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潛水服千奇百怪,看起來像太空衣,是為打撈海底寶藏發明的

2020-12-23 歷史百家爭鳴

人是用肺呼吸的生物,所以人類必須在陸地上生活,但是地球上有70%的面積是水覆蓋的,而且水是生命之源,因此人必須要跟水打交道,於是人類學會了遊泳,但是對於水下的世界,人們的探索也是永不止步,因此人類需要防護設備才能進入到水底。而這套設備就是潛水服和呼吸裝置。

潛水服和呼吸裝備的發展,讓我們能夠在水裡或者海洋裡進行活動,發展到現在的潛水裝備已經非常的便攜,那麼潛水服經歷了怎樣的演變過程?接下來你會看到早期潛水服的樣子很像太空衣,其實,潛水服的發明歷史卻比太空衣更久遠。

促使人類探索海洋的原因之一就是財富,很多商船、海盜在海上航行,但是由於風暴或者船本身的原因,船上很多寶貝,比如金銀珠寶等沉入到海底,即使是現在依然有很多沉船等待人們打撈和探索,製造潛水服一方面是為了打撈珠寶,另外一方面是為了救援任務。

1691年,英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設計出一版改進的潛水鐘,這或許是最早的潛水裝備,而不能說是潛水服,在他的創新系統中,男人們戴著一個小型潛水鐘,用軟管連接到母鐘上面,這樣他們就可以更自由地移動。

但事實證明這套衣服是不實用的,直到1715年,英國的約翰·萊斯布裡奇(John Lethbridge)改進了這套潛水裝備,這是一套全封閉的潛水服,包括密封的袖子,充氣筒和觀察孔,有了這套潛水服可以執行救援和打撈任務,但依然非常的笨重,不過相對來說已經非常大的進步。

1797年,普魯士的機械師和發明家卡爾·海因裡希·克林格特(Karl Heinrich Klingert)改進了潛水服,他發明的潛水服在當時也叫潛水機,是由金屬頭盔、金屬腰帶、褲子和防水皮革製成的背心組成,而空氣的供給是通過管子連接到金屬頭盔上面,這樣潛水員船上以後就不會顯得那麼笨重。

潛水技術的最大飛躍是在1837年,當時發明出了重腳潛水服,是由厚厚的防水皮革、重金屬頭盔和厚重的靴子包裹潛水者的潛水服,這個潛水頭盔已經使用過了一個多世界,重腳潛水頭盔套裝使潛水員可以更自由地在水下移動。

到了1878年,法國馬賽的阿方斯(Alphonse)和西奧多·卡馬諾(Theodore Carmagnolle)研製出了一種潛水裝甲服,重838磅,這個潛水裝甲服是有關節和四肢,兩人還申請了專利。

潛水裝甲服是第一款人形大氣潛水服,這意味著該潛水服內部的大氣壓,與表面壓力相同,因此潛水員不必擔心減壓的危險但是很不幸,這套衣服由於製造的原因,無法正常工作,因為他的接頭不完全防水,原始套裝現已在巴黎法國國家海軍博物館展出,但是卻給潛水服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好的思路。

1878年,英國倫敦的亨利·弗洛斯(Henry Fleuss)發明了第一臺使用壓縮氧氣的自給式水下呼吸器,成為第一位潛水員。1878年,他被授予了專利,這個發明,讓潛水員擺脫了地面氧氣的供給。

橡膠面罩與橡膠氣囊、銅氧氣罐和用於去除二氧化碳的洗滌器相連,這樣呼出的空氣就可以重新呼吸。這個裝置最初是為了營救被困礦工而開發的,但很快就發現了可以在潛水上應用。由於氧氣中毒的危險,它確實限制了潛水員的工作深度,但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設計。

