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救盡救 救急救難 博山交警事故救助基金墊付超過20萬

2021-01-08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越 通訊員 高超 尚思奇 淄博報導

近日,曲某某駕駛小型普通客車順淄博市博山區鍛壓廠新橋由西向東行駛至博山區沿河東路夏家莊農村信用社路口處時,與司某某駕駛的二輪電動車相撞,事故造成司某某身受重傷,被緊急送往淄博市第一醫院搶救。經診斷司某某腦挫傷、硬膜下血腫、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生命垂危,高額的搶救費用讓司某某的家人焦急萬分,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博山大隊救助服務站民警在了解到司某某實際困難後,靠前一步,主動作為,在第一時間按照有關規定幫助其申請道路交通救助基金。經救助辦快速審核審批後,為傷者墊付了10萬元的搶救費用。僅11月份,博山區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傷亡受害人7人次,其中搶救費用墊付5人次,喪葬費用墊付2人次;救助特殊困難家庭補助2人次,救助金額4萬元,總墊付金額208967.35元。

為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後都無力承擔事故損失陷入困境,博山交警大隊積極完善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通過開闢綠色通道及時救助受害者,先行墊付搶救費用,充分發揮了救助基金應救盡救、救急救難的作用,進一步強化了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作用,讓身處困境的交通事故受害人都能得到關愛和溫暖,全力保障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積極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樹立了良好的博山交警形象。

