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葫蘆娃圍毆過是檢驗動漫角色是否有名的唯一準繩。
作為本土幫派,葫蘆七兄弟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在動漫世界他們總是不合時宜的出現,處理完這個英雄後又開啟新篇章,讓那些國外乃至國內的動漫英雄盡折腰。
就如同著名攝影師冠希哥在美國LA被ganster圍困,需要300塊回國。再囂張的動漫英雄在葫蘆娃宇宙裡也休想全身而退。
因為在葫蘆娃宇宙裡只存在葫蘆娃和其他,縱然強大如變形金剛,在葫蘆金剛面前也要服軟,在葫蘆娃的圍毆中留下那句著名狠話「你也配叫金剛,你也敢叫金剛。」
舊社會有三座大山,壓得窮苦百姓喘不過氣來。而在動漫界卻有七座大山,縱然有千般的不服氣,也不敢造次,否則這幾座大山分分鐘教會你如何做人。這是如假包換的大山,對付蠍子精和蛇精都只是小兒科,感覺上來了,孫悟空來了都不好使。
他們是真正的動漫暴徒,真正的規則挑戰者。他們無縫遊蕩在各種宇宙,然後又無縫地變換成葫蘆娃宇宙,得虧那個年代漫威還沒有什麼名氣,否則鋼鐵俠、美國隊長之流都要給葫蘆娃們祭旗。
漫畫界亂不亂,葫蘆娃說了算。
我曾經有一本漫畫書,依稀記得是葫蘆娃大戰外星人,那是我童年時代唯一的一本小人書。後來跟我的童年一樣,隨著年齡長大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有段時間我非常努力地去回憶那本小人書的劇情,但是就是想不起來。
每每談論起葫蘆娃,我都會津津樂道地提及此事,希望能和別人引起共鳴,但是那令人興奮的場景始終沒有出現。可能我是這個世界上少有的幾個知道葫蘆娃與外星人戰鬥過的人,就像99年發生的那件事情,瞞住了所有零零後,也瞞住了大部分八零九零後。
我曾經以為這是很多孩子共同的記憶,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原來那個年代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一本小人書,相同點是主角都是葫蘆娃,不同點是挨揍的人千奇百怪。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孩子眼中有一千個葫蘆娃。
在那個日本動漫席捲全球的年代,葫蘆娃以少有的沉穩保持著國漫該有的牌面。早在抗日神劇橫行之前,葫蘆娃們就已經開始了另類抗日。
科學造就了阿童木,而玄學成就了葫蘆娃,縱然阿童木有十萬馬力,七大神力,在葫蘆娃面前也屬實是弟弟。葫蘆小金剛也同樣集合了七種葫蘆娃的力量,在他祭出寶葫蘆的一刻勝負就已見分曉,縱然阿童木有千般本事,也躲不過這吞噬天地的力量。
聖鬥士挑戰葫蘆娃那純粹是自不量力,能贏得了黃金十二宮,但絕對贏不了葫蘆娃。在葫蘆娃宇宙裡,只有一個葫蘆娃宮,誰來到這裡也難以逃脫被群毆的厄運。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即使像小強一樣的狠角星矢,看見葫蘆娃也只能抱頭鼠竄。
作為日本超人的門面擔當,奧特曼可能在日本能獨當一面,但他那一套在中國就變得不太好使。葫蘆娃可沒有日本怪獸的那點耐心,非要等著奧特曼胸前的燈開始閃爍才著急著輸出,最後被奧特曼反殺。既然改變不了被圍毆的結果,那不如儘早的束手就擒。
魂鬥羅夾在中間就變得極其尷尬,論輸出他比不過阿童木,論抗揍他比不過聖鬥士,論體格他比不過奧特曼,但是論不自量力他確實屬第一。拿著機槍幹葫蘆娃這可能是一次壯舉,就一個三娃都是他們難以逾越的高山。他幹葫蘆娃這屬於行為藝術,一般人都難以理解。
在葫蘆娃宇宙,美國代表隊也當然不甘示弱。
變形金剛和金剛葫蘆娃究竟誰更剛本來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但在葫蘆娃宇宙裡這也變得毫無懸念。葫蘆娃總是很合時宜的用尿戲耍妖怪,但是對變形金剛來說這一泡尿就可能被尿短路,他們是變形金剛的剋星。迫於葫蘆娃的淫威,連紅蜘蛛都被嚇得皈依佛門,在少林寺孤獨終老。
在國際上,葫蘆娃賺足了面子,在國內他也是無人敢惹。
《西遊記》是葫蘆娃們最常光顧的副本,同樣打遍古今中外各路神仙的孫悟空是他們的死敵。這是必然發生的一場較量,同樣的戰鬥風格讓兩幫人勢同水火。就像美國的血幫和瘸幫,吵得再兇最後還是要拿出實力來戰鬥。
在葫蘆娃的威脅下,西遊宇宙達到了空前的團結,親師兄弟的孫悟空和豬八戒聯合對抗葫蘆娃。就連西遊宇宙中的反派紅孩兒、虎魔王都摒棄前嫌加入了孫悟空的陣營。為了西遊的榮耀,神仙和妖怪都能統一戰線。不用懷疑,這就是葫蘆娃為中國動漫界作出的貢獻。
西遊的力量尚且能跟葫蘆娃相抗衡,但其他人就遠沒有這麼幸運。沒有盟友,就只能單打獨鬥,在這方面,黑貓警長有點讓人心疼。
在動漫裡,葫蘆娃秒天秒地,感受到了無敵的寂寞。最後魔怔到了連算術題都要戰,作為學了十幾年數學的人來說,著實地為葫蘆娃們捏一把汗,相對於其他英雄,算術題才是恐懼的深淵。
有的時候我不得不佩服那個年代國人的想像力,能讓葫蘆娃跨越國家甚至跨越次元的障礙。創造這些經典的出版社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們只要腦洞足夠大,葫蘆娃都能當滅霸。
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所在,他就是中國的少年jump,很多腦洞大開的戰鬥都是他們撮合而成,真正的葫蘆娃格鬥賽主辦人。當然他也有些特殊的貢獻,在那個漫畫稀缺的年代,他們用些手段讓人們知道了更寬廣的世界。
雖然龍珠沒有出版完,他們便倒閉了。但每一年都會有人自發地去紀念,因為他讓很多並不富裕的孩子看得起漫畫,也讓二次元文化在那個年代開始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