英國海軍是第一個為自己的目的訓練和招募潛水員的,美國海軍在1882年也進行了類似的訓練項目。然而,官方對這種新技術幾乎沒有興趣,直到1898年美國軍艦緬因號(USS Maine)沉沒後,美國潛水員才能夠證明這種技術的用途和價值。就在那時,他們成功地拿回了船上的密碼,使它沒有落入敵人之手。

在1933年,YvesLe Prieur發明了一種可以從壓縮空氣箱中提供空氣的閥門,但調節空氣流量是一個問題。1943年,雅克·庫斯託(Jacques Cousteau)和加格南(Gagnan)設計了潛水呼吸器。

休·班德勒,是一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家,他在1952年發明了現代潛水服。在1950年代,潛水衣演變為相對脆弱的泡沫氯丁橡膠作為製作材料,後來,更嚴格的材料如尼龍、氨綸萊卡或其他材料的潛水服是由膠布粘合製作,以幫助保持防水、減少衝洗、更換內衣和身體之間的隔水功能。進一步改進的潛水服,把脖子、手腕和腳踝都要包裹住。

現在的潛水服經歷數次優化後,已經品類齊全、功能性也不乏種種,而潛水也擺脫了打撈和營救的單一功能,成為一種時尚的運動,這是科技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美醫生發明新型潛水服 像魚一樣呼吸液態氧(圖)
    新型潛水服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4日消息,據英國《獨立報》報導,事實證明,人類很擅長學習其他動物的自然本能,現在我們已經學會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像猴子一樣攀爬和像鼴鼠一樣挖洞,由於無法克服這種局限性,目前在70米以下的深水中潛水仍很危險,只有少數專家才能做到。超深潛水具有致命危險,目前在月球表面行走的總人數,也比藉助水肺潛到240米水下的人多。找到深海潛水方法現在美國一位發明家認為他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讓人類像魚一樣呼吸液體,就能輕鬆潛入深海。
  • NASA太空衣進化史
    它們還為太空人提供了充足的氧氣和調節溫度,通過座椅上的一根可「插入」太空衣的「臍帶」電纜提供通信鏈路和可呼吸的空氣。被稱為Starman的SpaceX太空衣是一體式太空衣,為每位太空人量身定做。這個造型是好萊塢服裝設計師何塞·費爾南德斯(Jose Fernandez)構思的,他曾為《美國隊長:內戰》和《蝙蝠俠與超人:正義的曙光》設計服裝。
  • Space X公司太空衣獲太空人五星好評,或開創太空衣設計新方向
    ,在月球上漫步的太空人只能像兔子一樣在月面跳動,而不能瀟灑地邁開步子走幾步。目前,在國際空間站上,無論是俄羅斯的太空人,還是「美系」的太空人,所使用的太空衣造價驚人,像美國宇航局太空人所使用的一套艙外活動服,其造價不低於3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億元,而據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中國太空人楊利偉介紹,一套國產太空衣的造價也在300萬元人民幣以上,而這很可能只是艙內所使用的太空衣,在楊利偉出艙時所裝備的那套太空衣,造價很可能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 ESA公布未來太空衣概念手套
    據外媒報導,歐航局日前公布了未來太空衣概念手套。這款由Comex公司和設計師Agatha Medioni共同設計的模型手套來自於NASA為期兩年的Pextex項目,該項目旨在尋找新的太空衣材料。雖然科幻電影可能會讓很多人相信太空衣是帶著有趣頭盔的潛水裝備,但事實上它們是非常複雜的科技產品。太空衣絕不僅僅是一件防護服,它實際上是一艘微型飛船甚至可能擁有自己的推進系統以及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保護和支持穿戴者所需的複雜設備。太空衣發展到現在已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但它們離完美仍有著非常遠的距離。
