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老師走紅B站:不懂哲學的刑法學教授不是好的段子手

2020-12-16 一隻行走的肉包子

文/陳一陳

01

截至今日(4月3號),羅翔老師在B站的個人帳號粉絲數量已經超過了380萬,且每天繼續以10萬量級單位增長。

關於羅老師的個人簡介和經典案例「熊貓咬我,我可以反殺熊貓麼?」和「糞坑案」,我在上一篇文章裡寫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翻一翻。

為什麼還要再寫一篇關於羅老師的文章?因為實在是太上頭。(建議用1.5倍速觀看,觀感不要太舒適)

網友們上頭到對羅老師講解案例時所描述的借代嫌疑人張三欲罷不能,「法外狂徒張三」成為了彈幕上的高頻詞。

我也挺上頭的,但是,更令我上頭的,是羅老師對案例的延伸解讀和總結。

一個刑法學老師動不動就提到莊子、孔子、康德、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莎士比亞等人,名人名言張口就來,歷史典故旁徵博引,豐富了案例講解的同時,還升華了主題。

我的大腦自動彈出一行彈幕:一個不懂哲學、文學、歷史的刑法學教授不是一個好的段子手

02

羅老師在微博裡說:「不想成名成家,只想做一個對自己職業有尊重有敬畏的人。」

一個真正有職業精神的人,並不會拘泥於自身的職業範圍和自傲於職業成就。

因為對老師這個職業,尤其還是一個刑法學老師有職業尊重和敬畏,所以羅老師在解釋法律法規和講解案例的時候力求讓學生們聽懂,聽懂還不夠,還旁徵博引借用哲學家、思想家們的話來警示和告誡學生要善於跳脫出法律思維的框架去思考問題。

康德說:「人是生活在目的的王國中。人是自身目的,不是工具。人是自己立法自己遵守的自由人。人也是自然的立法者。」

反推,法律只能是服務於人類社會的工具,而不能是目的

當把法律看作是工具而非目的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多的從人性的角度去解讀每個案件裡面的當事人,而不僅僅拘泥於法律條文。

因此,才有了羅老師所說的法律是可以被類推和擴張的。

進一步解讀,任何知識都是用來為人類服務的

學習知識,而不拘泥於知識。

聽過幾個平臺不同的老師講書,有的講得一般,有的講得很好,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樊登老師講書的模式。

樊登老師講書跟其他很多老師講書的區別在於,知識晶體的完整度

知識晶體是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專欄裡提到的一個概念。

指的是結構性的知識,不是碎片知識,而是思維模型。這些思維模型決定了在你的腦子裡能不能把這些碎片知識利用起來,組成結構和模型。

事實上,很多概念是共同的。比如羅老師在講刑法的時候總能延伸到哲學的領域,而樊登老師講書的時候則能把很多書結合在一起講,這是因為他們的知識是成體系的,他們具有相對完整的知識晶體。

兩個人的研究領域不同,但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傳達的內容讓人「上頭」。

人往往喜歡兩類知識,一種是有用,一種是有趣。如果一個人在傳達知識的時候能做到有用又有趣,想讓人不上頭都難。

羅老師說他想做一個對自己職業有尊重和敬畏的人,而樊登老師也說過,做讀書會是他的願景,他希望能推動更多的中國人通過讀書而變得更幸福。

03

如果你有一個永久的使命,你就可以永遠活在高潮當中,選擇奮鬥,同時也是選擇了享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願意為之奮鬥的使命。」這是樊登老師在講解《第3選擇》這本書時提到的一段話。

《第3選擇》的作者史蒂芬·柯維說他的座右銘是:活在高潮!最重要的工作就在你面前。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解決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

這本書的簡介:無論是政治家、企業家、各級學校和醫院組織的管理者、職場人士、所有哺乳婚姻的人以及青少年,都能從本書中獲益。無論是職場、戰場、會議室還是廚房,都同樣適用。

史蒂芬·柯維的女兒問他會不會再寫出像《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樣具有影響力的作品,他非常震驚的說:「你開什麼玩笑?我最好的作品就要寫出來了,我腦中現在有10本書。」

他說他並不是高看自己,而是相信他的最佳作品還在未來。他說如果他都認為他最好的作品已經寫出來了,那他已經沒有價值了,生活還有什麼動力。

事實上,《第3選擇》這本書是史蒂芬·柯維在離世前寫的最後一本書。在暮年時,這位老人依舊對生活和工作抱有激情和動力。

這已經不只是職業精神了,而是人生願景和使命。

無論是羅翔教授、樊登老師還是史蒂芬·柯維,他們身上的共同點就是將職業與願景高度結合,在職業中實現願景,也在願景中升華職業,相輔相成。

04

有很多人活在兩種選擇裡:要麼工作,要麼玩。

我們長期從事沒有特定目的或目標的工作,不停地工作就是為了能夠在周末得到片刻的輕鬆和自由。

用史蒂芬·柯維的話來說,我們就像工業時代執行特定功能的機器,完成每天的任務,直到有一天我們覺得自己老了、沒有用處了,就徹底的停下來,享受退休時光。

他說,我們是可以有第3選擇的

羅翔教授的第3選擇是把刑法學講成帶著哲理的段子,樊登老師的第3選擇是用晶體模式解讀每本書,史蒂芬·柯維的第3選擇是在離世前依舊創作更佳的作品。

而你的第3選擇又是什麼呢?

