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中
「嗯」和「嗯嗯」的區別
陳武 魏華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
主播 | 張初
場景一:一個男生相親,晚上回來對好朋友說道
「唉,今天又被打擊了」
「咋啦」?
「我跟她發微信,每次打很多字,她要麼只說一個『嗯』,要麼說一個『哦』。」
場景二:女朋友對男朋友說
今天,我們約法三章
第一,我們聊天的時候,不能回我「嗯」,必須回」嗯嗯」;
第二,不能回我「哦」,必須回「哦哦」;不能回我「呃」,兩個「呃」也不行。
關於「嗯」「哦」「呃」「好」……真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
一旦在聊天的過程中,遭遇其中的任何一個字,基本表示「哥(姐)很忙,聊天結束」。
如果,對方是領導,那還好說,領導一般都這樣。
關鍵就是很多時候,對方可能是一個普通的同輩、同事、同學,甚至還是自己的下級,不禁悲從中來,有那麼一秒的失落。
今天,
就為大家講一講
「嗯 」和「 嗯嗯 」背後的故事。
01
疊音更讓人溫暖
小孩子最初會說的詞都是些什麼詞?
沒錯,「媽媽」「耙耙」,基本是疊音詞。
疊音是指音節的重複,是一種很常見的語言形式,普遍存在于姓名和網絡語言之中。
有研究者對25578個人名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大約有3%的人使用疊音姓名,其中女性使用疊音姓名的比例遠高於男性。
研究者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疊音會傳遞親暱和柔美的印象,這種印象與人們對女性的期望一致,但與人們對男性的期望相左。
在網上聊天時,人們也經常使用疊音,比如「嗯嗯」「寶寶」「親親」「麼麼」「萌萌噠」等,疊音會給人活潑可愛的感覺,創造一種充滿童趣的氛圍。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呵呵」。
人們對具有嬰兒特徵的刺激會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表徵,即嬰兒圖式。
疊音之所以會給我們帶來溫暖的感覺,是因為疊音激發了我們的嬰兒圖示。兒童語音與成人語音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在於兒童語音中含有大量的疊音。
而且,成人在和嬰幼兒交流時也更多地使用疊音,如「吃飯飯」「睡覺覺」。
我們對嬰兒的一些獨特特徵總是帶有一種天然的喜愛和偏好,嬰兒的可愛、純真、沒有任何危險,在我們最原始的記憶裡,也在我們繁殖後代的美好憧憬中。
所以,當在微信聊天時,別人回一個字,和回兩個字是千差萬別的。
尤其是回兩個疊音字,會給你一種溫暖的感覺,你會有一種在和小孩子聊天的感覺,會覺得對方更加熱情,更有安全感。
02
字越少,是我越忙的意思
對方回復的字很少,甚至不回覆你,有可能是真的在忙,也可能是必須裝得很忙。
在生活中,常常會聽到身邊的小夥伴說,我好忙啊。
其實,說這些話的時候,殊不知,會引起對方的心理不適。這個世界就你忙,我很閒,是不是?
說自己忙(真的很忙除外),其實是自抬身價的一種表現。
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自己比較重要,意味著有很多人找,意味著獲得的資源很多,意味著自己有目標有追求。
所以,如何委婉地表達出自己很忙,又不讓別人心理覺得不舒服,是一種需要修煉的智慧。
不論是在一對一的聊天,還是在微信群中,如果自己覺得在其中處於更高的地位,那肯定不能多發言。
因為,你發言太多,別人就會覺得你很閒,領導怎麼可能這麼閒呢,那就跟自己的身份不匹配了。
所以,回覆你一個「嗯」或者「好」,表示,已閱,但是對不起,我沒有時間打第二個字了。
03
字越少,是為了證明我能力強
看了上面幾段話,是不是覺得那些回復字數少的人很裝,也很討厭呢?
其實還真不是。
如果是你,到了一定場合和情景,也只能這樣做。可以說一句話的,你可能只說兩個字,可以說兩個字的,你可能只說一個字。
除了剛剛提到的我很忙之外,還因為什麼?
社會認知有兩個基本維度,即熱情與能力。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會覺得這兩個維度在同一個人身上難以兼得。
比如,我們如果經常和一個人一起喝酒吃飯唱歌,就很難再跟他/她一起完成有難度的需要彼此配合的事情。
相反,那些經常得高分,看起來勤奮能幹的人,你多半不願意和他/她一起出遊,一起娛樂。
也就是說,一個高熱情的人卻被認為是低能力的,而一個能幹的人卻被認為是低熱情的,熱情與能力之間似乎是一種相互補償的關係。
在微信交往中也是如此,如果你表現得過於熱情,別人就會覺得你能力很低。
一個天天發「哈哈」「麼麼噠」「萌萌噠」的人,別人會覺得你只會搞笑賣萌,沒什麼實力。
在印象管理中,人們會利用熱情與能力的補償關係來達到提升能力或熱情的目的。
當人們想要表現更高能力時,會降低自己的熱情表現,而當人們想表現出更多熱情時,則會降低其能力表現。
在網絡交往的過程中,展現自己的能力還是熱情往往取決於對象的地位和自己關係維持的動機。
當然,情商高的人,會適當去平衡熱情與能力的關係。
即便自己比較牛,在表現出自己有能力的同時(比如,發言不多),又不失熱情(偶爾賣個萌,來一發表情)是極好的。
即便自己比較弱勢,也不卑不亢,不一味地「嗯嗯」,偶爾裝一下高冷,也未必是件壞事。
嗯嗯,點個讚吧?!
【品讀】去做你害怕做的事,去見你害怕見的人,這就是成長
【品讀】真正成熟的人,都是什麼樣的?
【品讀】只想找個聊得來的人在一起
【品讀】更可貴的是矢志不渝的堅持
《品讀》(月刊)是全國十佳文摘期刊,刊物從人物視角出發,保持淵博靈動的風格,著力表現當代人相通情感和時代的人文趨向,傳播最具價值的時代信息,營造可讀、可品、可藏的「人文精神家園」,品味四季,讀懂人生。
主播:張初
作者:陳武 魏華
來源:《品讀》11期
摘自《中外文摘》2017年第2期
主編:孫愛東
編輯:張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