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曝出的網絡性犯罪「N號房事件」引發民憤。
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3月25日上午,韓國警方將「N號房」事件嫌犯趙主彬(音譯)送交檢方,並將其公開示眾。趙主彬當場向所有受害人謝罪,稱感謝幫助他停止這惡魔般的生活。
令人髮指的N號房事件是什麼?
「N號房」事件是近期發生在韓國惡性集體性犯罪,案犯們冒充警察,威逼利誘受害者拍攝裸照,再用這些照片威脅受害者,對受害者實施性犯罪,並將犯罪過程拍攝下來發布到會員收費制的聊天群。
74名女性悲慘地淪為被凌辱的「性奴」,多名受害者為未成年女性,最小的才11歲,多達26萬韓國男性參與了這一令人髮指的網絡性犯罪。
這些女孩為何任由禽獸擺布?
罪犯在社交網站上尋找女生自拍照,根據照片篩選出部分未成年人,然後冒充警察發送信息對她們進行恐嚇,「已經接到對你們帖子的舉報,請在發送的連結中輸入個人信息並接受調查」,當然,這個網址是假的,能夠套出女孩子的全部信息,還威脅她們說"如果不聽話就聯繫父母"。
罪犯還會以高額收入的兼職為誘餌,引誘未成年人,剛開始都是以做模特、做兼職為由,讓未成年女孩拍一些要求不高的照片,然後通過填寫聘用合同套取其個人信息。
警惕性不高的女孩,會如實告知自己的個人信息,從那一刻起,她們便落入了罪犯的魔掌。
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在N號房裡,女性的稱號通常是「XX狗」「來月經的東西」,不被稱為人,不被當做人來對待。
罪犯會以"不服從就告訴周圍人"來要挾女孩子,女孩們大都很膽小害怕,不敢反抗,只能服從其要求拍照,尺度越來越大,變態內容越來越多,就這樣一步步淪為「奴隸」。
超300萬人請願,政府將刪除所有涉案視頻
「N號房」事件極大觸動韓國社會底線,引發了韓國民眾公憤。
在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問政平臺「國民請願」上,已有超過300萬人要求政府公開犯罪嫌疑人個人信息,創下請願人數之最。
韓國總統文在寅於3月23日承諾,政府將刪除所有涉案視頻,並為受害者提供法律、醫療等援助。
文在寅指出,警方應認識到此案的嚴重性,對涉案人員進行徹底調查,對加害人嚴懲不貸。如有必要,警察廳需組建特別專項調查組,政府也要制定杜絕網絡性犯罪的根本對策。
保護孩子,免遭網絡性侵
「N號房」事件雖然發生在韓國,但有時惡魔就隱藏在我們每個人身邊,隱藏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通過網際網路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比例逐年上升,其作案手段也更多樣、更隱蔽。」中國天津市婦聯權益部部長劉海燕結合近年來向婦聯求助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分析,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網絡性侵、隔空猥褻、網上傳播裸照等案件時有發生。
網絡性侵有哪些?
由於兒童自我防範意識不強,很容易受到他人哄騙,遭受網絡傷害的風險也隨之增加。這其中遭受最大的風險就是「網絡性侵」,網絡性侵主要三種類型:
①一些網友通過交友軟體,在交友軟體上哄騙兒童約其見面,隨後發生性關係。
②給以兒童一定的錢財,通過網絡聊天,拍攝裸體視頻。
③哄騙兒童拍攝裸體視頻上傳某網絡以謀取錢財。
網絡性侵存在哪些誤區?
誤區一:隔著網絡,即使有壞人又怎樣?
據記者調查,近年來各地法院審理的性侵害兒童案件中,有近三成是被告人利用網絡聊天工具結識兒童後實施。網絡信息魚龍混雜,兒童好奇心強,對不良信息的甄別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從而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犯罪分子會利用網絡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大多數犯罪分子會假扮為同齡人,以取得受害人的信任,然後再威逼利誘,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誤區二:網絡環境下,沒有身體接觸不構成性侵。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批指導性案例》明確:網絡環境下,以滿足性刺激為目的,雖未直接與被害兒童進行身體接觸,但是通過QQ、微信等軟體,以誘騙、強迫或其他方法要求兒童拍攝、傳送暴露身體的不雅照片、視頻,行為人通過畫面看到被害兒童裸體、敏感部位的,是對兒童人格尊嚴和心理健康的嚴重侵害,與實際接觸兒童身體的猥褻行為具有相同的社會危害性,應當認定構成猥褻兒童罪。
誤區三:網絡性侵跟男孩沒關係。
男童同樣存在被侵害的風險。
天津市婦聯權益部部長劉海燕指出,男童被性侵的問題同樣不可忽視,也更具隱蔽性,維權面臨更大的困難,「媒體公開報導的男童被性侵案例少,並不能說明男童面臨的風險低」。
預防網絡性侵,怎樣做好第一道防線?
1、讓兒童知道什麼是「性侵」
不要一直躲避性器官這個話題,可以直接稱呼,更加清晰的稱呼法可以讓孩子更了解自己的身體。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隱私部位的,別人隨便摸隨便看都是違法的。
2、留心對兒童的日常管護
固定孩子平時上網時間,有意識地檢查孩子常用的上網設備,如電腦、iPad、手機等所安裝的軟體、經常登錄的社交平臺等,確保孩子上網內容的安全性。
密切關注孩子上網習慣、網友情況。跟孩子建立很好的互信和互動,及時了解孩子在網上交了什麼新朋友,聊了什麼內容,便於發現新情況,及時處置。
3、提高兒童隱私意識
越是年幼的孩子,越容易輕易地將自己的隱私告訴別人。
直接具體地告訴孩子哪些屬於個人隱私:例如孩子自己的姓名班級住址、家人的生活習慣等,並且要告訴孩子這些隱私一旦洩露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4、注意兒童的異常變化
關注孩子生理上,是否有不明傷痕、痕跡;精神上,是否性格大變,沉默、暴躁、愛哭等;學習上,是否成績突然下降,不愛上學等;物質上,是否突然多了很多不是家人給的東西。
萬一發生了不幸,該怎麼辦?
①報警,保存受侵害的證據。
②帶孩子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③安撫孩子,鼓勵孩子說出事實,做孩子「最信賴的那個人」。
④告訴孩子這件事他沒有錯,他還是好孩子,父母依舊愛他。
⑤帶孩子接受心理輔導。
參考資料: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華社、浙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