  • 太空衣的製作和作用
    太空衣是一種在外層空間、真空和溫度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維持人類生存的服裝。太空服通常穿在太空飛行器內,作為艙內壓力損失的安全預防措施,而且是艙外活動所必需的,這是在太空飛行器外完成的工作。在地球軌道、月球表面和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人們都穿著太空服進行這種工作。
  • 天線寶寶的祖師爺:潛水服簡史丨壹讀精選
    10898米,也算自1960年以來,第一位潛入世界最深淵的人。當然,除了潛水器,現在的深海潛水服也出現了很多,比如Phil Nuytten去年發明的這套機械潛水服,據說可以下潛到330米深的水域:另一位助理的手中也有一根輸氣管,這根管子連接的是一個木桶,海面上的人們在裡面壓縮了空氣然後負重輸送到海下,而這位助理的工作則是不斷把木桶中的空氣輸送到潛水器中。
  • SpaceX太空衣如何擺脫臃腫感?埃隆·馬斯克改變了航空服設計史
    (左:道格拉斯·赫利,右:羅伯特·貝肯)每套太空衣都是為太空人量身定製,各種組件都被設計成一體化連接,便於在零重力環境中避免東西亂飛。太空人所有外掛裝備,比如生命維持系統、電氣供應等外部接口,都集中在右腿一個隱藏式面板裡。
  • 潛水服面料有幾種 那種潛水服面料比較好
    潛水服面料有幾種 那種潛水服面料比較好 2019-06-21 11:33:4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潛水服面料有幾種?那種潛水服面料比較好?
  • NASA正在重新設計登月太空衣!
    有了NASA的新型太空衣,下一批在月球上跳躍的運動員將會看起來和阿姆斯特朗沒什麼兩樣,因為這套太空衣,當他們在踏出個人的一小步時,而感到更為舒適。那是因為這套太空衣可以通過3D全身掃描使之合身,而這僅僅是NASA作為 「下一代太空衣」計劃的一部分,同時這也是阿波羅11號最具有標誌性的改進與功能之一。
  • 海豹突擊隊的潛水服,居然隱藏了此等高科技
    ▲水母衣看上去跟鯊魚皮差不多,不過沒有那麼多的高科技含量,實際上很便宜 潛水服大體上可分為水母衣、溼式潛水服、乾式潛水服和常壓潛水服幾種由於深水處的溫度較低,要往深處潛就得用上溼式潛水服和乾式潛水服了。
  • 潛水服什麼材質的?
    潛水服,顧名思義用於潛水時穿的涉水服。圖片來源:divesail旗艦有些人會好奇,潛水服是怎麼保暖的?潛水服是什麼材料做的?潛水服有溼式和乾式的,現在講的是溼式潛水服的保暖原理。圖片來源:divesail旗艦溼式潛水服是通過體溫加熱皮膚和潛水服之間夾層的冷水,而潛水服就是起到保護這層加溫後的溫水不流失,使人體在水下不失去溫度,達到保暖的功能。
  • 宋茜曬滑雪造型,身材惹火滑雪服卻超奇葩,網友:這是潛水服吧!
    相片上宋茜的服飾略顯怪異,頭戴黑色時尚字母針織毛線帽,身著黑白印染連體衣,圖案十分前衛,像是刷牆刷上去的一般,胸前有個大大的紅色蝴蝶結,腳上有一雙厚厚的中筒靴,這身造型看上去略微有些奇葩,普通人穿上肯定是車禍現場,但穿在宋茜身上,還是可以看得出來,畢竟這樣完美的身材,再奇葩的衣服,都可以讓人中和一下。
  • 美大學研究團隊獲NASA捐贈,用於研發3D列印太空衣
    León教授解釋說:「即使是熟練的縫紉工匠也要耗費數千小時建造一件太空服,而且它們本身非常脆弱。重新思考太空衣的製作方式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發現3D列印或許能在未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與現代航天科技相比,太空衣的製造技術多少顯得不那麼「現代」。更重要的是,使用傳統方式製造太空衣代價高昂,每件太空衣的製作成本在200萬美元左右,而且每件太空衣都為太空人量身定做的,不能重複使用。
