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雅潔)近年來,市委統戰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助力民營企業紓困解難作為工作重中之重,發揮職能作用,創新工作載體,通過搭建「五個平臺」,持續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助推民營經濟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
搭建「紓困解難平臺」,解決發展難題。創建「匯智早餐會」了解需求,每月定期邀請8至10名民營企業家,以共進早餐的形式,與企業家深入交流,了解企業發展困難,聽取意見建議。自2018年11月以來,已舉辦30期,208名企業家受邀參加,收集問題建議200餘條。開展「陪同部門進民企」上門解難,選取「匯智早餐會」中具有代表性和比較急迫的問題,由市委統戰部主要領導帶領市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到企業走訪調研,現場辦公解決問題。自2019年3月以來,先後帶領發改、環保、銀監、自然資源等部門負責同志和銀行負責人到152家企業現場辦公,幫助企業解決土地、環保、金融、招工、培訓等方面難題42件。設立「特邀督辦員」盯辦落實,在全市選聘20名黨外代表人士作為「特邀督辦員」,對企業反映的長期性、複雜性問題,通過建立督辦臺、開展督辦活動的方式,推動難題逐步解決。自2019年5月以來,共開展督辦活動36次,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優化行政審批流程11項,協調解決難題20件。推行「對接包聯制度」深度服務,在「特邀督辦員」形式的基礎上,從全市「9+5」特色集群產業中篩選20家代表企業,由特邀督辦員一對一聯繫幫扶,提供360度24小時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務。自去年11月實行以來,累計幫助企業解決融資貸款、行政審批等方面難題10餘個。四項舉措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督辦成效、跟蹤服務的民營企業紓困全鏈條服務機制。
搭建「訴求反映平臺」,暢通訴求渠道。為進一步暢通民營訴求反映渠道,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由市委統戰部牽頭成立了衡水市民營企業服務熱線辦公室,開通服務熱線12341,並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戶外廣告屏、手機簡訊群發等形式進行大力宣傳,做到了服務熱線家喻戶曉。熱線電話由專職工作人員24小時接聽,按照登記訴求、分解任務、發函督辦、信息反饋4個步驟處理來電來訪事宜,定期匯總民營企業訴求、辦理落實、滿意度評價等情況。對民營企業反映的問題,及時提醒督促相關責任部門辦理,定期了解問題解決進展,並向企業反饋。自熱線開通以來,已受理來電來訪59起,解決問題58件。
搭建「素質提昇平臺」,開拓思路眼界。走出去學,與長江商學院合作舉辦了「衡水新時代民企領軍人物集訓營」。首期班「叫好」又「叫座」,目前經過培訓的40名學員中,1家學員企業即將登陸創業板,3家學員企業啟動了上市程序,2家學員企業躋身行業500強,10餘名學員成長為行業商協會領軍人物。目前,二期班40名學員正在按計劃培訓中。請進來教,促成格局屏天下在衡水設立分院,通過格局屏天下的師資力量,對企業不同層級人員提供培訓學習方案,讓企業家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培訓。目前,累計培訓企業家500餘名,有力提升了企業家綜合素養,為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注入了更多生機活力。
搭建「抱團發展平臺」,破解產業困境。將衡水重點企業、衡水行業商(協)會和外地衡水商會、衡水異地商會等組織起來,並吸收格局商學院、衡水學院、市律師協會等與企業發展相關的第三方主體進入,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帶「總」字的市級民營企業商會——衡商總會。通過政策、產業、平臺的融合創新,探索出「衡商總會+衡商中心+衡商創新發展公司+衡商服務公司+衡商高端產業示範園」五位一體的運行機制,使企業在融合中互惠互利,在創新中發展壯大,實現了「1+1>2」的效果。與此同時,根據全市特色產業發展基礎和產品市場佔有份額,重新組建了河北省複合材料工業行業協會、衡水市大營毛皮行業協會、衡水市工程橡膠協會等10家行業商協會,通過制定統一產業標準、集中採購原材料、打造區域共享品牌等方式,有力提升了全市特色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優勢。此外,著眼於民營企業代際傳承問題,與中國繼創者聯盟合作,創建「衡水繼創者聯合會」,通過提供政策諮詢、管理建設、項目融資、產品營銷、合作共贏等服務,為年輕一代接班人、創業者成長發展搭建起了全方位服務平臺。
搭建「招商對接平臺」,拓展發展空間。採取「請進來談」與「走出去邀」相結合,去年以來,先後牽頭舉辦第三屆世界冀商大會、亞洲財富論壇、民營企業趕大集、第十八屆冀臺經濟合作洽談會,世界僑商衡水行、「紓困解難促發展·六大禮包送民企」等系列活動,累計邀請千餘名客商來衡,開展專場商務對接活動幾十場次,為本地企業與國內外優質企業搭建了合作共贏平臺。同時,依託衡商總會和外地衡水商會平臺,開展異地招商、專題招商、以商招商、線上招商活動十幾次,展示衡水特色產業優勢,推介衡水良好營商環境,為衡水民營經濟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擴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