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數人關注的視線都只集中在肺癌、肝癌、腸癌、胃癌等「癌王」上,不知口腔內也隱藏著不少「殺手」,其中就包括舌癌、牙齦癌、頰癌和唇癌。
口腔癌是世界上第6大常見癌症,據WHO統計,每年新增病例超過26萬人,死亡近13萬人,其中近2/3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因此,我們並不能對口腔癌掉以輕心。
病例一
最近接診了一位癌症患者,沒有吸菸、酗酒等不良嗜好,卻查出了舌癌,原來罪魁禍首的是一顆小小的爛牙。
深入了解才知,這顆爛牙已經在他口腔裡有十幾年了,以前沒痛,也就沒怎麼理它,即使有時痛,自己搞點涼茶喝,實著痛得不行,就吃點止痛藥,一直沒去口腔科洗過牙或拔牙。
最近覺得爛牙根經常刺到舌頭,才去醫院檢查,口腔醫生懷疑是腫瘤,活檢病理果真是舌癌。
病例二
聶大爺,是一名長期佩戴假牙託的病人,萬萬沒想到,假牙託是他的牙齦癌的「主犯」。原來他幾年前就留意到假牙託經常碰到牙齦,很不舒服,但一直拖著沒有到醫院調整更換。
直到最近,他發現牙齦處長出幾個小腫物,才到醫院檢查,結果診斷是牙齦癌。
這兩位患者的致癌原因是很顯然的:爛牙根、假牙託與舌、牙齦產生物理性摩擦,繼而進入創傷-修復-創傷-修復的無休止循環,反覆發生炎症,形成潰瘍,從而誘發癌變。
你是口腔癌高危人群嗎?
口腔癌的病因未明,但至少與下列各大因素有關。趕緊看看,你是不是已經進了這份黑名單了?
1. 長期吸菸喝酒的人
這是老生常談了,吸菸是多個癌症的「罪魁禍首」。菸草中尼古丁有致癌作用,約75%的口腔癌與吸菸有關;酒可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使致癌物進入口腔黏膜。國外資料顯示,煙灑均嗜好者口腔癌的發病率是不吸菸、不喝酒者的15.5倍。因而說,吸菸、飲酒的危險性是最大。
2. 有咀嚼檳榔的習慣的人
在我國臺灣、湖南一些地區,有長期咀嚼檳榔的不良習慣。調查表明:這些地區的口腔癌發病率高與咀嚼檳榔有很大關係。檳榔為一級致癌物,含有多種具有細胞毒性、遺傳毒性、致突變性和致癌性的物質,咀嚼檳榔因而可引起口腔癌。
3. 牙不好的人
臨床中發現,很多的口腔癌患者都有一口「壞牙」。很多人牙齒已經損壞,牙根或殘留牙齒裸露在口腔內,有些邊緣還很尖銳,長年累月讓舌頭、口腔黏膜很受傷。一些人補牙鑲牙去了不正規的小診所,使用的材質來路不正,等於給口腔內埋一個引爆物,不斷刺激口腔和舌頭黏膜,往往本人對疼痛刺激都快麻木的時候,癌症卻發生了。有些人假牙託不合適,也沒及時調整更換。有研究表明,因不良義齒導致的潰瘍患者,發生口腔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
4. 不講究口腔衛生的人
口腔癌患者多數口腔衛生差,不講究口腔衛生,經常患牙周炎等疾病,口腔黏膜長期處於病菌侵襲之中,舌根部邊緣的慢性損傷不斷受到感染,糜爛創面長期不能癒合,也是促使舌癌發生的重要因素。不堅持每天刷牙的患者,發生舌癌的危險性增加2.1倍,發生口腔其他部位腫瘤的危險性增加2.4倍。
5. 經久不愈的舌頭潰瘍的人
上火長點口腔潰瘍,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其實,長久不愈的口腔潰瘍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最易被混淆的口腔癌信號。經久不愈的口腔潰瘍要尤其引起患者重視,如果口腔潰2周沒有癒合,就要慎重;3周還沒好就要進一步排除是否為口腔癌;連續4周依然沒有好,就要高度懷疑為口腔癌,患者應到口腔科做必要的活檢,以明確診斷。
6. 飲食過燙過辣的人
喜吃燙食也是造成舌癌等口腔癌高發的原因。超過70°的食物易使口腔黏膜灼傷。如果頻繁地燙傷口腔,就易致口腔黏膜破潰加劇,從而使得破潰處更難以癒合。破潰處的細胞增生分裂過快,新增生的細胞癌變的概率就會加大。所以,吃麻辣燙、火鍋的時候應該吹涼點再吃。
7. 其他
梅毒螺旋體感染、人類乳頭狀瘤病毒與某些類型口腔癌的發病有一定關係。遺傳、個體易感性、營養代謝障礙、種族亦與口腔癌的發生有關。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後,口腔癌發病率增高。長時間顯露於太陽光下,也可能增加唇癌發病率。
這樣做,可能讓你遠離口腔癌的「毒害」
去除舌癌的發病誘因,增強機體抵抗力,是預防口腔癌的有效措施。
1.戒除菸酒,不嚼檳榔,加強體育鍛鍊。
2.注意口腔衛生, 做到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3.重視口腔裡的「壞牙」:即便是沒有發炎、疼痛這些明顯的表現,也不要拖著不去看。你應該:齲齒早填補;殘根殘冠能補就補,不能補早日拔除;牙周炎找準病因對症下藥;對於那些較尖銳的牙齒可以去諮詢醫生,磨掉銳利的非功能牙尖和邊緣嵴,以防止損傷舌側邊緣組織。
4.戴假牙的患者發現假牙託不舒服,應及早調整或更換;若發現假牙下組織有疼痛、發炎要及時就醫,及早明確診斷。
5.平衡飲食,粗細搭配,合理營養,不喝/吃過燙的水與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組織。
6.發現口腔癌前病變或狀態,如口腔白斑、紅斑、扁平苔癬、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慢性光化性唇炎和口腔黏膜潰瘍等, 應及時處理、活檢。
知曉口腔癌的早期信號,及早行根治性治療
有腫塊、結節出現;
有白色、平滑式鱗狀斑塊狀出現;
有紅色斑塊、潰瘍、炎症區等症狀且較長時期不能痊癒;
口腔中無明顯原因的反覆出血;
口腔中無明顯原因的麻木、灼熱或乾燥感;
說話或吞咽時發生困難或不正常。
知己知彼,遠離高危因素,科學預防,不讓口腔癌找上你。
轉自:人衛健康