  • 潛水時穿的潛水服有什麼作用嗎?
    潛水原本是為進行水下勘查、打撈、水下工程修理等水下活動,近年潛水逐漸發展成為一項受大眾所喜愛的水下運動。以鍛鍊身體、休閒娛樂為目的休閒運動。但是水下活動與路面大不相同,水下溫度也會有偏差。為了防止潛水時體溫散失過快,同時也能保護潛水時免受礁石和有害的海底動植物傷害,那麼配置潛水服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選擇潛水服重要的一點也是需要合身才能起到更好的保暖作用,不合身的潛水服不但不能起到防寒效果,潛水還會兜水,影響潛水時施展動作。
  • SpaceX載人飛船成功返回,馬斯克設計的太空衣,是星際爭霸的味道
    這麼好看的太空衣讓很多小朋友看了都想要,我幾個同事說,家裡小朋友看到這個太空衣之後,紛紛要求爸爸買一套回來穿,我同事也說一籌莫展,只能對著小朋友說:「長大後,等你們成為太空人就可以穿了。」網友說:「這到底是去太空還是拍電影?簡直太帥了!」
  • 樸燦烈穿潛水服也太好笑了,臉蛋肚子鼓鼓囊囊,網友:像小企鵝
    如果要說可鹽可甜,他絕對是愛豆界的鼻祖,劉海放下來的時候他是精靈王子本子,可以「甜」煞眾人,撩起劉海西裝一穿他又像個「霸道總裁」,總而言之就是比他A的沒他可愛,比他可愛的又沒他帥,這位哥就是一位平平無奇可以駕馭任何造型的「小天才」。然而就在最近,他穿潛水服的照片刷爆了網絡,任誰看了都忍不住覺得好笑。在大家的心目中,樸燦烈穿潛水服會是什麼樣子呢?
  • 太空衣重量比人類還重,為什麼太空人卻能夠健步如飛?
    如果不穿太空衣的話,人類血液中的氮氣就會轉化為氣體使人體像氣球一樣膨脹。第三,它還可以保持太空人的體溫不受宇宙氣溫的影響。保持壓力平衡。提供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太空衣種類都有哪些呢?衣服都是有款式和種類的,按照不同的分類有的可以分為:休閒的,商務的,棉的,麻的等而太空衣和衣服有著明顯的區別,它主要分為兩種:艙外活動太空衣和艙內活動太空衣。根據環境的不同,相應的太空衣的功能也是大不相同。
  • 太空衣的結構是怎樣的?
    太空人的飲食很豐富,至少有20中菜譜可供選擇,而且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樣難以下咽。不過,太空食品並非一般的蔬菜水果,而是特別加工過的「壓縮磚」或「牙膏管」,對上一定比例的水後,能夠恢復原形,味道也不錯,裡面包含了所有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由於在失重的條件下,菜無法像在地面上一樣老實待在盤子裡,而是擺在桌子上就飄起來了。
  • 造價最昂貴的太空衣,只有太空人才穿得起,它到底貴在哪裡呢?
    太空衣是載人航天過程中保護太空人生命安全的個人防護救生裝備,也是載人航天中必不可少的一件防護裝備,相信很多人都曾在現實或視頻中見過吧!太空衣是十分厚重,穿起來整個人都顯得胖了一大圈呢!而且與尋常的防護服有很大的區別,尋常的防護服只能在地球中使用,只能起到局面隔離的作用,但卻無法和外界的空氣隔離,而太空衣則不同,太空衣能構成適於太空人生活的人體小氣候,簡單來說,它是完全與外界隔絕,不受外界的空氣、溫度等條件的影響。
  • 伊朗發布未來太空衣,卻慘被網友打臉,原是20美元買兒童服改的!
    在上周日試圖發射一顆衛星之後,伊朗信息和通信技術部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阿扎裡·賈赫羅米(Mohammad Javad Azari Jahromi)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圖片,標題是「太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