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3月24日訊(記者 袁思蕾 通訊員 趙化鋒 李葉)今天,受疫情影響閉館兩個月的湖南省博物館,在萬眾矚目中恢復開放,紅網時刻記者實地探訪湘博,為你送上探館實錄。
每天限流2000人 進館前需走進一座「白房子」
疫情期間,湖南省博物館僅提供個人網絡實名制預約,每天限額2000人。以往湘博門前「人從眾」的場面,沒有在今日出現。原來以小時計算的排隊過程,現在只需要幾分鐘。而在這幾分鐘中,觀眾需要接受身份驗證、信息核對、體溫檢測等多項必經入館程序。
記者在現場看到,來館觀眾需全程佩戴口罩,出示「預約簡訊」「健康碼」、有效身份證件,測量體溫,通過安檢後,方能入館。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來館觀眾在進館之前,都需要走進一座」白房子」。工作人員介紹,這其實是一套集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於一體的博物館公共衛生防疫監測數據採集系統,湖南省博物館通過這套系統對觀眾進行體溫測量。
漢服「小姐姐」特意趕來 開啟新一年的「漢文化之旅」
在各展廳參觀過程中,記者看到,五星佔數字展示廳等幾處虛擬展廳暫停開放。另外,館內也暫不提供團隊預約、停車、餐飲、購物、人工講解、教育活動等服務。
「以前來過一次,今天是『二刷』!」記者在館內偶遇身著漢服、妝發造型齊全的吳同學,作為一名正在準備高考的學生,吳同學在得知湖南省博物館今日開館後,立馬進行了預約,特意趕在恢復開放首日進館體驗。
「今天是首日開館,就想來看看,正好也藉此機會放鬆放鬆。」吳同學正在備戰高考,學習很緊張,但自己對漢文化偏愛有加,於是趁著開學之前的空當,來一場漢文化之旅。
在來館參觀的觀眾中,還有傅麗娟一家四口。「以前一直沒有時間,現在疫情期間正好有時間,另外,也想著帶小孫女過來看一看,了解我們的歷史文化。」 傅麗娟介紹,自己跟隨父母南下,在湖南已經生活50多年了,很多年前來過湖南省博物館參觀,今天是「新湘博」建成以來第一次來館參觀。
開放前專題部署多項工作 湘博為觀眾營造安心環境
為了給廣大觀眾營造一個溫馨、舒適、安全的參觀環境,在特殊時期給觀眾提供優質的開放服務,湖南省博物館在大量調研比對、數據採集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湖南省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工作方案》《湖南省博物館疫情防控應急處理預案》,就恢復開放後的單日參觀最高限額、參觀模式、開放區域、服務內容、入館流程等進行了科學測算與詳細論證,並專題部署場館消殺、特殊設備採購與安裝、防護物資儲備、入館路線設定、員工組織與培訓、現場演練等工作。
「對於博物館來說,在保證館內人員人身安全的同時,還需要保證文物的絕對安全。」 湖南省博物館辦公室副主任黃志華介紹,在恢復開放之前,湖南省博物館邀請了專業機構對全館空調系統、新風系統進行了全面清洗和消毒殺菌,並邀請長沙市疾控中心對展廳內空氣微生物進行檢測,同時,還對展廳等全館範圍內的房屋、建築物地面、園林綠化、下水道、室外道路等區域噴灑次氯酸水消毒液進行消毒殺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