陽躋身全省首批 「一碼管地」改革試點
    東陽躋身全省首批 「一碼管地」改革試點
  • 山東印發六地試點經驗,威海一地入選!
    山東印發六地試點經驗,威海一地入選! 日前,山東省城鎮化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文,2017年省政府公布中等城市和Ⅰ型小城市培育試點培育名單以來,全省30個中小城市培育試點,圍繞做大做強縣城,全面加快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夯實城市產業就業支撐,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城市綜合承載力和吸引力顯著提升
  • 全省首個基於5G專網的配電自動化遠程遙控試點在杭州建成
    全省首個基於5G專網的配電自動化遠程遙控試點在杭州建成發布時間:2020-12-13 17:56:46 Sun  來源:杭州網「鴻華C919線鴻華C9190開關遠程遙控成功,開關處於運行狀態。」蕭山供電公司錢江供電所的這一句匯報,標誌著全省首個基於5G專網的架空線一二次融合智能開關遠程遙控試點正式在杭州建成。「融合智能開關的遙控操作,一直是我們電力維護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原來只能通過運行人員現場操作,就算在交通暢通的情況下,從錢江供電所趕到這裡也要開車30分鐘以上。現場操作還需要穿戴安全工器具和登杆,整個進程需要一個小時。
  • 重慶建成「渝融通」民營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中心32個 發放貸款16.4...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2日15時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今(22)日,「讓金融活水直達實體經濟——重慶市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舉行,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主任馬天祿在發布會上介紹,重慶全面推進「渝融通」民營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中心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
  • 【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協商議事小平臺 解決居民煩心事
    【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協商議事小平臺 解決居民煩心事 2021-01-11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都:試點治理「小微」水體成風景 護清江碧水東流
    12月10日,湖北日報新聞客戶端以《宜都:試點治理「小微」水體成風景 護清江碧水東流》為題,報導宜都依託「河長制」,集中開展「小微水體」整治與管護,使小微水體得到有效管理。吳家崗村黨支部書記陳仁斌說:「我們村有127口堰塘,其中8個大堰被列為全市首批小微水體整治項目。」
  • 河北:3年內顯著提升相關行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水平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彥銘)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通知,決定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提升行動的工作目標是,全面複製推廣化工、金屬、機械、光電設備、信息技術等5個行業試點區域經驗成果,力爭3年內實現全省相關行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水平顯著提升。2021年底前,各設區市至少選取1至2個縣(市、區),根據當地經濟產業特點和發展需求,積極開展其他行業試點工作,樹立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