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有很多足以讓人自豪的發明創造,即使在一些似乎是無足輕重的領域,也能夠充分體現出我們中國人特有的聰明才智,像兒童喜愛的「七巧板」「幻方」「九連環」等益智玩具,不但為國人所稱道,而且在世界各地也有廣泛的影響。比如「七巧板」,被外國人稱之為「唐圖」,據說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後流放到荒島上時,還常常擺弄這個玩具,且津津有味,樂此不疲;又如「幻方」,傳到國外以後經過改造,被稱之為「魔方」,並風靡全球。相比之下,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益智玩具——我們名之曰「中國古環」(或「拓樸益智環」),儘管有著無數奇妙的「變化」,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數學奧妙,但除了「九連環」外,其它數十種環類玩具,似乎並不像「七巧板」「幻方」那樣被世人所熟知。
中國古環類益智玩具的發源甚早,可以上溯到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據《戰國策·齊策六》記載,秦國曾派遣使臣攜「玉連環」到齊國,對齊君王后說:「素聞齊國多智慧之士,這個連環,你們能夠解開嗎?」齊君王后以玉連環遍示群臣,竟無人能解。面對如此難堪的局面,齊君王后急中生智,「引椎椎破之」,——然後對秦使說:「你看,我已經把它解開了!」在這個玉連環裡,包含了秦、齊兩國之間的很多政治矛盾和鬥爭,齊國這種「特殊解法」,是利用外交手段表明本國的態度和立場,是對輕蔑與挑釁的回擊。這已不是單純的遊戲。如以遊戲論,則齊國的這種「解法」,實在是一種「無賴行為」,是嚴重的「犯規」。不過,因為這則歷史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當時「連環類」玩具雖已產生,但知道解法的人是不多的。否則,以齊國之「多知(智)」,不會以「引椎椎破之」的無可奈何的辦法來解此難題。到了元代,雜劇作家鄭德輝以這段故事為素材,創作了《醜齊後無鹽破連環》雜劇,在這齣戲裡,「無鹽娘娘」以其過人的聰明才智,易如反掌地解開了玉連環。這反映了元代時連環類玩具已很流行,並且能夠拆解的,已大有人在了。連環類玩具的拆解方法極為複雜,找不出其中的規律,簡直無從措手,所以人們便以能解連環來比喻聰明、智慧、機敏、靈巧、善解疑難等。宋代周邦彥《商調·解連環·春景》一詞中,有「信妙手,能解連環」之句,不僅是贊詠「妙手」,更是對聰明頭腦的讚嘆。據《西湖老人繁盛錄》中的記載,南宋時,都城臨安(今杭州)的集市中,便有出售「解玉板」的雜貨攤,這「解玉板」,我們以為當系玉連環一類的玩具。由於以玉製作連環類玩具工藝複雜、造價高,且不慎失手墜地極易損壞,所以後來多改由金屬材料製作。九連環及其它連環類玩具一般是以紫銅絲、黃銅絲或鐵絲製成。以九連環為例,它有一個狹長的釵(又稱「柱」),一端為半環形,向上稍稍翹起,另一端為手柄。釵上套九個圓環,這九個圓環用九根鐵絲次遞相聯,九根鐵絲的下端為一塊長方形的木板或鐵板(早期當為玉板,此或系「解玉板」一名之由來),板上鑽九個等距離的小孔,九根鐵絲分別穿在九個孔中,上下可以活動。九個連環可以從釵上拆解下來,也可以再套上去。九連環未必非「九環」不可,之所以用九環,並成為「定製」,想因「九」乃陽數之極,用以表示「極多」的意思。九連環的「九」字,因確係九環,好像是實指了,不過這個「九」字,還有「極難」的意思在裡面。齊君王后「椎破之」的玉連環,未必是九環,已使齊國智能之士無法拆解,則環而至九,其難度之大,不遑言矣。再則,九連環有九環,恐怕還有一個數學上的原因,就是,環越少,解之越易,而每增一環,其拆解的次數就要以(n指環數)倍數論,九環時,已充分表明了它的拆解難度(276次),其費心、費力、費時,人們尚可忍耐,不致於影響了拆解的興味。如再增一環,已極費時力,多至20環時,要拆解524287次,則拆解旬日,恐怕也未必完成,則此種連環類玩具,將變成「刑具」了!九連環在清代最為流行,《紅樓夢》第七回裡寫到了這個玩具。乾隆間刻本《霓裳續譜》中錄有《九連環》小曲,云:「有情人,送奴一把九連環,九嚇九連環,十指纖纖解不開,拿把剪刀來,剪也剪不開。」可知九連環是閨中女子喜愛的玩具,是以男子以之作為禮物,送給情人,暗含「解不開」「剪不開」的柔情蜜意,以喻二人感情如同九連環之環環相扣。九連環之外,人們熟知的還有「歧中易」。民間俗語云:「解不開歧中易,卸不下九連環。」推想歧中易產生於金屬連環流行之後。它的形狀像一架用連環連接起來的雲梯,釵作桃形而端凹進桃形體內。據我們的研究,歧中易與九連環有很多相同的數學性質,當系九連環的變體。九連環主要是環「做運動」,而歧中易則主要是釵「做運動」,玩起來異常有趣。 