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深圳市讀書月活動中,荔林小學開展了一系列書香校園活動。繼學生原創繪本大賽、講故事比賽、好書推薦演講、年級共讀一本書等活動之後,2020年12月4日,「作家進校園」活動如期舉行,學校邀請到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兒童閱讀推廣人奠基人梅子涵先生蒞臨指導,舉辦了「把文學給人生」的主題活動。南實集團韓軍校長,教育幼兒園馬曉梅園長,麒麟幼兒園劉紅園長,鼎太小學易偉湘校長,還有集團學校、區內各校的老師以及家長代表紛紛到場參與。活動全程在CCtalk上直播,觀看人數達六百多人。
把文學給人生,紙上以聽絲篁
活動在「初荷」合唱團天籟的童聲合唱聲中拉開序幕。詩朗誦《我是中國人》、獨唱《讀書的城市》激昂動聽;抗疫歌曲《紅領巾紫絲帶》、情景劇《「疫」見真情》致敬了疫情期間那一段艱難的崢嶸歲月;圍繞梅教授的詩集《風停在哪裡》編排的師生朗誦溫暖感人。
表演結束,梅老師帶來了一場詩意浪漫的講座。他說:文學和藝術不應該被閒置,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如果沒有忘記可供享用的糧食、水果、鮮花,就更不應忘記文學和藝術。文學和藝術對於孩子成長的幫助,不是立竿見影的,詩意和浪漫都是緩緩的。人如果能學著欣賞滿天星鬥,人生就會很璀璨。
荔林小學王劍宜校長圍繞三個關鍵詞發表感言:看見、種植、遠航。孩子們看見文學的高度,文學家看見興衝衝的孩子;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顆文學的種子;梅老師作為擺渡船的船長,指引著大家一路遠航。
把文學給童年,和墨以資生智
當日下午,「把文學給童年」學生見面會在多功能廳舉行。孩子們聆聽梅老師的講座熱情高漲,時而開懷大笑,時而神情嚴肅,每一絲表情都隨著梅老師的語言而變化。孩子們把自己寫的詩獻給梅老師,更在互動環節提出了一個個深刻而童趣的問題。梅老師耐心解答,和孩子們分享自己讀書和寫作的故事。在這個微冷的下午,全體學生跟隨梅老師徜徉在文學的海洋裡,愉悅而幸福。
把文學給詩意,執筆以成酣歌
晚上,教師悅讀會開啟了浪漫的文學之夜,老師們手捧詩集,和梅老師探討文學和人生,體味童年和成長。沙龍圍繞梅老師的詩集分為「童趣、情趣、理趣」三部分,梅老師講述詩歌創作背後的故事,幽默風趣,現場笑聲不斷;老師們分享自己的詩歌創作,在梅老師的點評中發現寫作的意趣。活動持續近三小時,大家意猶未盡。就像梅老師所言:「有詩的日月,童年的學業、長大的職業和家業,就被安頓得輕盈、不蓬頭垢面,心裡很有笑容。」
深圳晚報記者 馬琳潔
【來源:深圳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