歡迎留言討論。

歡迎關注【陳一陳寫作】,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做有趣的事情。

相關焦點

  • b站之光!羅翔老師火出圈,憑什麼?
    只是個段子手?這些人為什麼喜歡羅老師?除了饞他「黑幫教父」一樣的身高和氣場以外......你還以為饞的是他所講的法律知識?清醒一點吧,大多數人饞的,是他的段子。師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刑法學研究所所長而作為一名法學教授,傳道授業多年,2008年以來多次入選法大曆屆「最受本科生歡迎的教師」,2018年入選了法大首屆「研究生心目中的優秀導師」。
  • 法學教授羅翔入駐B站!
    這位老師叫做羅翔,湖南耒陽人,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專業畢業,法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刑法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刑法學、刑法哲學、經濟刑法、性犯罪。曾經,我們在各種視頻平臺上見到了羅翔老師講座的精彩片段,對這位人稱「刑法學小王子」的教授心生敬佩,卻自認為難以接近。而當羅老師正式入駐B站後,一日收穫百萬粉絲,驚嘆之餘同樣能夠了解到他的講座受眾究竟何其之廣。
  • 羅翔老師捐視頻激勵收入是怎麼回事?厚大羅翔老師經典語錄
    相信經常玩b站的朋友們都聽說過羅翔老師,作為一個講法律的老師,他講課的風格深受大家喜愛,就在最近,羅翔老師被爆出將自己的視頻激勵收入都捐出去了,大家都很好奇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的羅翔老師又是哪裡人呢?
  • 羅翔在B站大火,是一場表情包和段子手的勝利
    在現實中,羅翔的身份是一位正經的老師,他是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的教授,課餘他還是司法考試機構——厚大法考的培訓老師,專講刑法。但是在B站,在他正式入駐之前,他一直是以表情包、段子手的身份存在著,並因此大火。
  • 法考「網紅段子手」羅翔老師:願你們成為法治之光
    也難怪羅翔老師被稱為「法考郭德綱」、「律界段子手」。但事實上,羅翔老師是正兒八經的刑法學人,畢業於北大法學院的他,如今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研究所所長。羅翔看過羅翔老師講課視頻的人都有所了解,除了一番「讓人上頭」的普法,他往往還會在嚴肅的法治理念中傳遞人性和哲學的思考。
  • 郭老師直播掐架?看羅翔說刑法怎麼說
    今天「網紅」郭老師上熱搜了,起因是她在直播中和老公打起來了。郭老師老公甚至伸手掐起了脖子,而郭老師也用手指戳丈夫的眼睛。比起對掐架這件事情起因的好奇,小編和不少網友一樣,對於郭老師意外走紅的原因更為好奇。
  • 講刑法的羅翔教授火出了圈,「法外狂徒張三」刷屏B站
    但是,羅翔教授的課程卻不一樣。他經常用社會熱點和千奇百怪的案例來為他的課堂增加趣味。哪怕段子橫飛,案例奇形怪狀,但是背後關於法律與道德的思考卻總是嚴肅的。在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的網站上可以看到羅翔教授紮實的教育經歷。
  • 在B站學習應該看誰?羅翔成為年度最受歡迎老師,其他人也很厲害
    羅翔成為年度最受歡迎老師羅翔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代表作有《刑法學講義》、《圓圈正義》、《羅翔講刑法》等。他入駐B站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粉絲數量就已經突破了千萬,成為了繼老番茄之後,第二位粉絲數過千萬的up主。對於不了解法律的人來說,會覺得法律十分複雜難懂。
  • 羅翔為什麼這樣紅?
    他常常會花整整一期視頻的時間,來討論「人為什麼要講誠信」的話題,先後對比論述道德主義、功利主義、相對主義和柏拉圖的調和論;也會探討法律的哲學定義,否定「相對主義的虛無」;還會引用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名言「我們登上並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藉此鼓勵學生,不管拿到多麼爛的人生劇本,都應該努力把它演好,在痛苦中找到人生精彩。
  • 網紅法學教授直播賣課,羅翔自覺「能被高舉也能被跌落」
    ▲ 羅翔在成為B站UP主後漲粉迅速。圖 / 網絡家人對他的走紅,最先是擔憂。「我的長輩們專門打電話提醒我,讓我注意說話。」羅翔的家族裡出過好幾個老師,比如他的外公。他始終記得外公臨終前交代給他的遺言,「你當自卑視己,切勿狂妄自大」。
  • 「網紅教授」羅翔深圳開講
