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早已成為網際網路熱門詞。一些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 CEO,都以「產品經理」自居,比如,馬化騰自稱「騰訊最大的產品經理」,丁磊認為「自己更像產品經理」, 創建小米的雷軍,更是被冠以「雷布斯」這一超級產品經理的綽號。
然而,產品經理這塊網際網路的「香餑餑」,傳統企業好像並沒有嗅到它的香。很多傳統企業甚至沒有設置產品經理的崗位,類似的工作是由技術人員去兼任。技術雖可以轉化為產品,但並不代表著產品本身。不懂產品的人做產品,很有可能對消費者根本痛點不求甚解,最終讓產品變成沒有市場的「四不像」。
圖:穀倉爆品學院院長洪華
新國貨崛起的趨勢下,傳統企業若跟不上時代腳步,產品抓不住消費者,不僅會有可能「地位不保」,還會錯失國潮崛起的時代紅利,更別提彎道超車。對此,小米生態鏈唯一的爆品學院——穀倉爆品學院院長洪華認為,傳統企業更需要「產品經理」, 品牌老大要先當好「首席產品經理」,才能架起與用戶的溝通橋梁。
老大應該是首席產品經理,能帶隊找到「產品最優解」
「產品經理」如此重要,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它?穀倉爆品學院(以下簡稱「穀倉」)給出了「產品經理」的定義:「綜合考慮市場、用戶、技術、政策法規,協調研發、設計、生產、營銷、財務等各職能部門的人員,找到產品最優解,實現產品目標,實施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產品經理,應該是綜合平衡及管理後,能夠帶領團隊找到「產品最優解」的人。
圖:穀倉爆品學院洪華院長在「2020海英人才系列活動」解讀產品經理
什麼是「產品最優解」?對此,穀倉洪華院長用「兩高兩低」加以解釋:即用戶投入低,用戶收益高;企業投入低,企業收益高。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除了產品能力本身,「產品經理」這個角色也要擁有絕對的決策權、聚攏優勢資源的能力等。如果企業掌舵者是這家企業的「首席產品官」,毫無疑問,能夠極大提升將產品做爆的成功率。比如,被業界稱為「爆品孵化器」的小米生態鏈,其生態鏈企業CEO多數都是自家產品的「首席產品經理」,他們多數沒有MBA等商學院背景,但都有著豐富的產品實戰經驗和理解。
當然,即便CEO不是產品經理,也不意味著企業就做不好。比如,馬雲不是產品經理,但依舊把阿里巴巴做成了世界知名企業。石頭科技聯合創始人毛國華認為:如果CEO不是產品經理,一定要請一個非常優秀的產品經理,充分授權,讓他在產品領域擁有類似CEO的權利。
不怕「不知道怎麼做「,最怕「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穀倉洪院長曾舉過一個例子:某位傳統企業家發現,自家的產品銷量逐年下滑,他第一反應很有可能是:我的銷售部不給力。他並沒有意識到,銷量下滑的問題出在了產品身上,之前成功過的產品思路,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當下的真實需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意味著企業家就不知道如何「對症下藥」。因此,對傳統企業家而言,讓自己快速成為一名懂產品的「產品經理」,更為急迫。
對於有過輝煌戰績的傳統企業家而言,他們的製造實力、渠道基礎毋庸置疑,但對於如何打造出一個真正引爆當代消費市場的產品,卻少了幾分把握,這也與疏於產品研究,缺乏消費者、市場理解不誤關係。所以,對於企業家而言,武裝好「產品大腦」尤為重要。在當下的市場語境下,意味著要具備「爆品思維」。
圖:穀倉爆品學院院長洪華
為了讓幫助企業家補齊爆品思維,穀倉對小米生態鏈企業的爆品打造經驗進行總結提煉,去掉僅適用小米個性化的打法,萃取了一整套,具備可複製性、經過驗證的爆品方法論,為企業家賦能,幫助他們成為一名「產品家」。為什麼是小米生態鏈?縱觀商業戰場,打造出一兩款爆品的企業不少,但持續穩定打造現象級爆品的卻不多,小米生態鏈就是典型代表。被稱作「爆品孵化器」的小米生態鏈的爆品遍布食品、生活用品、電子產品等領域,對眾多傳統企業而言,有著非常強的可借鑑性。
成就有謀略的「指揮官」,也培養能打的「特種兵」
企業在商業環境中爭奪爆品席位,和上戰場打仗別無二異:既需要具備謀略的指揮官,也需要「能打」的特種兵。
在指揮官的培養上,穀倉將總結提煉出的「小米爆品三戰略」,即用戶戰略、流量戰略、爆品戰略三大戰略傳授給企業家,並從爆品養成的各大關鍵節點發力,幫助他們精準定義產品,了解市場環境、進行營銷推廣、塑造品牌形象等,培養其成為一名真正的「產品家」,以更高效的作出商業決策,成功打造爆品,抓住新國貨崛起的時代機遇。
除了培養企業家成為「產品家」外,穀倉也致力於培養更多的「苗子」成為一名能打的「產品經理」特種兵:既對企業中層進行手把手的產品經理能力培養,也會採用漏鬥模型孵化出「產品經理潛力股」。「漏鬥模型」為:首先從產品創新創業社群中選擇有潛力的對象進行系統性培訓;其次將表現優異者送入孵化器,幫助其孵化出好產品;對孵化出的好產品進行一對一加速,最終將其打造成爆品。截止目前,穀倉已孵化累計137個產品團隊,7家小米生態鏈企業,近70個團隊的產品已經在小米商城、小米有品、天貓、京東等渠道上銷售。
如今,新國貨崛起是大勢所趨,固有的市場格局正在面臨衝擊,已經到了傳統企業不得不變的時候了。此時此刻,傳統企業更需要一個真正具備爆品打造能力的導師角色來授以漁,從底層邏輯層面上賦予傳統企業爆品打造的能力,不被時代落下,甚至實現彎道超車。
穀倉的角色,更像是一名「吹哨人」,讓更多傳統企業家意識到「產品經理」這一角色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成為「產品家」,並在企業人才體系中加大產品經理思維培養及人才引入,讓企業多年來的行業沉澱、前沿技術成果、強有力的銷售渠道,能夠通過「爆品」這一介質,得到最大程度的價值體現,讓真正的好產品能夠抵達消費者手中。當中國有無數享譽海內外的「爆品」被認可時,也將會有更多的國貨品牌成為國際品牌,向世人展示中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