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周浦康醫 ,作者李凱
周浦康醫
周浦醫院康復科信息分享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之一,
是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
哪些人需要關愛自己的關節?
人到中年腿先知,突然走不長了,
上下樓梯困難了,夜間被疼痛喚醒了,
也許是膝骨關節炎找上了你,
那麼,如何保護好自己的關節?
一起來了解下!
前世:逐年受損的軟骨
房子年久失修,牆皮就會慢慢脫落,漏出紅色的磚塊。我們的關節軟骨就像牆皮一樣,包裹在我們骨頭的表面,能夠潤滑關節,分散關節壓力。
膝骨關節炎的發生就像未妥善保護的房子一樣,軟骨會在不同因素下慢慢磨損。繼而出現一些列的臨床症狀:疼痛,腫脹,彈響,甚至畸形等。
正常的關節軟骨 VS 磨損的關節軟骨
正常
異常
壓力-軟骨磨損的罪魁禍首
走路的過程中,不斷有壓力向我們的膝關節傳遞。其中,60~80%的負荷會在內側間室傳遞。所以,任何引起我們膝蓋壓力增大的因素,都會加速我們軟骨的磨損,例如過重的身體,重體力勞動。
另外膝關節本身抗壓能力降低,也同樣如此,例如我們膝蓋受到損傷,長期居住在潮溼的環境。
今生:膝骨關節炎如何防護?
減輕體重
體重過重使關節壓力倍增
控制飲食攝入量
口味清淡,不偏重
改善環境
膝骨關節炎外因:氣候異常與居住環境異常
順應季節變化,添衣、加被、減少 室外活動
避免空調直吹,室內溫度不易太低
避免額外負重
女性常穿的高跟鞋會加重膝關節壓力
多穿平底鞋,減輕膝關節負荷
罹患膝骨關節炎,避免重體力勞動
肌力鍛鍊
加強肌力訓練一定程度上能夠穩定膝關節穩定性,改變關節面應力分布,進而緩解患膝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
膝關節分為:伸膝動作和屈膝動作
選擇體位:坐位下伸出膝蓋(做屈膝就趴著),維持5到10s,這個一個動作。
每個10個動作位一組,每次2到3組,隔天一次。
病情較輕患者患者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負重。
活動度訓練
一種通過緩解患膝僵硬程度、改善關節活動範圍,以減輕患者疼痛症狀訓練方法。
症狀較為嚴重患者,可以藉助設備被動活動。
對於一般情況較好、能夠完成部分主動活動的患者,鼓勵他們進行主動鍛練。
走路鍛鍊身體簡單有效,建議每分鐘內不超過100步和鍛鍊時間不超過1小時。
避免長時間快步走,以免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能夠增強患者的有氧代謝能力,提升軀體耐力水平。
水中運動是利用不同的浮力和流體阻力對人體進行不同的運動訓練,比如遊泳。
低強度的水下運動有助於軟骨自我修復。
每日一次,每次30min功率自行車與慢走也是很好方式。
溫馨提示
任何的運動都是基於您的病情狀況,
如果運動過程中
您有任何不適的症狀請停止。
周浦醫院
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原標題:《世界關節炎日|了解膝骨關節炎的「前世今生」 ——助您更好康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