    「網紅教授」羅翔深圳開講12月23日,中國「2020年度法治人物」、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受邀走進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帶來了一場風趣幽默又發人深省的普法講座。活動主會場。在兩個小時的講座中,羅翔老師以職務犯罪和交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為重點,結合社會現象和經典案例,對法律條文進行了接地氣的闡釋。他全程引經據典、金句頻出,讓現場觀眾時而被逗笑,時而沉思。
  • 紅透B站,我要向全世界推薦這位刑法老師
    這些問題皆源自最近突然火爆且「出圈」的法學教授羅翔,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也是司法考試輔導機構的一名培訓老師,現人稱政法界郭德綱。一個講法律的老師能有多火?他入駐B站第一天就成為百萬up主,個人帳號粉絲數現已突破368.6萬,視頻最高播放量超過670萬。
  • 羅翔,郭德綱式授課的段子手老師
    羅翔火了。火在一個法律老師,用講段子的方式授課。瞬間圈粉數百萬。我們看一些他講課的時候通常提出的問題。偷毒品算盜竊嗎?嫖娼不給錢犯法嗎?養的狗咬了人,主人要坐牢麼?而羅翔老師是如何解答的呢:「要採取事前一般人標準,而不是事後理性人標準。事前一般人標準,就是把自己代入進去,以當時的情況進行判定。」說白了就是一句話:不能事後諸葛亮,不能用所謂的上帝視角」去評判當事人採取的措施。
  • 厚大法考刑法授課老師羅翔的「回憶錄」
    ——【厚大刑法課授課老師:羅翔教授】又一次登峰造極。小編的平日裡總是說:「優秀的人在哪裡都優秀,是金子在哪裡都發光,」事實證明,既是如此!2020年 4月7日 23:06 來自微博《環球網》厚大刑法授課老師羅翔教授又一次登峰造極,這次,他接受的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傳媒——環球網,環球網:成立於2007年9月,是經人民日報社批准,由環球時報社全資主辦的一家以國際資訊為主的新聞網站。
  • 羅翔老師為什麼火爆
    他深入淺出的授課方式,以及寓教於樂和段子和梗,像是對「法外狂徒張三」的人設打造,貫穿其講課始終。這既是教學方式的成功,也是作為老師的成功。羅翔老師的視頻彈幕上就有許多非法律專業的同學和社會人士發表觀點,甚至不是為了備考,而是將其當作「下飯」視頻,一邊學習一邊津津樂道。
  • 法律屆的「郭德綱」,刑法學的「破圈王」
    從羅翔的第一個關於樹木的法律一直到現在最新的洞穴奇案,「張三」這個人羅翔是句句不落的。彈幕上也早就習以為常,每當要舉例子的時候,彈幕上就會打出「法外狂徒張三的傳奇人生」 哦對了,忘了羅翔本人了。羅翔,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專業畢業,法學博士學位。
  • 聚光燈下的羅翔:我們與法的距離
    羅翔注意到了他的窘迫,對他說:「沒關係,你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哪裡寫得好。」幾年後,羅翔在網上另類走紅,憑藉幽默風趣的講課風格,在亞文化圈和年輕人中吸引了無數擁躉。2020年3月9日正式入駐B站至今,羅翔的粉絲數已突破600萬。
  • 法律人羅翔教授為什麼會推薦宗哲作品《懺悔錄》
    羅翔教授:體現人的尊嚴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比如讀書。聖奧古斯丁與《懺悔錄》同樣,人明明知道打殺別人、徵服他們是不對的,為什麼還是願意會有這樣的舉動呢,因此人作惡也不是因為出於無知。在對惡有明顯的度量標準的情況下,人還是會選擇作惡,這是因為理性的不足。此時聖奧古斯丁對惡的由來的理解,更像是後世弗洛伊德所提的「自我」與「本我」之爭。
  • 羅翔:靠講段子一夜晉級網紅,這個刑法老師到底多硬核
    如果沒有這一場疫情,或許大多數人根本不認識羅翔何許人也。如果不是羅老師妙趣橫生又富有哲理的案例,數百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原來是這麼喜歡法(duan)律(zi)。他在B站上註冊了一個一級號,上傳了幾分鐘的視頻,幾乎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收穫了一百多萬粉絲!被稱之為B站最囂張的一級號,哦,當然了,現在好像已經二級了。
  • B站泛式羅翔夢幻聯動,二次元和現實另類融入
    大家好我是小白。b站開始多元化戰略也已經有一段時日了,可以說成效卓越。其中一個變化就是開通了知識區,並邀請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老師入駐。羅翔老師在入駐前就已經在b站積累了很多人氣。許多羅老師的學生和粉絲們不停的搬運羅翔老師刑法課程到b站,羅老師靠著幽默的話語和豐富的學識,再加上張三的不懈努力積攢了很高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