「鼎環」「壽環」也較為常見,根據它們的拆解原理,可以把很多對稱的或不對稱的漢字製成連環玩具,我們稱之為「漢字益智環」。「孔明鎖」「韓湘子花籃」「關公進城」「蝴蝶對頭飛」「蛇環」等是形制精巧、拆解複雜而有趣的連環玩具,能夠充分體現出其「拓樸學」性質,是讓人廢寢忘食的玩具。文獻對這些連環類玩具絕少記載,這些奇妙無比的玩具,千百年來,始終在民間流傳。哈爾濱有一位名叫賈景陽的老人,時年90來歲了,年輕時代就沉迷於連環類、繩套類等智力玩具遊戲,多年來,他搜集、製作、改進、創新,已掌握有40餘種,並冠以趣味橫生的名字,如「十大元帥點兵」(即「十階歧中易」)、「哥倆好」、「姐妹相連」、「步步登高」等。這是一筆無比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近幾年來,我們從數學的角度,對這些連環類玩具進行研究,發現了許多奇妙的性質,挖掘出許多數學奧妙。其實這類研究國外早已進行,16世紀中葉,義大利人卡丹便描述了九連環,並試圖解開其中的奧秘。俄、英、法等國的數學家也曾屢次提及九連環這一讓人迷惑不解的「中國魔環」。我們沿著他們的足跡,進一步探討,給出了計算「招數」的表達式(參楊世明、王雪芹著《數學發現的藝術》第12章,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但僅「發其端」。近兩年,我們通過一套科學的數學符號和深入的結構分析,為若干連環玩具建立了「數學模型」,發現了中國古環中蘊含著的許多美妙的數學規律。這讓我們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 「中國古環」是我國特有的傳統遊戲玩具,它們充分運用了數學拓樸學原理,是我們祖先的一個值得驕傲的發明創造。這類玩具,老幼皆宜,既練手眼的敏捷,又練頭腦的思維,同時還可以作為生日、節日的禮品饋贈親友,以增加其喜慶氣氛。作為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我們應當珍惜之,發展之。尤其是「洋玩具」充斥市場的今天,推廣祖國的傳統智力玩具,其意義尤為重大。——本文刊於《文史知識》2001年第3期「文化史知識」欄目
感謝您對本刊的厚愛,2020《文史知識》繼續貼心陪伴您,忙碌中別忘了訂閱哦:
一、去往郵局徵訂,郵發代號2-271。
二、諮詢伯鴻書店購買,聯繫電話:010-63458912、010-63265380。
三、北京的讀者可以去往三聯韜奮書店、萬聖書園、伯鴻書店購買(伯鴻書店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太平橋西裡38號中華書局一層)。
四、需要網上購買的讀者,請登陸「雜誌鋪」網站(www.zazhipu.com),京東商城中華書局官方旗艦店(http://mall.jd.com/index-84097.html)然後在搜索欄搜索「文史知識」,即可看到《文史知識》的訂閱信息,按照網站購物流程購買即可。
五、集體訂購電話:010-63458229。
六、您也可以添加《文史知識》的微信公眾號「wszs1981」及時獲取《文史知識》的更多信息!徵訂在即,請千萬別錯過。
七、敬告讀者:自2018年7月1日起,《文史知識》編輯部不再接受任何購買諮詢,如欲購買《文史知識》新刊、過刊、歷年合訂本等銷售問題,敬請致電中華書局伯鴻書店(010-63458912、010-63265380),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
《文史知識》(月刊)郵發代號2-271,每月1日出版,定價15.00元,全國郵局均可訂閱,國內統一刊號 CN11-3153/K
國內發行:北京報刊發行局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002-9869
國外發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
郵局匯款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太平橋西裡38號《文史知識》編輯部收 郵編:100073
電話:010-63458229
(郵購 每冊15元,掛號每次另加3元)
微信號:wszs1981
QQ群:713071938
新浪微博:@文史知識雜誌
官方網站:中華書局/文史知識
投稿郵箱:wszs@263.net.cn
電話:010-63397473
010-63458229
• end •
大專家寫小文章
準確、生動、有用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知識性、趣味性、學術性兼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