相關焦點

  • 應救盡救、救急救難 博山事故救助基金單月墊付超20萬
    淄博12月17日訊 事故救助基金在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多元化解事故矛盾糾紛方面,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記者從博山交警了解到,僅11月份,事故基金總墊付金額已超20萬元。近日,曲某某駕駛小型普通客車順博山區鍛壓廠新橋由西向東行駛至博山區沿河東路夏家莊農村信用社路口處時,與司某某駕駛的二輪電動車相撞,事故造成司某某身受重傷,被緊急送往淄博市第一醫院搶救。經診斷,司某某腦挫傷、硬膜下血腫、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生命垂危,高額的搶救費用讓司某某的家人焦急萬分。
  • 扶危濟困 救急救難——司法救助暖人心
    扶危濟困 救急救難——司法救助暖人心 2020-11-24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州持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 墊付4561.7萬元救急難
    孟靜到醫院走訪事故傷者「感謝咱們公安交警部門,這救助基金真是救命錢,救了俺父親,幫了俺全家。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就是依法籌集用於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喪葬費用、部分或全部搶救費用的專項基金。我市於2014年正式啟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十三五」以來更加秉承「救急難、保平安、求穩定、惠民生」的工作思路,持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制定管理辦法,簡化資金使用程序,規範社會救助基金的管理運作模式。
  • 東營市交警直屬二大隊民警及時救助事故傷者 心繫人民把職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通訊員 劉志華 東營報導近日,在東營市東營區太行山路082號燈杆附近發生一起兩車相撞的道路交通事故,李某某被事故中的一輛小型轎車撞傷。接到報案後,東營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直屬二大隊事故民警迅速到場處置,傷者被送往醫院搶救。後經醫院診斷:車禍造成李某某閉合性顱腦損傷重型、創傷性硬膜下出血、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多發性大腦挫裂傷、肋骨骨折、腦脊液耳漏、頭皮裂傷、創傷性氣胸、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礙、電解質代謝紊亂等多重疾病。
  • 全省救助管理機構「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進行中,救急救難應救...
    「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進行中,救急救難應救盡救.mp302:21來自湖北之聲FM1046襄陽的救助行動今年11月下旬,全省民政部門及其救助管理機構展開一年一度「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對過街通道、橋梁涵洞等生活無著的流浪人員滯留地帶進行反覆拉網式巡查搜救
  • 老倆口遭遇車禍為醫療費犯難 事故救助基金為他們墊付八萬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懷磊 通訊員 劉坤老倆口遭遇車禍傷勢嚴重,卻為醫療費犯了難,幸虧臨清交警伸出援手,開啟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綠色通道」,墊付近8萬元醫療費,為他們解了燃眉之急。事故發生在11月18日,臨清市唐園鎮的張老先生和老伴駕駛電動車在林潘寨村南北公路,與一輛對向行駛的轎車發生碰撞,導致兩人嚴重受傷,被緊急送往醫院。經診斷,張老伯身體多處骨折、頭部受傷,他老伴也因傷勢嚴重、失血性休克,一直處於昏迷狀態。
  • 克拉瑪依檢察:扶危濟困、救急救難,打造司法救助社會治理新格局
    克拉瑪依檢察:扶危濟困、救急救難,打造司法救助社會治理新格局 2020-11-12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救援英豪》在災害和事故現場,救災救難的救助隊員的身姿!
    《救援英豪》描述的是在災害和事故現場,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全,救災救難的救助隊員的身姿。在孩童時期曾經得到RESCUE隊員的救助,受到那次事故的影響,後來經過一番努力當上了消防官。劇情介紹:該劇以橫濱為舞臺,是一部描寫接受嚴格訓練年輕人們的青春、挫折和珍惜生命的原汁原味的作品。
  • 應救盡救!5萬元救助金,跨越兩千公裡送往雲南扎六寨……
    去年以來,相城區檢察院將司法救助工作融入脫貧攻堅大局,由「坐等送案」向「上門問案」過渡,對受到侵害但無法獲得有效賠償的救助對象提供主動司法關懷,幫助他們擺脫生活困境。截至目前,共發放救助金46.3萬元,幫助39個貧困受害人家庭擺脫困境。
  • 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申請道路交通社會救助基金?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玉凡 通訊員 史萌萌交通事故事故猛於虎。交通事故發生後,高額的救治費用讓很多家庭陷入困境,甚至傾家蕩產。那麼,當不幸遭遇交通事故時,該怎麼辦呢?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膠州灣高速公路大隊在事故處理中全力協助當事人申請到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幫助群眾渡過難關。
  • 事故中受重傷醫療費成難題!莘縣交警幫他申請到近10萬救助基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懷磊 通訊員 紀桂民 吳東華不幸遭遇交通事故,面對家庭困難,醫院救治費該咋解決?近日,莘縣交警大隊事故科處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時啟動事故救助基金,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這起事故發生在11月13日16時40分許,秦某某駕駛魯P3***M號小型轎車,自南向北行駛至妹仲某某村處時,與自東向西行駛的劉某某駕駛的二輪摩託車發生側面相撞,致劉某某受傷、兩車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發生後,民警第一時間出警,認真細緻勘察事故現場,了解事故情況,詢問傷者狀況。
  • 救急救困送上冬日溫情——資源法院舉行2020年國家司法救助金集中...
    救急救困送上冬日溫情——資源法院舉行2020年國家司法救助金集中發放儀式 2020-12-1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黃」救「小藍」
    監控視頻還原事故現場高新交警大隊接到警情後,立即調派民警趕往事故場處置,並撥打120、119聯繫相關部門臨場救治,在附近巡邏的警力聽到此警情後向此處增援。摩託車為何「詭異」搖擺頭盔救了騎手一命通過視頻可以看到,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有身著黃衣的美團騎手迅速將車停至安全區域,一邊示意過往車輛靠邊行駛,一邊疾步跑向熊熊燃燒的事故地點,在火場中拼命拖出傷員。
  • 河南省首個社工互助關愛基金成立 將秉承著「救急救難 關愛互助...
    2021年1月5日,河南省首個社工互助關愛基金——「金水社工關愛互助基金」,在金水區慈善總會正式成立了。該基金自2020年「鄭州慈善日」活動期間發起,在金水區慈善總會的支持和指導下,金水區社會工作發展中心、金水區社會工作協會積極動員、精心組織,各社工機構、廣大社會工作從業者和社會愛心人士踴躍捐款,共募集到68860元作為初始基金。
  • 有用、會用、敢用,急救「神器」方能救下更多生命
    同一天,AED在深圳救下了兩條人命,在感嘆它「救命神器」的稱號名不虛傳時,也要為兩位在「黃金4分鐘」內及時出手的施救者、儀器操作者點讚。公共場所有沒有AED,有多少AED,正逐漸成為檢驗一座城市基礎設施是否完備的一條新標準。今年9月,在北京地鐵13號線霍營站,一名男子突然倒地,雖然在急救人員到場前有熱心市民對其進行了心肺復甦,但男子最終因搶救無效離世。
  • 《湖南省現場救護條例》頒布實施 解決「不會救、不便救、不敢救...
    針對目前現場救護「不會救、不便救、不敢救」的難題,該《條例》從構建急救知識技能普及網絡、完善急救設施設備、鼓勵保護救人者善舉等方面出發進行支持引導,構建「現場-院前-院內」急救全鏈條的法制保障。《條例》對於進一步規範公民有效開展現場救護,及時有效搶救急危重患者意義重大。
  • 抓住「4-6分鐘」 第一目擊者「會救敢救」很重要
    服務臺位於出發層兩側,從確認病情到AED投入急救,整個過程不會超過3分鐘。在杭州主城區範圍,經院前急救,最終患者在被送達醫院之前恢復自主循環,即復甦成功的概率在7%左右。這一數據雖然在國內較為領先,但相比歐美等發達國家心搏驟停高達20%-30%的院前復甦成功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救或不救?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救或不救?,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二、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那麼該不該救?   心肺復甦確實有可能造成患者受傷,但受傷總比死亡要好。如果患者發生心跳驟停,不按壓,患者必死無疑。而且法律是公正的,好心人和見義勇為者將會得到法律的支持。   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 「小黃」救「小藍」 上演教科書式營救
    危急時刻,一名路過的黃衣外賣員迅速停車衝向事故地點,拼盡全力將受傷人員拖離火場。由於施救及時,被救外賣員目前已經脫離生命危險。談到自己奮不顧身的救人舉動時,張德江直言當時沒有考慮太多。「人命關天,救人是第一位的。就算外賣送晚了得個差評,也無法與生命相比。」
  • 較真| 救女友還是救媽,國家給出答案了?
    簡單概括不作為犯罪,就是6個字:應為、能為、不為。 三、這道題要注意的,其實是「女友」與「妻子」之間的區別:若「女友」換成「妻子」,則「不作為犯罪」無法成立 這道題中,甲對於母親負有救助義務,這種義務來自於扶養關係,即所謂「應為」,依據題目「能救出母親」,即所謂「能為」,而不為,轉而救助在法律上不具備法律救助義務的女友,所以構成不作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